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看这对脱贫“父子兵”是如何“较劲”的?

发布时间:2017-08-07    来源:    字体大小:A-   A+

    

郑克进赶着羊群奔富路。

记者 谭举先 通讯员 张应喜

他们是一对励志脱贫的“父子兵”。64岁的父亲郑克进负责养羊,儿子郑建坤打理猪场。如今,父亲的羊群已发展到80只,儿子的猪场也已达到存栏200头的规模。

脱贫路上,父子互相“较劲”又并肩战斗,在大山深处,用实际行动讲述了一个“致富梦想照亮贫困现实”的感人故事。

老子当羊倌

“我是从养一只羊起家的……”摆起“养羊经”,家住巴东县溪丘湾乡沿渡溪村二组的郑克进立刻打开了话匣子。

最初养羊,不懂技术,对防疫更是一窍不通。从一只羊养起,品种为本地山羊,自然繁殖,虽然也能达到10多只,但总是养着养着就把活蹦乱跳的小羊羔养成了一只只病羊,有的中途夭折,有的变成“皮包骨”,养羊规模上不去。一度时期,郑克进甚至想放弃养羊。

2016年初,巴东县政协主席刘太可结对帮扶郑克进一家后,在郑家召开了一次特殊的家庭会议。经过家庭会商,刘太可结合各自专长,给父子俩作了具体的脱贫分工,父亲还是养羊,儿子办猪场。

自此,刘太可开始为郑克进养羊的事操起了心。帮助协调了一只波尔种羊,改良山羊品种;联系畜牧部门跟进防疫技术的培训服务。

在精准帮扶下,郑克进充分利用沿渡溪两岸鲜嫩的草食资源,放养山羊,养殖渐成规模,目前存栏数达到了80只。今年,已出栏12只,收入1.4万元。

儿子办猪场

曾经,郑建坤赴福建漳州一家大型养猪场打工8年,掌握了生猪养殖技术。

2007年,返乡后的郑建坤本打算在家乡大干一场,但因交通瓶颈、资金短缺等原因一直未能如愿,生猪养殖也一直停留在“小打小闹”状态。空怀一身养殖技术的郑建坤苦于无用武之地,人生步入迷茫的十字路口。

自驻村工作队进驻后,怀揣生猪养殖梦想的郑建坤迎来了转机。

利用扶贫专项资金和争取行业资金改造了西沟四组至沿渡溪河10公里村级干道,并启动实施道路硬化,打破了生猪运出深山的交通瓶颈;分别获得2016年、2017年共10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新建了标准化栏圈,购进了第一批猪仔;以奖代补帮扶了1头种猪,解决了猪场仔猪优良繁殖的问题;还扶持修通了直达猪场的50米产业便道,出售生猪时,可从栏圈直接上车,买进的饲料也可直达库房。

有了精准扶贫的“大礼包”,郑建坤更是起早贪黑地忙碌在猪场。

目前,生猪存栏已达200头,基本形成了脱贫致富的稳定产业。

脱贫“父子兵”

“如果没有精准扶贫的好政策,也许我们家就掉在穷坑里爬不起来了。”回忆起近两年走过的脱贫路,郑建坤感慨万千。

对于郑家来说,除了居住远离乡集镇40公里的深山之中,带来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等短板外,让全家陷入窘境的原因是郑建坤的母亲胡宗秀患上了尿毒症。仅2016年,就花去医药费近8万元。目前每月的药物维持费用需2000元左右,因病致贫的压力很大。

自从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一系列政策惠及郑家。

胡宗秀被纳入低保,有了大病救助;易地搬迁即将告别居住了近半个世纪的三间土房。特别是得到了优惠的产业扶持政策后,郑克进和郑建坤的脱贫干劲更足了,父子俩除了暗地里比拼各自负责的产业外,还合作栽上了7亩木瓜,形成了长短结合的脱贫产业链,养猪养羊在短期内就能见到效益,木瓜是长线投入,4年后挂果,成为稳定收入来源。

“虽然老了,但在产业发展上一定不能成为儿子的手下‘败将’。”郑克进总是这样说。

自从在家庭会上给父子俩明确分工后,刘太可每次来到郑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关注父子俩养猪养羊的数量,还要到羊圈和猪场里现场确认,生怕父子俩“谎报军情”。

“我们正在研究激化脱贫内生动力的奖补措施,树立一批贫困户脱贫光荣的典型。”驻村第一书记周相众介绍,如今,这对励志脱贫“父子兵”在沿渡溪这个重点贫困村的示范引领效益凸显,先后带动全村30头及以上的养猪大户7户,30头及以上的养羊大户7户,养鸡达1000羽的大户1户,全村贫困户“比、学、赶、超”争相脱贫的氛围日趋浓厚。

短评:

脱贫路上多一点“较劲”

晓荣

父亲养羊,儿子养猪,互相竞争,携手脱贫。郑克进、郑建坤父子俩脚踏实地、不甘落后、暗中较劲、理智脱贫致富的故事让人感动,让人情不自禁为他们竖起大拇指!

精准扶贫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贫困户才是“关键”和“主角”,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是否发挥直接决定了脱贫攻坚的进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小部分贫困户还存在思想认识误区,比如进取意识不强、主动脱贫的动力不足,没有在脱贫过程中主动充当主角,甚至被帮扶干部“推着脱贫”。这不仅对贫困户自己过上好日子无益处,更会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众所周知,志坚好脱贫。只有增强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让贫困户真真正正打心底认为是“我要脱贫”,党和政府才能在此基础上因人施策,给予相关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支持,让其撸起袖子加油干,主动学技术,主动想发展,主动找产业,主动丢“穷帽”,最终走上致富路。

同时,如果贫困户都能像郑克进、郑建坤父子俩一样,敢于较劲,敢于比拼,多一些不待扬鞭自奋蹄的信心,多一些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决心,多一些向脱贫模范学习的精神,相信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日可待。

上一篇:去世仍在领生活费 武汉通报5起扶贫领域典型案件
下一篇:恩施:金融扶贫贷款“造血”贫困群体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