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晚报讯 本报记者聂烽 通讯员邹厚虎/文 郑联学/图
2日上午10点,刚到石柱村我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山区小村,居然沿花桥河建了步行道,沿岸的路灯和栏杆宛如置身公园。
看着眼前的场景,圣天观集团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向长双有了一点点成就感:从2013年以来,他在石柱村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打造石柱村茶叶产业、冷水米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初步改变了这个少数民族特色村的面貌。向长双就是九畹溪镇推进“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积极探索全域旅游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举措的一个缩影。
一斤大米20元钱,做大冷水米产业
54岁的向长双只能算半个石柱村人,因为他的老家并不在石柱村。
中午午饭时,他指着我们手中端着的米饭说:“这是我们石柱村特产的冷水米,外面销售的市价是20元一斤。”
石柱村被群山环抱,山中多溶洞和地下河,进而形成一条冷水河——花桥河穿村而过,冲积出一大片峡谷,逐水而居的先民们便在此居住。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石柱村是秭归一带有名的粮仓。花桥河取水方便,加之峡谷中大片的耕地,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正因为如此,粮站就设在了石柱村。
1957年,向长双的父亲来到粮站工作,一直到1992年退休。“在我父亲退休前,石柱村的冷水米就被评为省名优产品。”他说,“当时电视里经常放广告,强调省优部优,石柱冷水米当时符合这个条件。”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石柱村因为交通闭塞,村民纷纷外出打工挣钱,导致村里的土地无人耕种,冷水米品牌无人经营。
此时,向长双承包了一家食品公司,并积累下第一桶金,成了当地有名的能人。2012年,石柱村被秭归县命名为该县唯一少数民族村,这一消息勾起了向长双返乡办厂、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想法。
2013年他开始筹划在石柱村投资办厂,2014年先后成立了秭归县圣天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秭归县圣天冷水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秭归县圣天旅游专业合作社。
几年的运作,石柱村的冷水米又变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冷水米的种植首先得按照合作社的种植标准来操作,无论是选苗,还是播种,一系列的生产流程都有标准。”他说,“水稻收割后,我们会将稻谷集中收购,然后运到宜都进行深加工。”
如今种植水稻的村民腰包也鼓了,“还有土地流转收入等等。”石柱村老村支书杜定华说。
村民种茶,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向长双最初回石柱村投资,只想做茶叶产业,多方筹措资金800多万元在石柱村建立了该村第一个茶叶加工厂,并流转村集体土地200多亩,用于建设茶叶基地。“实际上石柱村种植茶叶的历史并不长,只有100多年,还是当年村里有识之士从长阳贺家坪那边引进的茶树。”他指着茶厂后面的山说,“这座山叫古树包,上面还存有一棵百年树龄的茶树,就是当时引进的茶树中唯一存活的,每年开春采茶叶,这棵树上的鲜叶还需要搭梯子去采摘。”
长阳贺家坪四面皆山,林木繁茂,溪河纵横,空气湿润,终年云雾缭绕,茶叶生长期长,产茶之地被当地百姓称为“常雾岩”和“老雾冲”。据考,中唐时期“老雾冲”茶被钦定为贡茶。
平均海拔600多米的石柱村靠近贺家坪,自然环境和贺家坪颇有相似之处,为贡茶的引进和种植提供了极为优质的生长环境。
茶厂刚刚建好后,向长双就制定了高标准,甚至以近10万元的年薪从随州挖来了专业龙井茶制茶专家吴光全,将市场瞄向江浙发达地区的龙井茶市场。
江浙龙井茶市场非常成熟,作为一个新兴品牌想要打进去是非常难的。不过向长双找到了打开市场的突破点:让在江浙工作或打工的石柱村人客串业务员,在当地推销圣天茶厂生产的龙井茶。“他们在当地每卖出一斤茶叶,在石柱村的家人会获得销售额5%的奖励。”
站在花桥河畔,向长双指着对岸一幢基本完工的房子说,那是在上海工作的村民杜青虎的家,去年杜青虎在当地卖出了4万多元钱的茶叶,自己获得不菲的利润和提成外,他在村里的父母也获得了2000多元的奖励。
拼命给石柱村的茶叶打开市场,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当地的茶叶产业做起来,带动村民增收。“茶厂每年投入250万元,平均下来种茶叶的村民每人可增收1000元以上。”
未来石柱,要成为健康养老圣地
吃完午饭,我们来到圣天庄园的客房休息,这个标准间丝毫不逊色于城区的星级宾馆。2014年前后,向长双依托于圣天茶厂修建的食宿为一体的圣天庄园,转型做旅游产业。
当时乡村旅游已经开始火爆,他认为靠近九畹溪漂流的石柱村,具备很多独特资源。向长双的观点与九畹溪镇全域旅游发展策略不谋而合,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经过推介、宣传,慢慢有了游客过来玩。但是问题也随之而至,圣天庄园接待能力只有百人左右,庄园接待不了的游客怎么办?往村民兴办的农家乐分流,吃住都在这些农家乐中,这样就进一步提高了整个村的硬件设施档次,带动了村容村貌的改变。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石柱村,“赶毛狗”成了向长双重点打造的民俗活动,而且规格在逐年提升。
在向长双的规划中,石柱村的发展分三步走,发展茶叶、冷水米、四季瓜果和农家乐四大产业。目前四大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三步走的目标已经初步完成了农业产业、乡村旅游,正在朝着他的终极目标迈进,他希望依托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业,将石柱村打造成健康养老圣地。“这里的地貌跟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极为相似,我们应该将这里打造成健康养老圣地。”他说,“随着政府配套设施建设的推进和完成,这个目标的实现完全有可能。”
郑承志谈传统民俗活动:
让年轻人有归属感不再缺位乡村振兴
(记者聂烽)2日晚上,主持完石柱村“赶毛狗”闹元宵祈福仪式,屈原传说非遗传承人、秭归县委党校研究员郑承志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传统民俗活动强烈的仪式感所产生的巨大吸引力,是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城市化进程和快节奏的生活中,城市市民参与民俗活动的机会不断减少,民俗文化也在慢慢变淡,相对而言农村在这方面还保留了一些民俗文化。而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就离不开市民下乡。除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和整体环境吸引人外,民俗文化上的差异也具备天然的优势。“这也是很多地方发展旅游业,将一些民俗表演加入其中的重要原因。”郑承志说,“自然风光美的地方多的是,核心吸引力还是文化的吸引力,民俗的吸引力。”
民俗文化吸引市民下乡,关键在于举办相关民俗活动时那种强烈的仪式感。他说,现在很多城市人认为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春节的时候缺乏仪式感。“仪式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人们都忽略了这些,因此在参加民俗活动的时候,仪式感带来的震撼往往比活动本身更强,进而就形成了口碑。”
郑承志还认为,民俗活动的仪式感不仅对下乡的市民极具吸引力,也让本土居民产生归属感,特别是对于民俗文化知之甚少的年轻一代人。“实际上我们农村的年轻人这么多年来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中是缺位的,他们或外出读书、工作,或外出打工,对家乡缺乏归属感。”他说,“如何吸引年轻人不再缺位,就是让他们对家乡重拾归属感,经济条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是精神上的归属感,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民俗活动的仪式感来实现的。”
对家乡重拾归属感,就会希望家乡更好,其中就不乏一些在外取得巨大成就的能人回乡,投资家乡,最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发展引擎。
花桥河环绕下的石柱村,青山隐隐、云雾缭绕,为发展茶叶和冷水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