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久红的薯尖大棚里,工人们正在忙活
长江日报讯(记者林敏 通讯员刘龙腾 吴涛)一位二级肢残的贫困户,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种植薯尖甩掉贫困户的帽子,还将薯尖产业越做越大,带动本村5名贫困户脱贫。
今年49岁的任久红是江夏区山坡街道光华村人,因曾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二级肢残。长江日报记者在光华村部见到任久红时,他正杵着双拐走进扶贫办公室办事。记者注意到,虽然腿脚不便,但任师傅跟扶贫干部交流时特别爽朗。
“我以前种薯尖都是亏的,种了三年才翻身。”任久红告诉记者,2012年他从一位在省农科院工作的朋友那里得知种薯尖有市场,于是开始尝试在大棚里种薯尖。当时他租了12个棚子,年产三万多斤薯尖,却一直没能盈利。
任久红说,起初没有种植经验,怎么种都种不太好,不断地尝试后,直到2015年他种的薯尖才逐渐有了起色。现在他已经拥有100多个薯尖大棚,年营收可达100万元,主要供给咸宁地区的两个农贸市场。
为了把货打进农贸市场,任久红当年也吃了不少苦头。为给薯尖打开销路,他试过不少办法。先是在白沙洲市场散卖,发现没有固定的合作市场并非长久之计,于是找咸宁的两家市场试着推销。
“晚上凌晨一两点,我挎着半筐薯尖跑去推销,人家没要。”任久红说,市场里老板看了他的薯尖,认可了菜的质量,却没有认可菜的价格。当时任久红的薯尖批给农贸市场是五六元一斤,而从市场里批发出去的价格是一两元一斤,中间价格相差太远,别人就算承认货好也不要。
好货在手却卖不出去,怎么办?任久红说:“等我价格降下来了,人家自然就会要。”任久红的价高实际上还是因为他经验不足而导致成本偏高,这之后他就更加重视改进技术,尽可能降低成本。当他终于把自己的菜价降到市场可接受的范围,而菜品又远高于同类产品时,他的薯尖开始供不应求。从此,任久红再也没担心过销路。
任久红100多个棚子里,已经雇了3个固定工人,每人2800元一个月。到了忙的季节,棚里有三四十人同时劳动,而这些人,大多都是本村和邻近村子的贫困户。2017年,任久红年收入八九万元,终于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帮助本村5名贫困户顺利脱贫。
回忆起脱贫历程,他一直感激两笔及时的无息扶贫贷款。2016年,村支书孙秋云帮他申请了一笔5万元的贷款,让他顺利扩大种植规模,保障了农贸市场的供应需求,才有后期的长期合作,2017年他就还上了这笔钱。尝到了贷款的甜头,当年他又贷了一笔10万元,再次扩大规模,顺利把产业越做越大。
就在上个月22日,任久红又把这10万元还上了,他说:“我从现在开始,不再欠任何人的钱了。”就这样,曾经贫困的任久红,不等、不靠、不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带着其他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链接
江夏区获湖北省精准扶贫
大督查评比第一名
去年以来,江夏区紧密围绕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
江夏区财政安排贫困户小额扶贫贷款风险金1000万元,贴息资金200万元,带动金融部门按1:7放大投入贷款7000万元。制定出台《江夏区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072万元,惠及113户贫困户。
全面完成26个贫困村脱贫出列任务。每个脱贫出列贫困村都发展形成了至少1个主导产业,集体经济年收入稳定达到10万元以上,安全饮水、电力、道路、宽带全部进村入户联网,建成村级标准化卫生室26个,基础教育、文化点全面覆盖贫困村,达到了贫困村脱贫出列的“九有”标准。实现8860人脱贫销号,脱贫对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50元,综合条件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销号要求。
大力推进产业脱贫,整合扶贫资金2.42亿元,建成扶贫项目276个,直接带动贫困人口1.1万余人。对贫困户推行“全程助学扶智”“一站式医疗服务”,在全市率先实行贫困对象大病医疗和危房改造财政“双兜底”,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新途径,在全市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中综合得分全市第一,获得湖北省精准扶贫大督查评比第一名。
(记者林敏 通讯员魏修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