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张真真、通讯员鲍亚忠、江开军)茶圣陆羽在《茶经》中阐明选茶标准:紫者上,绿者次;野者上,园者次。4月15日,记者在随县北部桐柏山区的高山茶园里,见到了这种罕见的紫茶。
只见一株株深绿色的茶树上,一片片紫色芽尖争相展开。“说来也怪,紫茶就只产在这一带的高山上。”66岁的老茶农王怀根在当地种茶、炒茶30多年。他说,这一片山场位于桐柏山淮河源头地带,海拔600至800米,上万亩茶园中,一大半是紫茶,“过了这片区域,就没有紫色茶叶了。”
经原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鉴定,这种茶叶中花青素含量达6.4毫克/克,正是花青素含量高才使芽叶呈现出紫红色。锌含量为65.5毫克/克,黄酮类化合物也远高于一般茶叶,具有一定的降压等保健作用。当地茶农介绍,这种紫茶叶片致密厚重,茶汁丰富,制成的茶叶味足、耐泡,冲水次数可达7次。
据了解,这一带茶园扩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当年下乡知青从别处移栽而来,后知青返城,茶园逐渐荒废。如今,当地组建合作社重新开发茶园,这一罕见紫茶又“走出深闺”,被人们再度认识。
紫茶,以云南、福建产出为主,杜牧有诗“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因其稀有,制作而成的普洱紫茶,古为贡品。
稀有紫茶能否“红”出一片天
图为随县淮河源头桐柏山区产出的罕见紫茶。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真真 摄)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真真 通讯员 鲍亚忠 江开军
认识到紫茶价值的,是从北京回随县淮河镇老家创业的王生全。
“简直是个惊喜,我本意是回来开发荒芜多年的茶园,没想到捡到了宝。”今年37岁的王生全,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感召下,回乡创建茶叶合作社,40多户茶农加入,整合周边近万亩茶园,准备大干一场。
昔日紫茶无人收
坐着茶农方老四开的小货车,在山路上蜿蜒盘旋半个小时,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一座海拔近800米的山顶,看到几座石头屋。
“这房子是原来的老茶厂,有上百年历史。我们简单维修了,作为采茶工休息的地方。”方老四介绍,这一带自古有茶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下乡知青又到这里种起大片茶园。后知青返城,当地农民接手。
“以前紫茶没人要。”方老四说,紫茶叶片厚,与制作一般绿茶相比,每道环节都要多花时间,多耗力气,制茶师傅不愿做。
当地多年经销茶叶的张亮成也表示,将紫茶叶按绿茶工艺制作,成茶色泽乌黑,没有看相,价格低于一般绿茶。2000年以后,当地几乎所有制茶厂都拒收紫茶,紫茶园逐渐荒废。
一直到最近几年,国家逐步放开茶叶出口配额制,随县茶大量出口,2017年出口4117万美元,居全省第一。茶叶走俏吸引茶农重操旧业,荒废多年的茶园成了香饽饽。
在外跑运输的方老四也嗅到商机,返乡后砸下60多万元“家底钱”,揽下这500多亩紫茶园。记者在其茶园看到,十多名采茶女手指翻飞,每天可采集紫茶鲜叶100多公斤。
创新制茶只为留香
淮河镇永明河水库旁,是王生全投资300多万元新建的制茶基地。附近20多家茶园的紫茶鲜叶,都送到这里加工。
“因为紫茶产量极少,很难买到适合做紫茶的设备。”王生全说,购买的两套制茶机械都经其改造。由于紫茶叶厚,机器杀青的温度要比普通茶叶高出30℃左右,茶叶表皮才能充分破坏,茶汁外溢而有浓香。
“做了一辈子茶,现在专做紫茶。”老茶农王怀根,一边用手翻动着热锅中的茶叶,一边讲述制茶工艺。在他制茶的十多道工序中,决定茶叶品质的工序有六道:摊晾、杀青、揉捻、做熟锅、理条、碳焙,每个环节都要拿捏好温度、湿度、力度,“很多程序都可以机器代替,但做熟锅、理条必须要手工,一把把炒、一条条理,才能茶香均匀、醇厚。”
如今,当地不少茶农纷纷尝试创新紫茶制作工艺,“再好的鲜叶,也要做出的茶好喝啊。”王生全说。
口碑营销试创品牌
“这些客户,都是‘喝’出来的。”采访间隙,王生全不断接到北京的订货电话,“清明前后的紫茶,差不多1000元一斤,因产量有限供不应求。”
前两年,王生全可谓是屡屡碰壁。他把紫茶带到北京参展,尽管费尽口舌,依然无人问津。
紫茶如何从众多茶品种中“杀出重围”?王生全邀请客户一杯杯品尝,紫茶“味足、耐泡”的特点逐渐获得客户认可,并口口相传。
如今,王生全已为紫茶注册商标,并着手申请原产地保护等品牌打造工作。“主打紫茶特色,不断稳定口感,紫茶定能脱颖而出。”王生全信心满满。
在方老四等当地多位茶农看来,保护好这一方紫茶园,不喷农药、有机种植,才是行稳致远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