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区农商行结对帮扶郧阳区刘洞镇骆庄,支持发展村光伏发电项目。
2017年1月23日,十堰农商行深入老人坪村慰问,与村小学师生合影。
“金融精准扶贫,农商银行先行”,这不仅仅是全市农商行金融精准扶贫的一句宣传标语,更是坚决贯彻落实省联社要求“精准扶贫不落一个”的重要举措,也是给贫困户的一个坚实承诺。今年,全市农商行在省联社的带领下建设“三大银行”,金融精准扶贫就是对“听党指挥、替政府分忧、湖北人民信赖、普通百姓满意的责任银行”最好诠释。截至7月末,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户经济档案10.08万户,扶贫贷款余额达28.17亿元,其中扶贫小额贷款余额6.67亿元、产业扶贫贷款16.35亿元,6月末分别占全市14家金融机构的92.54%和86.51%。
■文、图/通讯员 李涛 吴兵
统一思想,把金融精准扶贫作为全行第一工作
在思想认识上统一。全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联社理事长李亚华在“全省农商行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推进视频会”上的讲话,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问题、重大发展问题、重大民生问题强力推进。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三维”纲要为基本遵循,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为总要求,以“金融精准扶贫,农商银行先行”为宗旨,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坚持用好“五个一批”办法,农户扶贫、产业扶贫和项目扶贫一起抓。全行明确党委书记、董事长是金融精准扶贫“第一责任人”,行长是金融精准扶贫“直接责任人”,纪委书记、监事长是金融精准扶贫监督责任人,层层签订军令状,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在目标行动上统一。全行计划用3年时间,把扶贫贷款余额提高到60亿元,其中2016—2018年分别净增扶贫贷款10亿元、20亿元和30亿元。计划层层分解到县行、到支行、到责任人。单列信贷计划考核,严令禁止挤占扶贫贷款信贷计划。为了完成上述工作目标,十堰农商行制定了以大战略、大方案、大平台、大协议、大流程、大网格、大套餐、大保障、大宣传、大作风“十大方略”为主要内容的《加大金融扶贫力度推进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该方案统一了全市农商行金融扶贫的目标、措施、步骤、考核要求,列出了时间表。按时与县(区)乡两级政府及扶贫部门、扶贫驻村工作队、贫困村、贫困户、扶贫项目、农村新型经济体对接任务,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落实风险补偿问题,对接扶贫项目,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走访,切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截至7月末,已与8个县(市、区)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精准扶贫工作站和村级惠农服务站400个和316个,分别占全市14家金融扶贫应建站个数的87.72%和45.4%。
在宣传发动上统一。2015年12月10日,十堰农商行承办的“金融精准扶贫,农商银行先行”现场推进会在房县召开,吹响了全市金融扶贫的号角。侯昭位副市长到会慰问指导,财政、扶贫、人行、银监等部门现场指导,各农商行到会观摩。会上,对房县农商行金融精准扶贫“土城模式”进行了全面讲解。房县“土城模式”、竹溪“政银合作、扶贫贴息”模式和武当山“专办”模式的经验整理成册,印发全市推广。为扭转基层行和客户经理“惧贷”思想,各级农商行班子沉到基层一线,与客户经理讲形势、摆事实、绘前景,要求把金融精准扶贫看成一项政治任务、责任任务、调整信贷结构任务来抓,要求必须按时完成任务。现场会当天,《十堰日报》刊发了《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农商银行伴您同行——致全市父老乡亲的一封信》,随着走访对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户外广告、移动宣传车等走入千家万户。开展精准扶贫以来,组织召开省级精准扶贫现场会3次、市级精准扶贫现场会3次,在省市主流媒体上刊发宣传报道23期,印发专题简报19期,在掌上农信微信、行报、网站等内部平台上发布报道357篇,召开督导会50多次,拟定固定主题标语5条,制作大型户外广告牌31块。
统一推进,把金融精准扶贫作为全行第一品牌
