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 勇 陈珊珊
“那里便是豪猪圈地。”顺着王英所指的方向望去,豪猪栏就建在她家往西一公里的半山腰上。运送猪粮、清理猪圈、耕种菜地等,这些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骑着摩托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来回跑好几趟。
今年还不到40岁的王英,和丈夫郭险远是红山镇河东村人,家中有一对儿女和一位身患精神病的年迈父亲。因担心孩子和父亲在家中无人照料,他们于2015年辞工返乡。在村两委的大力帮助下,夫妇俩决定走养豪猪脱贫之路。
“也是听了范支书的建议,我们去市场了解行情,发现豪猪养殖的前景比较好。时下原生态的野味也比较吃香,再加上养豪猪的成本相对较低,养殖技术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养起豪猪来了。”当被问到为什么会想到养豪猪时,王英这样回答道。
说时容易做时难,资金短缺、选址困难、猪圈气味影响邻里、喂养过程中频频被刺伤等种种创业初期的困难,他们都经历过。尽管困难不断,但阻挡不了他们迈向脱贫之路。
“我们还打算将豪猪数量扩大到300至400头,连规模养殖豪猪的猪圈都已经做好了。”从初始30头豪猪发展到60多头豪猪,王英夫妇信心倍增,打起了扩大养殖规模的“小算盘”。
“秋冬季节是每年销售豪猪的旺季,菜市场和野味餐馆的老板都会前来订货,甚至安徽等地的客户也向我们发来了订单。”王英津津乐道,“我们一直坚持绿色生态养殖,豪猪平时吃的食物大都是我们自家田地里种出来的红薯叶、南瓜、玉米,青菜等,依据豪猪的生长习性,每天早中晚搭配不同的食物。因此我们家的豪猪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倍受客户青睐。”
别看他们现在养豪猪轻车熟路,开始时缺乏养殖技术,也不懂宣传,客户订单寥寥无几曾让他们一筹莫展。村支书了解后,各村各户地跑,替他们做宣传,拉客户,还帮忙联系渠道学习相关的养殖技术。
“一头豪猪一般有20到30斤,目前的市场价一斤能卖30元,出售一头豪猪一般能拿到6000元。“在采访前几日,他们就已经售出13头豪猪。
“为了早日脱贫,我们决定开个王英农家乐,充分挖掘豪猪的资源,将豪猪的食材、销售抓在自己的手上,使豪猪的价值最大化。”谈起依托产业的发展来脱贫时,王英满怀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