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扶贫要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17-07-31    来源:    字体大小:A-   A+

    

7月26日,笔者在大别山深处某县,走访了一些驻村扶贫干部和贫困户,得知一名丧父的女大学生因不了解教育扶贫政策,考研成功却打算放弃深造机会的消息。

据当地扶贫干部反映,这样的事不是“孤例”,当前,在国家大好政策机遇下,基层扶贫工作还是面临很多实际困难,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医疗救助、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等方面有不少政策不能真正落地、落实。

在深度贫困地区,由于交通和环境的制约,产业扶贫找不到合适的市场主体来充当“龙头”,贫困户个体发展产业面临资金、技术、销路等“拦路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极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存在因土地、山林、塘堰等生产资料不能随之移动导致的搬迁意愿不强、易迁房空置率较高和因“产业后扶”跟不上导致的搬出来、稳不住、不能脱贫等问题。医疗救助存在群众对政策知晓度不高导致的报销比率不高问题。金融扶贫中的小额信贷资金发放过程中,因利息计算采取贫困户每月贴息、年终国家补贴返还的方式,很多贫困户手头可用资金有限,加上交通不便,不敢也不愿贷款;银行考虑资金安全,授信仅限于户主为18至60岁之间且健康的贫困户,授信面不大。教育扶贫一样面临学校和贫困户信息不对称,政策知晓率不高,帮扶不能全覆盖、不精准等问题。

笔者认为,当前的扶贫工作已经入深水区、攻坚期,扶贫领域各项政策的“四梁八柱”均已建成,扶贫的关键是要让群众了解各项扶贫政策,要想方设法打通惠民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

面对特困地区产业扶贫工作,基层市、乡、村规划设计能力和资金储备明显不足 ,容易建成产业扶贫“烂尾工程”,贫困户单打独斗成功几率更小,需要国家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大手笔投入。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选址和搬迁都要尽量尊重贫困户意愿;要出台配套政策,使贫困户的土地、山林等生产资料可以合理流转和配置;要将产业发展和易地扶贫搬迁一同规划、协同推进。

金融扶贫要在保证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将月结息改为年结息,减轻贫困户提前垫付利息的负担,可将贷款给贫困户个体改为贷给有偿还能力的市场主体,再由市场主体带动贫困户。

健康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在医院,要求各医院事先让住院的贫困户知晓相关扶贫政策,例如,要在定点医院住院才可以享受政策,住院可报销90%但门诊不能报销等,并开出可报销药物和不可报销药物清单,供贫困户选择。

教育扶贫要实现全面覆盖、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要发挥每一名教师的作用,让每一名孩子知晓教育扶贫政策,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给学生提供学业、生活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帮助,要开展“贫困学子认养”等行动,调动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总之,要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沐浴教育的阳光雨露并对未来充满希望。

作者:麻城市扶贫办 曾晓春

上一篇:国际机构纷纷上调我国经济增速预期 彰显经济发展底气
下一篇: 英山县人民医院扶贫工作队:贫困村里的“大管家”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