推广“十大模式”。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全市农商行逐步创新出“十大模式”:竹溪的政府基金模式;房县的“酿酒企业+酒农”的“土城模式”,“公司+担保公司+农户”的“神龙本草模式”;郧阳区的“公司+农户+打工农户”的“子胥湖模式”,“政府+保险公司+农户”保险模式;郧西的“创业带头人+农户”的“打工模式”;武当山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的“金融1+N模式”;竹山的“农商行+龙头茶厂+茶户”的“圣水模式”;丹江口的“政府+基金+农户”模式等。该行把“十大模式”通过不断组织学习、不断宣讲、现场观摩等向全市推广。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15.93亿元,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余额13.43亿元、农村种养大户贷款1.38亿元、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贷款0.95亿元、家庭农场贷款0.17亿元。
创新信贷产品。加大服务创新力度,将普惠金融落到实处。深入研究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农基贷”、“农保贷”、“农担贷”、“订单贷”、“循环贷”、“易续贷”、“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等通用性信贷产品。房县农商行针对扶贫贷款专门开发了“托起梦想·小康贷”区域性特色信贷产品,共发放贷款4295笔,累放2.91亿元,余额2.81亿元;竹山农商行结合该县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开发了“十星户速贷通”专项精准扶贫信贷产品,共发放贷款1479笔,累放1.71亿元,余额1.35亿元;竹溪农商行创新了以景观树为抵押物的“绿满园”贷款产品,发放贷款1300万元,安置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累计达2200余人次,年均增加农民个人收入4500元。
落实惠农政策。在精准扶贫贷款发放上重点体现在三个字上:一是“快”。只要符合要求、资料齐全,我们一天放款;二是“省”。为了让贫困户尽快脱贫,我们发放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严格按照信用方式发放、执行国家基准利率,期限3年。2017年上半年,专门对扶贫小额贷款利率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整改,查处利率执行不规范问题1841个,限期退还多收利息111.04万元;三是“多”。全市农商行发放的精准扶贫贷款占比位居全市13家商业性银行第一位和省联社系统第一位。
统一落实,把金融精准扶贫作为全行业绩的第一考评
营造宽松愿贷的放贷环境。为鼓励扶贫贷款有人放,确保质量齐推进,十堰农商行党委首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着力建立健全扶贫贷款尽职免责、投放奖励和风险缓释“三大机制”。对客户经理所发放的扶贫小额贷款,按笔数和金额进行考核奖励,提高扶贫积极性;对出现风险的扶贫贷款,若尽职履责到位、办理流程合规、借款用途真实、风险化解措施落实到位,一律给予尽职免责,进一步消除了客户经理的“惜贷”、“惧贷”思想。依托精准扶贫工作站积极推进金融精准扶贫政策宣传,联合村“两委”简化办贷流程,消除贫困户贷款难、担保难、手续难等顾虑。
打牢风险防控的内外部环境。为了防止贫困户把贷款当成政府救助资金使用,我们筑起几道“风险防线”:一是与政府合作,全市共争取政府扶贫担保基金11350万元;二是与担保公司合作,让担保公司参与扶贫贷款的担保,共与7家政府控股或参股的担保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政府投资担保公司达6亿元,其中为扶贫贷款担保达2亿多元;三是与保险公司合作,直接采取保证保险方式发放扶贫贷款,正在探索政府基金外农商行承担损失部分投保;四是对违规违纪人员严肃追责,防止部分信贷人员利用大力发放扶贫贷款之机,搞违规放贷,从中受益,出现道德风险。
实行严格考核的督办机制。将任务细分到每个涉农农商行和支行,并按月考核、按月兑现,确保天天有变化、月月有进展。领导班子包片督办推进,全市农商行从领导到员工,从机关到基层建立40个工作督办专班,每周调研,按旬督办,按月考核结账,鼓励先进,严处扶贫不作为者。
十堰农商行以金融精准扶贫进一步统一了员工的思想,挖掘了客户资源,调整了信贷结构,各项业务发展继续领跑全市银行业。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深刻领会省领导对精准扶贫所作的新的重要指示,把金融精准扶贫推向纵深发展,争取为十堰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