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2月18日电(记者 梁建强)初冬时节,湖北省通山县石门村长夏畈附近,一群身着红色服装的青年志愿者们正在忙碌着。他们身后不远,是一条写着“绿色扶贫 青年当先”8个大字的横幅。
挖坑、填土、浇水……一株株银杏树,在志愿者们的辛勤劳碌后,挺立在道路的两侧。
地处鄂南楚王山区的石门村,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加之资源匮乏,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5户867人,占全村人口的23%,属于深度贫困村。
如何让村民们尽早脱贫致富?在咸宁市、通山县、楠林镇三级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当地结合村里山地多、耕地少的特点,大力发展绿色生态项目,把“绿色扶贫”作为突破口。
石门村扶贫工作组组长徐志鹏介绍,当地正在大力建设采摘观光生态园。目前,园内已有茭白90亩,葡萄50亩,桑葚20亩,猕猴桃30亩。“后期,还将继续栽植银杏树、草莓、山楂等,目标是打造可以四季采摘的观光生态园。”
“观光生态园的建设中,贫困户优先参与。通过这种途径,能够有效带动村民增收。”徐志鹏说。
绿色扶贫,为贫困户的增收致富创造了新的条件。村委会的干部们介绍,当地村民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走绿色发展之路逐渐成为村民们的共识。
为了进一步帮助石门村发展,12月中旬,54名来自咸宁的青年志愿者们带着数百颗爱心银杏树来到了村里。把树苗一一种下之后,志愿者们还分别认领,将写有自己名字的“爱心卡”挂在了树上。以后,志愿者们还将不定期来到石门村,给树苗施肥、浇水、养护,保证树苗能够茁壮成长。
“游客们以后来到石门村观光、采摘时,路边的银杏树将是一片金黄,一定能成为一道新的景观。”青年志愿者蔡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