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三峡库区兴山县贫困户 山上一辈子今年住进小区

发布时间:2018-02-23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图为:从山上搬迁下山,住进移民安置小区,咸水村的贫困村民们乐开了花。

图为:谢兴纲和老伴在厨房忙活午饭。

新春的喜庆欢笑还在耳边萦绕,正月初六一早,沿着长江北岸的香溪河一路北上,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三峡库区兴山县古夫镇的咸水村。

整洁明亮的移民安置小区里,62岁的村民谢兴纲乐呵呵打开了门,今年的春节,他们一家第一次离开大山顶,住进了平坦宽敞的现代化小区。

作为宜昌市第一批确定的山区特困村,咸水村360余户近千名贫困村民,已经有100多户都在这个春节从山上搬迁下来住进了新家,对口扶贫单位还给他们安排了香菇种植等致富产业项目。用谢兴纲的话说,当年的咸水村日子苦,现在的咸水村人日子过得甜着呢。

搬新家乐和过新年

山峦起伏薄雾缭绕,库区的空气格外清新,从兴山县城出发,过古洞口水库,沿着蜿蜒的山路北上20多公里,就是群山环抱的咸水村。

村口的水泥路还在硬化施工,一栋崭新干净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三层楼房映入眼帘,这里既是村委会也是村民们来办理各项事务的场所,一楼的侧楼还有一个投资了几十万元的幼儿园。“这是新修的楼,方便村民们来办事,考虑到我们村到县里还有近一个小时路程,所以相关部门支持建了一所幼儿园,村民们的孩子今后都可以就近入园了。”村支书甄井民笑着介绍。不远处就是小广场,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也还在建设中,村里的广场舞音响设备已经准备好了,到时候村里人都能来这里跳舞健身。

上楼来到62岁村民谢兴纲的家,一打开房门,客厅里铺着铮亮的瓷砖,沙发和茶几都是新的。1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家用设施一应俱全,客厅电视里正在放着过年的节目,儿子谢俊正在张罗着出门去给亲戚们拜年。

看到有客人来了,老谢夫妻俩和儿子谢俊都热情招呼,“新家过新年,别提多高兴了,来了都是客。”老谢拉着同来的村干部的手,不停笑着说。屋里装修简洁明快,挂着大红福字透着喜庆,卧室里都是新床新被褥,一间房里还堆满了老谢从山上老屋背下来的粮食。卫生间也很宽敞,洗手台和淋浴设备齐全,老谢指着说,以前在山上都是旱厕,哪里敢想有这么干净的卫生间呀。

走进里间,是一个小房子,放着石磨棉纱布等工具,原来这里是老谢和老伴磨豆腐的小作坊。“他们家以前就是做豆腐出名,搬下来后儿子出去打工,父母在家继续老本行,豆腐卖得可俏呢。”村团支部书记鲍尚杰介绍,除了这些,老谢家在山上还种植了药材,家里一年的收入很稳定。

如今在家门口致富

正参观老谢家的房子时,几个亲戚来串门拜年了。“你这房子漂亮啊,比以前住山上可强多了。”一个亲戚跟老谢打趣说道。“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我一辈子住在山上,真没想到有一天能在这样的房子里过新年,真是高兴啊。”老谢朴实憨厚地笑着说。

回忆起当年住在山上的日子,老谢夫妻俩有些感慨。咸水村地理位置上紧靠神农架林区,是8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山大人稀,老谢家以前在11组,离现在村委会隔着好几个山头,他记得从老屋走下来到老村委会,起码也要40分钟,而且只有羊肠小道步行,无法通车。年轻时逢年过节,老谢都要背着背篓把地里的药材、玉米等背下来卖掉,再去赶集打年货,背着满满一背篓的东西天黑前赶回家。到家里了还要把柴火灶点起,一家人在寂寥的深山里过年,远远望去黑漆漆一片,只有山里星星点点的灯火才有几处人家。一家人辛苦劳作一年,也就只能图个温饱,有个三病两痛都没法去城里大医院,家里房子要修补,还得借钱。

眼看到中午,老谢一家张罗着给客人们做饭。厨房里鱼肉堆满了,“今天给你们做点拿手的菜,还有自己家刚磨出来的豆腐。”老谢一边忙一边说。

27岁的儿子谢俊在一旁忙着收拾房子,他的卧室充满年轻人的潮流范。“以前在山上住连手机信号都不稳定,现在搬进新房子家里开了WIFI,我们也能时刻刷微信了。”谢俊说,自己多年前最远去过福建打工,后来回到家乡就在县城找事做,虽然家不远,但来回一次也得好几个小时,所以一年也才回家几次。现在搬进了新居,可以和父母一起生活,还能就近加入村里的香菇合作社,加上自己家里种的药材,现在家门口就能致富,也不需要再远离家乡去打工了。

产业兴村率先脱贫

走出安置小区来到咸水村的香菇大棚,几个村民将刚采摘的香菇“剪把儿”,做初步的整理。他们大多是上了年纪的留守老人,这个轻松的工作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一年有七八千块钱收入。”村民鲍尚林高兴地说。

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脱贫,是宜昌市国税局扶贫工作组来到村里之后,结合实际为村民们制定的脱贫道路之一。先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将村民集中安置,再联合各方力量,为村民们建设香菇大棚、聘请技术人员、成立专业合作社管理,村民每户一个大棚统一经营。咸水村香菇基地负责人向培知介绍,村里给每个贫困户建设一个食用菌大棚。“43个大棚共生产了13万袋菌筒,基本上每户可以增收八千元左右。”现在,咸水村除了香菇产业,还有村民养山羊、养生猪、种植高山红线椒等。村支书甄井民介绍,2017年初,咸水村已经实现了现有的369户贫困户999人脱贫销号。(记者陈俊 通讯员邹远景 闵娜)

【记者手记】

山区曾经是闭塞落后的代名词,而如今,这里的人走出了大山,更走出了生态发展的新路子。

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山里物产丰饶遍地是宝。以前囿于交通条件的落后,山区的发展一度迟滞缓慢,山里人也不得不跋涉千里外出务工谋生。现在,精准扶贫政策在山区开花结果,乡村振兴计划更激荡大山风云,无论是地里种的树上长的,还是山里原生态的养殖项目,山区的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城里人的追捧和欢迎。

路通了视野也就开阔了,房子修好了产业也做大了。山里人的日子不再像村里的名字那样叫“咸水”,而是比蜜还甜。咸水村老谢一家住进新居的喜悦,正是鄂西深山千万个山里人生活巨变的写照。

上一篇:公安县100多头豪猪“拱”开致富之门
下一篇:大悟县贫困户李林:不脱贫,不娶你进门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