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神农架“林下经济”蹚出脱贫新路

发布时间:2017-10-17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讯 记者翟兴波 通讯员赵贝 王欣

3253平方公里,站在域内任何一点,转身360度,都能看到绿色。91.1%的森林覆盖率,神农架尽享华中屋脊“绿宝石”美誉。

守着青山绿水,如何收获金山银山?

神农架探索“林下模式”,发展“林下经济”,中华小蜜蜂(中蜂)养殖、中草药种植、冷水鱼养殖等林下产业蓬勃发展,已成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好手段”。

养殖蜜蜂,“脱贫翅膀”飞起来

酷暑已过,神农架渐归平静。不少避暑游客临走时,都要带上几罐“土蜂蜜”。

这是神农架特有的中蜂蜜,采百花而酿,一年只割两次,产量低、营养价值高,供不应求。

当地农民看到了商机。

神农架林区木鱼镇潮水河村2组的邹万明,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尽管养过30年蜜蜂,但规模小、技术不过硬,靠天收。2013年,他家里两人因大病手术,负债15万元。

2014年,他在精准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改进技术,50箱蜂当年就割1000斤蜜,收入10万多元;2015年,他扩大规模,加了30箱,收入15万元;去年,他再加35箱,蜂箱达到115个,一年割2000多斤蜜,卖了20多万元。

邹万明还清所有欠债,今年还盖起一栋两层小楼。

“目前,神农架林区中蜂已达4万群,蜂蜜产量300吨,产值超过4200万元。”神农架林区中蜂保护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宋崇保说,去年,该区宋洛乡捧回“中华蜜蜂之乡”的金字招牌,饲养中蜂1万多群。

宋崇保介绍,神农架充分利用森林和气候资源,特别是漫山遍野的天然蜜源,大力发展中蜂产业,已形成“村村有养殖、户户有规模、蜂蜜品质高”的集约态势,“一只小蜜蜂,就是一双脱贫的翅膀。”

据了解,神农架林区正深入推进“龙头企业+贫困户”等多种中蜂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力争每村培养1户至2户年收入10万元的养蜂示范户,在全区发展养蜂专业村10个,养蜂大户100户,通过建立示范蜂场、保种场和种蜂场,带动至少100户困难群众稳定脱贫,实现全区养蜂收入5000万元。

林下种药,“脱贫药方”开出来

神农架因炎帝神农搭架采药而得名,被誉为“天然植物园”“中草药王国”。在《中国药典》(2010版)所收藏的中药品种中,神农架有263种,其中植物药234种,占全国中药资源的1/6以上,占全省2/3以上。

如何将“森林”和“草药”结合起来,实现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共赢,是神农架党委、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神农架阳日镇长青村海拔约1400米,2011年起尝试在林下空地上种草药,经过6年发展,目前已成立2家合作社,种植面积600多亩,年收入超过150万元。

“去年卖得最少的一家挣5万元,最多的一家15万元,中药材的亩均收益是粮食的30倍。”长青村村支书高廷举说。

“利用树下空地,不动一棵树,不污染一滴水。”高廷举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家家都种有中药材,再加上养蜜蜂、种菜等,全部脱贫。”

目前,神农架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万亩,其中木本药材约5万亩、草本药材2万亩,新华镇发展为“杜仲之乡”,下谷乡得名“黄连之乡”。

“神农架中药材、中药提取物出口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其中柴胡、厚朴、杜仲、独活、苍术、当归、蜂蜜等10多个品种出口量大,年出口量300多吨。”神农架林区中医药及养老养生产业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冷水养鱼,“致富河流”动起来

山高林密,溪水潺潺。林深鸟语起,水冷鱼儿游。

冬季最低5℃、夏季最高20℃的水温,让神农架冷水鱼在全省一枝独秀。该区宋洛乡长坊村是我省“冷水鱼之乡”,10余公里的长坊河从密林中穿过,只闻其声、不见其行,偶尔露出一个浅潭,清澈见底,水量丰沛。

长坊村村支书张利宏说,目前全村共有鱼池100多亩,年产值400万元。养殖大户姚楚成,共有15亩鱼池,年产值200万元。

这里养的鱼都是神农架独有的齐口裂腹鱼(洋鱼条子)和多鳞铲颌鱼(钱鱼),从长坊河里抓回野鱼繁育,技术属村民土法自创。

2016年,长坊村贫困户、45岁的肖明和获得政府12万元的扶贫资金帮扶,修建2.8亩鱼池,姚楚成借给他1万尾鱼苗,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还帮他联系买家,预计每亩每年可赚8万元到10万元。

冷水鱼养殖形成规模的,还有新华镇桃坪村,主要养殖外地鱼,包括丁桂鱼、鲟鱼、裸鲤、三文鱼等。养殖大户杨道连建成18亩鱼池,年产值200万元。

“2015年开建至今,基地请的工人全是贫困户,共开出工资200多万元。”宜昌人杨道连来此投资养鱼时,就承诺要“带动贫困户”,除了提供工作岗位,杨道连还扶持贫困户和他一起养鱼,采取“大户+贫困户”的模式,“借”鱼苗给贫困户,帮他们卖鱼,免费提供技术支持,从鱼苗到市场“一条龙”帮扶。

因残致贫的谷学军,去年建了1.4亩鱼池。今年6月,杨道连借给他7万元的鱼苗,预计一年净利润5万元至10万元。

谷学军说,鱼苗就是脱贫希望,入夏以来,他每天都要“巡视”鱼池,从林下的溪水中仿佛看到了流淌不歇的致富路。

上一篇:湖北开展“国家扶贫日”系列活动
下一篇:县级财政将代缴贫困人员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