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恩施:脱贫攻坚进行时

发布时间:2017-10-09    来源:    字体大小:A-   A+

    

记者 向竹清

10月1日,一辆小货车沿着整修好的砂石路,开进了欧建勤的院坝里。“现在卖辣椒,不用再背几里路了。”这让欧建勤十分兴奋。

欧建勤是咸丰县丁寨乡桐子园村的贫困户,家里原来只通机耕路。近日,村里不仅把这条路整修好了,年底前还要实施硬化。今年9月,围绕实现年度140个贫困村出列、121626人脱贫的目标,恩施州启动新一轮精准脱贫攻坚行动。欧建勤正是该行动的受益者之一。

补齐深度贫困地区最短板

9月底,在来凤县旧司乡小河村,村里连接革勒车镇正平村的通村公路正在紧张建设。项目负责人介绍,连接线建成后,小河村将彻底结束没有进村通畅公路的历史。这是恩施州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面貌不断改善的一个缩影。

恩施州是全域贫困地区,目前还有2个深度贫困县、455个重点贫困村。这些地方贫困发生率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如何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恩施州脱贫攻坚指挥部出台重点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方案,围绕455个重点贫困村需求,着力解决水、电、路、通信基础设施落后问题。

分步实施,梯次推进,路径图已经明确。到2019年底,全州20户以上自然村通畅率要达到70%以上,村组主要公路、重要产业路通畅率80%以上,村民小组砂石路通达率90%以上,所有进村公路、撤并村公路100%通畅,村村通客车保持率100%;全面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全面提升贫困村的供电保障能力和用电水平;所有村有稳定4G网络,4G网络行政村覆盖率100%。

如今,这场攻坚战已经打响:在利川,横跨郁江的百丈峡、堡上大桥正在抓紧建设,2018年6月建成通车后,文斗乡沙岭村和大坳村将实现进村公路通畅;在鹤峰县燕子镇龙坪村,可解决全村几百户村民安全饮水难的蓄水水库已经完成库体浇筑,年底可投入使用……

健康扶贫惠及贫困群众

“好政策救了我的命。”日前,从镇卫生院康复出院的来凤县大河镇张家坡村贫困户彭玉清逢人就说。8月中旬,他因为脑溢血在镇卫生院住了半个多月。出院结账时,各种政策优惠下来,他只花费了300多元。

来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严重,全县7.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年因病致贫返贫超过3万人。今年8月起,该县集中财力,捧出健康扶贫“大礼包”:对贫困群众实行分级确定住院费用总报销比例,报销比例差额部分自费超额部分均由大病救助补充保险兜底,五保户、重症精神病等执行100%报销比例。将23种重症慢性疾病患者的门诊用药纳入救助范围。对全县健康扶贫对象进行免费体检,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群众脱贫路上的一只“拦路虎”。为切实提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恩施州把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作为今年精准脱贫攻坚行动的重点内容之一,加快建立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大病补充商业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民政临时救助和社会慈善救助为补充的医疗保障体系,确保贫困群众年度自付合规医疗费用不超过5000元。

记者从恩施州卫计委了解到,该委正在对农村贫困人口中患有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白血病、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等7种疾病的大病患者进行信息比对核实工作,为后期集中救治提供数据基础。

同时,一系列健康扶贫政策呼之欲出。由州卫计委、州人社局等部门负责起草或代拟的《恩施州防范过度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实施方案》《关于在全州医疗机构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助力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通知》《关于建立大病补充救助保险制度的指导意见》已经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将很快付诸实施。

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今年不出门了。”9月17日,在宣恩县沙道沟镇栏杆坪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外打工多年的田先明看到自己宽敞明亮的新居,决定在家门口创业,贷款买车跑运输。

伴随易地扶贫搬迁深入实施,如今,越来越多像田先明一样的贫困户搬进了新居。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恩施州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97万户9.64万人。今年截至6月底,全恩施州共启动建房3.2户10万余人。目前,全恩施州已累计搬迁入住76932人。

易地扶贫搬迁,“搬”只是第一步。为了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各级各部门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与产业扶贫、城镇化、旅游开发、社会保障相结合,保障搬迁贫困户通过就业实现稳定脱贫。

在巴东县官渡口镇蔡家村,连片葛根基地与易地搬迁安置房相邻。坐在新房前的院坝里,搬迁户向先才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到村里葛根合作社基地打工,每天收入近100元,加上土地流转收入,年收入过万元不是问题。

近年来,蔡家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了葛根等规模化基地,村民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在落实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各级各部门将易地搬迁与发展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几年来,全州729个贫困村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明确了主导产业。其中,648个村建立了1031个产业合作社,309个村建立了397个金融互助合作社,579个村对接了540家龙头企业。

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大批搬迁群众开始从事农产品加工、商品经营、特色餐饮、物流运输等产业,通过转变经营方式和拓宽就业门路,实现了收入增加。

上一篇:潜江:扶贫先扶志 好日子从“头”开始
下一篇:听仙桃贫困户大棚里算账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