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琼瑶 通讯员 万永庄
夫子河镇,地处麻城最南端。丘陵山区人多地少,无论是区域条件,还是资源禀赋,夫子河都不算得天独厚。
然而,这个偏远僻静的小镇,近年来却引得320多位能人回巢,投资8000多万元,建基地,兴产业,开辟了乡村振兴新路径。
能人回归创业,看中的是什么?又带来怎样的变化?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近日实地探访。
归来吧,家乡的呼唤
“夫子河自古就有崇文重商的传统。”见到记者,夫子河镇党委书记熊双燕饶有兴趣地讲了一个故事。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夫子来到楚国境内西阳河边打算入地讲学,遇见几个村童在路上玩筑城游戏,车驾不能通过。一弟子下车请村童让路。村童说:“从来只有车绕城,哪有城让车?”孔夫子见村童出言不凡,遂绕“城”而过。这个故事流传千年,当年的西阳河便成了如今的夫子河。
上世纪九十年代,夫子河镇就诞生了大批担货郎,他们挑着土特产到麻城、武汉销售,生意慢慢做大了,便开始承包百货商店,逐步扩张涉足连锁超市和酒店。
一批“担货郎”成功了,带动了下一批新生代。据统计,夫子河镇在全国各地过亿元资产的企业家有20人,资产过千万元的100多人,资产过百万元的500人。
夫子河能人遍布全国各地,如何引得“大雁”归?
戴北平是第一个回乡的能人。年过五旬的他在温州打拼多年,横跨两界,是小有名气的律师和企业家。为了请回戴北平,熊双燕曾五下温州,谈家乡的变化,谈政策的优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打动戴北平,不只是情,还有家乡的山、水、人。“离乡越久,对家乡越是充满眷念。”在戴北平看来,家乡的山水依然美丽迷人,但父老乡亲仍未摆脱贫困。一股改变家乡面貌、带领乡亲致富的豪情,油然而生。
与戴北平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在武汉创业的付季良和付兴村新任村支部书记戴怡文。三人一拍即合,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田园综合体。2014年底,湖北垄上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挂牌了。
一花引得百花开,听说有人回家乡创业,在外打拼的企业家们按捺不住了。在武汉做物流的夏先锋回来了,在广东开酒店的何春喜也回来了,一带十,十带百,队伍不断壮大。
2016年12月,在政府的引导下,夫子河商会应运而生,吸纳会员320多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民们认为一钱不值的山水资源,在外出回归的人眼中就是金山银山。建茶园,修牧场,能人们各尽所能,夫子河发展开启新的篇章。
能人返乡,带回的不止是钱
320多位能人返乡创业,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帮助家乡富起来。
垄上美公司流转荒山荒地750亩,养殖优良地方品种麻城黑山羊,种植蔬菜和果树。戴北平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公司,黑山羊的粪便是很好的肥料,用以浇灌蔬菜和果树,种出来的产品绿色、天然。“在外闯荡多年,我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农产品。”戴北平有自己的一套营销方式,他利用自己积累多年的人脉资源,四处推介他的黑山羊、有机蔬菜和有机水果。推行会员制,公司定期将新鲜的农产品配送至会员手中,如今公司会员遍及武汉、温州、上海等地。
项目实施过程中,戴北平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让乡亲们得到实惠。在垄上美公司,农民可免费领养小羊,技术、饲料和兽药全部由公司负责,山羊养到一定规格后,公司负责回收。
付兴村60岁贫困户付开喜将自家责任田流转给公司,平日里帮着牧场放羊,每个月工资2000元。他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乐呵呵地说:“再也不用当贫困户了。”
能人夏先锋,则看好林业的前景。他邀约夫子河商会另外5名企业家,共同出资3000万元成立湖北夫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全镇8个贫困村建立连片油茶基地,计划近期种植1万亩,3年达到5万亩,打造油茶种植、加工和采摘体验、休闲观赏的综合示范多功能农庄。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预计可带动400贫困户1200多人脱贫致富。
能人回乡,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荒山变绿,宽敞水泥路代替了泥泞小路,农民摇身一变成了公司员工。
能人带回来的不止是资金,还有观念和信心。村民们以往守着几亩薄田,觉得日子过得去,如今看到能人们为家乡建设不遗余力,自觉无颜做“懒人”,想干事、谋致富的氛围日益浓厚。付兴村村支书戴怡文说,村里有了生机,聚在一起打牌的少了,讨论致富的多了。
兴产业,还不忘献爱心。商会每年从会费中拿出2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读书、看病,每年节假日,企业家们自发到贫困户家中送温暖。
返乡效应,汇聚乡村振兴磅礴之力
如何让返乡创业者留得住,敢投资,扎根农业产业?
去年8月,麻城市政府出台鼓励能人回归创业计划,市财政整合项目资金,打造一批回归创业示范园区;设立5000万元回归创业发展基金,实行以奖代补,同时在用地、社会保障等方面予以倾斜,力争到2020年吸引1000名麻城籍企业家回归投资。
政府优质的服务,激发着回乡人士的创业热情。而夫子河镇则更多了一份贴心,能人回乡之前,镇里提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修通了重点项目村的主干道,接通了电、水、网。令戴北平惊喜的是,他刚刚流转的牧场里,镇里早已建好了4栋标准化羊舍。
这样贴心,让戴北平十分安心。他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回乡创业的几年时间,只需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事,很少为企业之外的事牵扯精力,这样的营商环境是他最期盼的。目前他正谋划逐步缩小温州的产业,将重心转移到麻城。
回乡创业的能人夏新民则有自己的考量。他投资的油茶基地,虽然刚栽下幼苗,但在他看来,漫山遍野的油茶就是一座“绿色银行”。他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有人几次欲购买他的部分油茶股份,他都婉拒了。
逐利是企业家的本性,但回乡创业后,能人们收获了更宝贵的东西。
夏先锋十几岁就在外创业,家中的老母亲没人照看,可自从他回村创业后,经常有人给母亲嘘寒问暖,他们不留名,只是说“你儿子给百姓做了好事”。“刚刚过来时,在路上还被几个村民拉住,盛情邀请留下来吃饭。”夏先锋坦言,感觉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
有突出贡献的能人,不仅授予乡贤、村贤的荣誉,有的还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能人返乡创业的效应正在扩散。广东创业多年的何春喜,准备投资千万元回乡创办一个物流中转站,付占良准备筹资重建文化书院……
越来越多的“大雁”返乡创业,正汇聚成乡村振兴的磅礴之力。
记者手记
唤得回留得住干得好
胡琼瑶
乡村振兴,要有产业支撑;产业发展,需要能人带动。
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麻城市夫子河镇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吸引能人回乡创业,正给僻静的山乡带来深刻变化。
一批又一批热爱家乡、有经济实力的乡村贤达、社会名人返乡创业,用自己的资本、技术、智慧反哺家乡建设,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也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了新路子。农业加快发展、农民加快增收、农村加快变样,“能人”为农村改革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能人回乡,起初靠的是乡愁和情怀,希望为自己的故土作出贡献,希望被父老乡亲认可。但,仅靠情怀是不够的,呵护回乡者的创业热情,更需要基层政府主动作为,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给能人回乡创业吃下“定心丸”。
唤得回,还要留得住;留得住,才能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