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大悟县有一支扶贫工作队 他们“钉”在基层

发布时间:2018-04-11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扶贫工作队员与村干部和困难群众商议扶贫工作。

湖北日报讯 图/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鸿 通讯员 游克 龚红焰

4月8日晚餐后,大悟县新城镇熊湾村门口,由湖北第六批博士服务团和武汉市下派干部组成的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干部、精准扶贫户聚在一起畅所欲言建言献策。“村西头的那片荒地要是能种植点啥就好”,63岁的困难户熊行胜起身发言。“可以考虑因地制宜种植优质油茶,精准扶贫户来此务工也能增加收入”,扶贫工作队队长王帆接过了话茬,转身对武汉市农科院农技专家李德超说,“请你帮助引进解决油茶树苗,尽快规划种植上!”李专家坚定的点头允诺。在场的群众脸上挂满了微笑,一时都打开了话匣子。队长王帆把他们的建议一一工整认真的记在扶贫日记里。

大悟县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村89个,7个深度贫困村,精准扶贫户3.4万户11.13万人,贫困发生率20.3%,工业基础薄弱。

农业博士李芒服务在村头,为农民传授油菜防虫技术。

博士团和武汉市下派的9位干部,来自机关、高校、科研医疗单位,他们在大悟县挂职常驻扶贫工作队,工作队员每周日夜都“钉”在基层、乡村不回家,跟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发展产业,贫困户在家门口企业务工就有了稳定收入。村民说,有了他们,村里的贫困户更有奔头,脱贫路上走得更踏实.

招商引资、产业扶贫、建村公路、修缮危房、生态农业、乡村医疗……他们样样都在辛勤的耕耘,坚守在精准扶贫最前线,为脱贫攻坚幸福的奋斗着!

扶贫工作队员与客商(中)介绍大悟招商优势

培育产业 增强“造血”功能

今年新春,大悟县广桦包装公司与湖北某知名企业签订了三年,每年1500万元的包装订单生产合同,一个县属小厂如何牵手知名企业?公司经理陈友华激动地说:“多亏扶贫工作队王帆、游克、杨辅雄三位干部劳累奔波牵线搭桥,要是我这生产线‘停摆了’,112名贫困户哪去找饭碗啊?”宁美国度、索特能源等5个优质项目相继落地引资建设的光谷大悟科技园,协调组织武建集团、中铁隧道、希望集团等28家企业代表来大悟县就生态旅游开发、农业产业现代化等领域实地考察签订合作协议。湖北大悟首通电磁线公司项目已投产实现税收,与武汉地铁集团协议订单定向委培大悟籍贫困家庭学生就业。招商引资项目资金3500多万元。这些企业优先招收近2000名贫困户培训上岗就业,45岁的贫困户李丽萍高兴的对记者说:“如今我也像城里人一样,穿上漂亮的工装上下班了,厂里管顿工作餐,每月还有3000多元的工资呢。”

队员与农民同在田间劳动

扶贫队员与乡村教师交流教学经验。

补齐短板 村庄旧貌换新颜

“原来的路坑坑洼洼,只有1米多宽,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秋收季节遇到下雨天,运粮食都成问题”大悟县新城镇熊湾村的徐爹爹说,“多亏了扶贫工作队,现在的路修得又

宽又平!”为解决多年的行路难,扶贫工作队员们多次来到有关部门协调扶贫修路专项资金70万元建村公路,施工期间,他们盯在现场,裤腿沾满泥巴,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路通了,村民出行、粮食运输方便了,工作队各项工作也得到了村民支持。村庄绿化,村民积极响应,进村道路、塘堰、广场栽种树木4000余株,形成了“人在绿中、村在林中”的生态景观。在梁河村,坑洼泥泞的出村路变得干净平整,太阳能路灯照亮了出行路,文化广场让村民健身娱乐有了好去处......为让贫困村变身美丽乡村,“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的同时,扶贫工作队建立街面保洁、门前“三包”、乡村改厕、垃圾定点定时清运等长效管理机制,引导村民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杜绝了垃圾乱倒乱堆现象,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村民素质。说起村里近年来的变化,63岁的村民张美芬感叹:“村庄旧貌换新颜,扶贫工作队应该记头功。”

搭建农产品网络外销平台。

果蔬专家在大棚传授草莓种植技术。

生态农业 促脱贫

枣棚村是大悟县城关镇贫困村,全村2331人中目前还有252人没有脱贫。4月3日,记者来到枣棚村采访,扶贫工作队员、植保果蔬专家李芒、李德超正在大棚草莓园和油菜地里忙碌,聊起面前的大棚草莓园。顺着李专家手指的方向,他说:“去年这里还是一大片淤泥抛荒沼泽地,村里一直想平整种植农作物,就是没有钱,工作队驻村就是专门来解决痛点的。”对于村里的想法,扶贫工作队说干就干,除了引资10万元聘请工程队之外,还把村里贫困户带着一起下地干活,硬是把抛荒的沼泽地变成能种植农作物100多亩的标准化大棚。尔后,征求村里群众的一致意见,通过土地流转每亩600元的方式,成立生态农业合作社,种植草莓和蔬菜,与周边县市超市对接订单种植直销,还把农副产品通过电商平台网络外销,年底村里的农民参加盈利分红。正在蔬菜大棚里干活的71岁的贫困户杨玉健笑眯眯的说:“我和老伴都在这里务工,每天有160元的收入。”但家里瘫痪的老母亲和残疾的儿子,是他的心病,为此,工作队队员还帮助他家享受到医疗扶贫政策。像杨爹爹这样在农业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有82人。党的精准扶贫政策让枣棚村的贫困户日子越过越舒坦,扶贫工作队千方百计带领群众培育生态特色农业谋致富,让村民脱贫致富更有了信心。

困难户在家门口企业务工。

上一篇:中国第一将军县活跃着一支这样的扶贫“铁军”
下一篇:追忆十堰市优秀扶贫干部黄星:为扶贫事业奋战到生命最后一刻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