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松滋:以创新为引领 助推精准扶贫工作

发布时间:2017-08-03    来源:    字体大小:A-   A+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上级文件会议精神,围绕年度脱贫攻坚目标,抓主抓重,落细落小;在精准上用心,在落实上使劲,在督办上发力,在推进上创新,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一、主体责任全面压实。根据市委安排,年初我们结合市镇换届后人员调整情况,迅速修订了全市精准扶贫工作责任体系,实行市领导挂帅,联系省市贫困村,工作队包乡镇,工作组进村居,市镇村三级干部联贫困户,并以文件的形式进行明确。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特点:一是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元至六月,市委先后召开3次常委会,研究精准扶贫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开展专题调研6次,涉及8个乡镇,16个村;市分管领导召开专题座谈会议6次,印发会议纪要4期,“四大家”领导每月都开展“晒扶贫足迹,比攻坚实绩”活动,发出领导专报4期。二是乡镇对标看齐。纸厂河、万家、洈水、王家桥、老城等乡镇做到了“书记抓、抓书记”,逢会必讲,亲力亲为,践行“扶贫书记”。为落实健康扶贫政策,沙道观镇委书记坐镇卫生院,清单销号,贫困人口全员参合。洈水、新江口、刘家场、南海、王家桥等乡镇分管领导业务娴熟,作风扎实,“专业人做专业事”,工作成效明显。三是村“两委”责任落实。刘家场镇仙楼香村干部人人肩上压担子,个个使劲真攻坚;新江口镇木天河村对精准扶贫实行清单化管理,责任到人,节点销号;洈水镇王马堰村个个都是扶贫干部,情况清,政策明,措施实,效果好。

二、产业扶贫落地开花。为培育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放大效应,在产业扶贫上我们在“精准滴灌”上做文章,推出“扶贫菜单”20条,力求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脱贫项目,人人有收入来源。在项目的选择和规划上我们一是坚持生态先行。纸厂河镇的蚯蚓养殖和附近的畜禽养殖配套,有效的解决了畜禽粪便污染难题,变废为宝。陈店镇的三黄肉鸡养殖基地,更新设备技术,在零污染的前提下提高了养殖效益。二是立足资源禀赋。山区片以刘家场镇、卸甲坪乡为代表的香菇种植、葛根种植;丘陵片区以王家桥镇、斯家场镇为代表的油茶、三红蜜柚;平原片区以八宝镇、沙道观镇为代表的莲藕、虾稻共作;城郊地区以南海镇、新江口镇为代表的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地域特色鲜明。三是扶持新兴项目。洈水镇六个泉生态农业电子商务基地,依托已经建成的“帮帮网”网络销售平台,将洈水库区绿色天然无污染无公害农产品推向城市餐桌;以“游在洈水、住在六泉”为宣传理念,推介洈水美景,发展餐饮业和观光农业,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洈水亲子开心农场,以种植养殖业为基础,发展菜地、果树、畜禽认领,并集亲子活动、农耕体验、农家乐、民宿旅游为一体,打造现实版“QQ农场”。在引导贫困户自我发展的同时,我们还鼓励贫困户加入专业合作社,推广“喜洋洋”、“宏腾牛业”的代养回收模式;老城菊花、街河市生姜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带地入股分红模式等,开启全方位产业扶贫新格局。截止目前,全市已申报实施产业奖补的贫困户2760户,奖补资金320万元,村集体发展产业奖补111个村,奖补333万元,新型经营主体94家,带动贫困户1210户,信贷支持2710万元。

三、项目建设按期推动。为了确保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按期并网效益,我们与供电、发改、土管、财政等部门通力合作,专班督促,全面配套,截止6月13日,63个村,总装机容量3400KW村级光伏电站在荆州市率先并网发电。为了加强光伏电站的管理,我们还通过培训,做到统一操作规范,统一管理制度,目前各地光伏电站运行良好,村平年收益可达5万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涉及我市3个乡镇,203户,429人,我们首先从人员的审定严格把关,锁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同时积极参与到规划选址、审批招标等工作中。据统计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共确定安置点22个,已开工6个,其他将于近期陆续开工,全部安置点建设将在10月底完工,11月份贫困户迁入新居。

