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讯(通讯员 程明 朱醒民)“老余”,55岁,英山县交通运输局工会主任,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英山县草盘地镇孙家湾村驻村扶贫干部。
因长期在扶贫一线,帮乡亲排忧解难,带领乡亲一起致富,乡亲都习惯喊他“老余”。
“老余”,全名余胜球。每天奔走在扶贫的路上,乐此不疲,用他自己的话说:“乡亲信任咱,咱就要豁出去,干出点名堂。”
“老余”的故事很多,总是与乡亲紧紧相连。
图为:余胜球走访农户(中为余胜球) 郑重 摄
冒雨徒步4公里陡峭山路 把被困乡亲成功救出
2016年6月30日,英山遭遇又一轮强降雨。
正在城区办事的老余,心急火燎,他太知道,暴雨对于山村的乡亲意味着什么。
他赶紧带领驻村队员直奔孙家湾,但此时进村的道路被滑坡塌方堵死,孙家湾成为孤岛。
“我们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群众身边!”老余和同事顶风冒雨,徒步穿越4公里陡峭的山路进村。
“楼房被冲垮了!”猝不及防,令人揪心。
老余和村干部迅疾赶到了现场,三组刘志发家的屋后山体发生滑坡,大量沙石穿墙而入,厅里吃饭用的方桌都被掩埋了,屋内成了一条河,大量的泥巴和着雨水往外流。他立即组织党员干部查看灾情、研究对策、开展自救。
“党员跟我来,抓紧时间转移!”老余在人群中指挥。
工作队员、村干部、孙湾村16名在家党员和50多名群众携手抢险攻坚,村民房屋保住了、大部分财产都抢出来了。
图为:余胜球向五保老人孙又朝了解在居住点生活情况(右为余胜球) 程明 摄
走村串户帮忙解困 成乡亲信赖的知心人
孙又朝是一位五保老人,性格孤僻暴躁,邻居都不敢招惹。
2017年6月底,孙家湾村五保居住点竣工,其他符合条件的村民都顺利搬迁了,只有孙又朝老人一人迟迟不愿动迁,村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都无功而返。
“落实好党的惠民政策,让每一个贫困人口感受到阳光雨露,这是驻村工作队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老余凭自己多年来的农村工作经验,深知贫困户不理解是因为对干部还不信任、工作做得不细不深。
在多次的走访中,老余自掏腰包带上两瓶好酒给爱喝两盅的孙老,陪他唠嗑,听他的意见,并认真记录,几次下来,孙又朝老人先前强硬的态度软和不少。
后来,只要是有时间,老余肯定是先去看望孙老,孙老被老余的真诚所感动,吐露了心声。
原来,孙大爷曾偏执地认为:“搬迁是要赶我走路,别人想要我的财产,拆我的老屋。”
老余将手机里漂亮的居住点照片一张一张翻给他看,耐心讲解国家对五保人员的托底养老政策,并且承诺暂时不拆老屋,住不惯还可随时搬回。
耐心细致的解释、推心置腹的话语,使孙老的心结解开了。第二天,他就主动提出搬家。如今,老孙很满意安置点里的惬意生活,逢人就夸“老余替群众着想,是我们的贴心人。”
图为:余胜球与孙家湾村干部一起查看银杏苗木长势(中为余胜球) 郑重 摄
扶贫路上点子多 特色产业造福一方
出门就爬坡,山高石头多,群众想致富,望山空蹉跎。孙家湾偏远高寒的地理劣势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瓶颈困局。
老余出身农村,对发展种植产业助农致富了解深刻。帮助孙家塆村建设产业基地、带动群众致富是他一直在思考的扶贫路径。通过多方考察论证,他认为孙家湾村适宜种植银杏苗木,前景可期。
今年3月,他和村“两委”干部着手建设银杏苗木基地。挨家挨户上门与农户谈规划、说前景、扳指头算收入,最终获得了群众的认可和信任,顺利流转到32亩土地繁育银杏苗木。
银杏长势很好,全身是宝,村民信心十足,纷纷参与银杏种植,150亩的银杏产业园已经初现雏形。同时,他积极引导鼓励村民种植当归、柴胡、苍术、栀子等药材145亩,种植高山茶200亩,村集体还建起了125千瓦光伏发电站。依托这些产业,村民致富梦正在一步一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