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鹤峰贫困户喜搬新居 心怀感恩挂国旗

发布时间:2018-03-21    来源:    字体大小:A-   A+

    

“那一定是刘远胜大哥的家。”3月16日,湖北省鹤峰县教育局帮扶干部张丹一如既往地来到走马镇芭蕉村入户,看望慰问她的“亲人”。车行半山腰,俯瞰依山傍水的易地搬迁居民点,只见倒数第二栋的第二间房屋顶上有红星点缀,虽然距离太过遥远而看不那么清楚,但张丹一眼便找到他家。

张丹介绍,刘远胜是他的帮扶对象,刚搬新家不久,就在迁新居的当晚,他忍不住高兴之情,特意用手机留言“张妹子,我已经搬家了,你再到村里来,看见房顶插着五星红旗的就是我家”。

来到刘远胜家,只见一家三口坐在院坝,他的父亲逗弄着小猫,夫妻俩谋划着未来,还不时给父亲递水果、端茶水,其乐融融。

“这个日子没得说。党和政府不仅延续了父亲的生命,还让我一家住上了新房,走出了贫困,我们打心眼里感谢国家扶贫政策。但我不知道如何表达党和政府的恩情,就想到在自家屋顶挂红旗。”刘远胜说着,眼角溢出的是幸福的泪花。

今年45岁的刘远胜住在芭蕉村十组,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兄妹三人中年龄最小,姐姐远嫁湖南,哥哥能力有限。

芭蕉村距县城100公里,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一直以来,全村人就守着2500多亩耕地及2000余亩茶园。单一的农业种植结构和恶劣的地理环境,加上基础设施不完善,村民收益低。

1984年,刘远胜小学毕业后,回家帮父母做农活,减轻家中负担,每天上山砍柴、挖中药材,换些生活费。

“深山里没啥捞钱的路子,我就只有外出打工。”刘远胜说,家里的茶园不值钱,田地里的番薯、玉米之类的,除了人吃外,剩下的就喂猪。1991年,刘远胜的母亲去世,他把父亲托付给哥哥,踏上漫漫打工路。

浙江、湖南、安徽、北京……刘远胜颠沛流离,先后到六个省市打工数十年,做得最多的是“挖矿”,刘远胜说只有这个工作收入高,一年到头有结余。

未曾料到,2009年,刘远胜在一矿山务工,遭遇矿洞塌方,造成右手四级残疾,虽然矿主负担了全部药费,后经法律调解,赔偿了2万元,但是刘远胜失去了部分劳动能力。

屋漏偏逢连阴雨,第二年,刘远胜的父亲突发重病,高昂的医疗费使原本贫困的他措手不及。“急!”回忆当年为父亲治病的日子,刘远胜只说了一个字。作为家里的主心骨,刘远胜除了拼命地干活外,“借钱”成了他极不情愿做而不得不做的事。

几年捉襟见肘的日子让他犯难时,转机出现在2014年,精准扶贫战役打响,国家给贫困户在政策上支持,帮扶干部帮到想点子、给路子,也就是说,贫困户需要付出的,就是勤劳的双手。刘远胜看到了希望,只要他勤劳肯干,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夫妻俩相濡以沫,吃苦耐劳,发展产业,打临工,勤扒苦做,2015年,一家人成功摘掉“贫困帽”。

“幸喜有国家医疗政策保障,不然贫困帽又要‘戴上’。”刘远胜说。2017年,他的父亲因为肺气肿、脑梗等多种综合症住院治疗,前后花了治疗费近万元,出院报销后自付才1000多元。而且,父亲还免费做了白内障手术,术后恢复良好。

住院期间,刘远胜不在家的日子,张丹到村里帮助照看他们放不下的菜苗,如今,这些菜已葱茏。

“感谢国家、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为芭蕉村做贡献的你们,让我们生活有了盼头。”刘远胜一次次给张丹留言。

2018年春,村头的易地搬迁房已建好,刘远胜从五十年代建的破旧木屋搬了出来,住上了75平米的新房。

搬家那天,亲朋好友及驻村工作队陆续前来帮着把锅碗瓢盆、棉絮被褥以及农耕工具等相继搬进新居,随后,刘远胜夫妻俩一起到楼顶挂上国旗,开启新生活。

“你就在家里管好1亩多茶园,主要是照顾好父亲,有空还可以打点零工,我就安心到江西去打工,每月工资3000多元,日子会越来越好过。”刘远胜眺望着屋顶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信心满满,今年的春天和往年相比,不仅仅是期盼,更多的是溢于言表的兴奋。

这抹“国旗红”,是这个贫困家庭最朴素的感恩方式,鼓荡其间的,是脱贫奔小康的激情与决心。(作者单位湖北省鹤峰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上一篇:武穴打造百亩黄花菜种植基地 助推55户贫困户产业脱贫(图)
下一篇:钟祥80后夫妻回村创业显身手(图)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