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记者新春走基层】回乡创业的年轻人

发布时间:2018-02-12    来源:    字体大小:A-   A+

    

肖红跃:回乡创业第五年 “犇富”劲头更足了

时间:2月2日13时

地点:罗田县河铺镇姚家铺村

寸板头,一身时尚休闲着装,说话时微微含笑,眼睛里闪着光芒,敏锐地捕捉信息,话语表达干净有力。稳健、阳光、敏锐,29岁的肖红跃给人深刻的印象。他是罗田县河铺镇姚家铺村回乡创业青年,2016年创办罗田县大别山犇富养殖专业合作社。

2013年,入伍8年的肖红跃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进入大连机场工作,成为都市一族;到迪拜与人合伙开灯具楼,开启淘金梦;回到家乡创业,艰辛又充满风险。三种选择三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高质量的农产品大有市场,农村发展更需要年轻力量。”经过详细地市场考察、政策分析,肖红跃更坚定了回乡创业的决心。然而却遭到了父母强烈反对。年迈的母亲说,肖家祖祖辈辈都种田,没有人做过生意,不能把在部队的积蓄搭进去。2013年12月,肖红跃退伍回到家。在说服父母后,他用在部队攒下的全部积蓄加上资产担保购买了一台挖掘机。由于踏实肯干,肖红跃的工程一个接一个,半年时间,他还清债款并购买了第二台挖掘机。这为他扩大创业积攒了第一桶金。

2014年10月,村里换届选举。老干部找到他语重心长地说:“如果你能带领大家一起致富该多好啊!”一席话像一记重锤敲打着他的心。想一想为什么回乡创业。经过认真、慎重思考,肖红跃参选村干部,并高票当选为村会计。当选后,协助村干部带领村民新建拦河堰3座,新修姚家铺村二组、三组、五组通组公路,在全村所有自然塆落新建垃圾池共25个。2015年8月,肖红跃购买养殖第一批牛。2016年1月注册成立大别山犇富养殖专业合作社。

目前,合作社占地约150亩,年存栏育肥牛28头,基础母牛15头,年可出栏20头。存栏育肥羊200只,基础母羊90只,年可出栏120只。鱼塘3口,年产鱼1500公斤。现有大面积牧场2个,牧草种植面积125亩。合作社现有员工15人,带动贫困户20户70人,已帮助4户17人顺利脱贫。

从致富一家的挖掘机老板到服务村民的干部,再到成为致富领头雁的合作社负责人,肖红跃四年完成了三种角色的转变,实现了自身发展,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今年是他回乡创业第五年,肖红跃把目光瞄准苗圃和油茶种植,进一步加强合作社多元化发展,打造养殖、种植一体化循环发展模式。同时,协助村里着力引进规模大、生态环保企业,带动更多稳定群众脱贫致富。(黄冈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辉 龚丽君)

李坤:致富不忘乡亲

时间:2月7日中午

地点:团风县马曹庙镇杜家寨村

2月7日中午12时20分,团风县马曹庙镇杜家寨村东坤养殖场里,李坤一家像往常一样围着火炉吃午饭。见有记者来访,李坤放下碗筷,领着记者参观他的生猪养殖场,聊起了他办场的那些事。

今年刚到而立之年的李坤,过去是开运沙车的司机,一年也能赚个几万块钱,虽然赚钱不多,但是人比较轻松。2015年他竟然放下熟悉的方向盘,干起生猪养殖的营生。“当时也没有更多的想法,就是不想常年外跑,在家里多陪陪老婆和孩子。”李坤说,使他没有想到的是,办场第一年就出栏200头肥猪,当时正赶上猪肉价格上扬,李坤当年赚到第一桶金,纯收入14万元。

2016年初,李坤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感召下,主动找到村党支部,要求联系贫困户,帮助他们共同致富。这一年,他联系了3户贫困户,不仅给每户提供一头猪、一间栅栏,还承诺确保以较好的价格销售。

谈起生猪养殖经,李坤说,别的养殖户采取的是“常养常出”模式,而他是坚持一年出栏两次,即中秋节和春节,其理由就是节日里买猪肉的人多,猪肉价格也会水涨船高。在猪肉价回落的2016年,李坤不仅帮助3户贫困户年增收5000元左右,自己还赚了七八万元,3户贫困户因此摆脱了贫困。

当记者问及生猪销路如何?李坤说:“我有自己的养殖原则,生猪都是吃的放心饲料,从不打催长素,每头猪在出栏时各项检疫都合格。”酒好不怕巷子深。很多客户都是提前预定,有的客户还没有到生猪出栏时间就要买,去年5月,李坤联系到武汉双汇集团,一次性签订了10年供销合同。

李坤从养殖100多头猪开始建厂,短短两年时间,他已成了村里致富和帮扶的典型。新的一年,李坤计划加大投入,养殖规模达到2000头。同时,他盘算着带领村里更多的人养猪致富,把“东坤”建成当地的品牌养殖场。(黄冈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矾)

郭小敏:从打工仔到小老板

时间:2月6日上午

地点:浠水县关口镇凉亭村

“开饭啰!”2月6日11时许,在浠水县关口镇凉亭村的吉之农生态农庄里,随着一位年轻人的吆喝,散养在农场里的土豚、土鸡、大白鹅纷纷跑拢来抢食吃。这位年轻人就是农庄主郭小敏。

今年36岁的郭小敏,前些年一直生活在身体残疾的阴影中,工作当中遭遇的种种不顺心、不如意,一度让他心里很受伤,同时也激励他开始重新定位人生。2012年,郭小敏从广州打工回乡,走在凉亭村边的一块不毛之地,让他萌生了创业致富、改变人生的念头。于是郭小敏将这片荒沙滩承包下来,筹划建设养殖、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农庄。郭小敏拿出打工几年所有的积蓄,并找亲戚朋友借了10多万元,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改造,60多亩鱼塘终于建成了。除养鱼、种植有机蔬菜外,郭小敏循环利用资源,养了400只大白鹅。

农庄建起来了,郭小敏满心欢喜。农庄养的鱼、大白鹅和有机蔬菜的销路问题又使郭小敏喜中添忧。辛辛苦苦养大的大白鹅,基本上没有人关注,全靠自己上街一家一家地去推销,郭小敏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业压力。在他困难的时候,浠水县人社部门伸出了援助之手,吸纳他加入青年创业者协会。在协会,郭小敏开阔了视野,学会了经营、推广等手段。如今郭小敏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晒晒自己的农庄和养殖的土鸡、土豚及有机蔬菜,引来了大批消费者。

去年,农庄里散养了1000只鸡、800只土豚、500只大白鹅,销售情况十分好。“散养的土鸡在街上买不到,新鲜的土鸡蛋也不好买,现在有了郭小敏,想吃想买都找他。”一位前来买土鸡的客户拍着郭小敏的肩膀说。

“这是土鸡蛋,这是糙米,这是自己设计的包装。”摸摸自己劳动的果实,郭小敏一脸兴奋。他说,“去年赚了7万多元,我真的很高兴。”

如今,在县乡村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带动下,郭小敏的生态农庄已经发展成集生态养殖、垂钓、聚会、烧烤,举办篝火晚会等为一体的示范农庄创业项目,经营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郭小敏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老板。他充满信心地说,“虽然我身体有些缺陷,但我有信心比正常人做得更好,更优秀,从艰苦创业中找到人生的价值。”(黄冈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矾)

上一篇:跨省走亲戚,圆媳妇一个探亲梦——— 一副春联里的脱贫故事
下一篇:红安县贫困大学生胡丹的心里话:政府的关怀让我家感到好幸福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