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鹤峰:“一化三治”巧破扶贫领域信访难题

发布时间:2017-11-17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深水区,扶贫领域各类矛盾纠纷凸显,已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原因。对此,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以信息化为支撑,坚持法治引领、道德教化、自治管理,探索建立“一化三治”的脱贫攻坚信访维稳机制,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之功效。

一是信息化支撑。鹤峰县高效运用互联网,深度整合各行业、各领域数据资源,认真开展扶贫领域涉信涉访人物和事件的数据采集比对以及建档立卡动态管理纠偏工作,获取官方数据,以详实的佐证材料讲解政策,沟通交流,化解矛盾,疏通群众不理解情绪。中营镇一非贫困户偶见某贫困户在外打工临时借车回家探亲,便状告该贫困户购有小车,属村干部优亲厚友纳入的贫困对象,应按“硬伤”标准予以剔除,中营镇政府接访后,带着上访人到车管部门调取数据,发现该贫困户并没有购买小车的记录,上访人当即表示停访息诉。太平镇针对非贫困户心理不平衡的问题,提取非贫困户相关信息数据,对照贫困人口识别标准,逐户填写不能纳入贫困人口原因的书面说明,增强了非贫困户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法治引领。该县强化法制宣传,通过普法书屋、法律宣传橱窗、普法专题宣讲等,将法治元素根植于百姓日常生活中,并设立村级法律顾问团,培植农村“法律明白人”,为老百姓义务提供法律服务,引导百姓依法信访、依法解决矛盾纠纷。同时,加大扶贫领域非法上访和违规违纪事件的打击力度,维护法律尊严,增强老百姓对法律的依赖性和敬畏心。该县中营镇贫困户夏某迁户至容美镇后,2016年利用假名重复申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多获取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3万元,鹤峰县对此高度重视,于今年8月依法追回了资金,并对审核把关不严的相关干部进行了严肃处理。事后,相关人员深有感触地说:“碰法律红线,损自己声誉——得不偿失”!

三是德治教化。鹤峰县坚持把传统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融入到扶贫领域信访维稳工作之中,以“最美”评选、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我脱贫我光荣”等评选活动为载体,挖掘、选树最美典型、道德楷模、身边好人,用“身边人”“身边事”感召心灵、鼓舞人心,传递道德力量;同时,组建文化艺术服务队,将法理、道德等巧妙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满堂音、柳子戏、薅草锣鼓、穿号子等当地民间文化艺术,持久地熏陶、浸润,道德根固民心。邬阳乡百鸟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扯皮拉筯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村支“两委”坚持逢会必讲“道德”,通过经常性的德治教化,村民思想素质发生了质的飞跃,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村无一例上访事件发生,村民潘国周感叹:“以前是非之地,干部勾心斗角,干群关系紧张,现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邻里间、干群间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日子非常舒坦。”

四是自治管理。“老百姓自己管自己,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好办法”。在扶贫领域信访纠纷处置中,鹤峰县坚持以人为本,人性化处置,对依法依规、合情合理处置后任不满意,且无理缠访闹访的信访人,交给由返乡离退休干部、知识青年、企业家、农村能人、村民代表组成的乡贤道德评判团、村民自治议事团进行评判和教育,为信访人确立是非对错标准,明确行为底线取向,树立文明新风。走马镇升子村贫困户唐某在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时,因选址在“走马—大典”公路规划区内无法获得宅基地审批手续而上访,镇、村干部多轮做工作要求重新选址,可唐某认为干部存有偏心,一意坚持“绝对不行”,无奈之下,包村干部决定到村里组织召开村民自治议事团会议,通过议事团成员与唐某长达2小时的“唇枪舌战”,最终使唐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同意按村委的建议选址到集中安置区建房。事后,唐某感慨:“为人处事如果引起了公愤,证明自己真的错了”。

“用法说话,以德服人,自治管理”。鹤峰县聚力建强扶贫领域信息化支撑,在脱贫攻坚推进中,法治、德治、自治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喜人局面,矛盾纠纷越来越少,发展氛围越来越浓,和谐美丽的新画卷徐徐展开,有力促进了脱贫攻坚工作快速推进。该县2013年建档立卡23328户72387名贫困人口,至2016年底已有18532户57930人顺利脱贫、出列21个贫困村,今年又将脱贫2649户8782人、出列12个贫困村,全县上下“凝心聚力攻坚、积极主动脱贫”的氛围愈来愈浓。(作者单位湖北省鹤峰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上一篇:湖北宜昌惩治扶贫领域腐败 线索逐一过筛
下一篇:五峰贫困户散养的30只羊丢了 无人机升空寻羊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