四、全域扶贫氛围正浓。在市、镇、村三级扶贫攻坚如火如荼之时,我们还大力开辟第二战场,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大决战。“一带一路”义演义捐活动共计募集资金800万元,将我市社会力量齐聚攻坚推向了高潮;“五级代表助力攻坚”一浪高过一浪,1600多名代表进村居,访农户,送政策,献真情;新江口镇开展‘以城带乡共奔小康’活动,共组织100多名市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50多名企业业主,200多名社区志愿者走进农村,走进贫困户,社会反响强烈。市妇联组织开展“巾帼脱贫”活动,女人互助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半边天”作用,受到了国家妇联、省妇联组织的高度肯定。“百企联百村”持续发力,白云边公司将党日活动延伸到村,组织干部职工到贫困户家中结对子,并投入资金20万元,用于帮扶仙楼香村发展集体经济;葛洲坝水泥公司投资30万元帮助张山堰村改造危桥,方便群众出行。“松滋爱心社”等民间公益组织风生水起,捐款捐物,投工投劳,打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万家乡评选“脱贫光荣户”,“最美扶贫干部”,南海镇严兴场村召开“我脱贫,我光荣”恳谈会,成为有益的尝试。

五、推进方式更加扎实。一是比点成常态。为了推动各乡镇精准扶贫工作落地落实,市委领导决定由会场汇报为现场比点,一季度一观摩,一次一点评。今年已召开比点观摩会议两次,8个乡镇、3个部门亮出了家底,通过比点观摩,各单位都比出了压力,比出了动力,比出了实效,推出了经验。二是督办全覆盖。市委组成了由市领导任组长的4个督导组,年头定方案,月月有重点,乡镇常排位,村居全覆盖。半年来,共计开展督查4次,督查村居125个,核查农户300户,共提出整改建议167条,发出督查通报4期。各乡镇自我加压,各出特色。老城镇将考卷出在了田埂上;王家桥镇一月一比,一月一晒,扶贫工作台账受到省市考核组的好评;街河市镇推行战区管理模式,党委成员领衔比业绩;杨林市镇整合项目,集中建设幸福苑,成为危房改造的样板;八宝镇通过举办西瓜节,农旅互动,推动产业大发展。三是电视来问政。我们通过暗访督办,采集了工作中失职渎职、越位缺位的画面,形成30分钟的电视视频,组织干部集中收看,看后如茫针刺背,行坐不安,起到了振聋发聩的效果。各乡镇还组织开展对照视频找短板,立行立改求实效活动。四是问责不护短。纪检、组织部门针对督查中出现的干部失职失位现象,及时介入,不搞下不为例,不搞大事化小,问责到人,并上追一级。据统计,市镇两级纪检部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共计问责39人次。

六、部门联动再添动力。今年以来,市直各单位围绕市委1+6文件,出实招,求实效,脱贫攻坚的大合奏越唱越响。市财政局加大统筹资金力度,2017年整合各类财政资金8亿多元投入精准扶贫。农业局精心准备的产业菜单深受贫困户青睐;整合各项资金,实施高标农田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加快了整村推进步伐。市水利局推行的安全饮水扶贫项目半年来解决了3000个贫困户饮水问题,贫困户极有获得感。市住建局局加快危房改造项目的审批步伐、资金拨付进度,有效促进了危房改造工作。市供电部门为确保村级光伏电站提前并网发电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简化流程,优化方案,专班接入,义务服务。市金融办联合市农商行、市邮储银行、中银富登等金融机构推出多款便民惠民的金融产品,“扶贫信贷”走进千家万户。

七、现代元素助力精准。一是积极引入大数据概念,提高贫困人口识别、帮扶、退出的精准率,与房管、公安、工商、农机、财政、民政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半年来,共计更新修改各类信息1万余条,删除硬伤户564户,1559人,按照程序补录贫困人口1600人。二是全面采集地理信息。为了全面掌握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现状,我们组织开展了大回访活动,现场将房屋、道路等信息通过手机录入专业平台,为每个贫困户建起了实时的空间地理标识,达到了“网络查询,实时更新,导航到户,服务到人”的功效。三是注册扶贫公众号,打通政策宣传瓶颈。为了使我市的扶贫政策深入人心,我们在会议解读,印发资料的基础上,主动融入智能时代,注册了“扶贫公众”号,将政策全面公开。并由帮扶干部与农户同时扫描关注,共同学习,掌握政策。四是建立“乐乡扶贫”微信群,形成比学赶帮新浪潮。为了实施掌握各地各单位精准扶贫工作交流工作经验,我们应势而行,组建了有300人参加“乐乡扶贫”微信群,大家在群里谈感想,比进度,晒业绩,比学赶帮高潮迭起;“西瓜书记”邓玲,“扶贫干部”唐厚胜,“库区书记”吕义美成为微信群里的风云人物。

上一篇:宜昌:下足“绣花”功夫 扎实推进脱贫
下一篇:巴东残疾农民陈兹方勇当脱贫先锋感动众人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