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十堰马家河村尽享生态红利 梯田花海扮靓小山村

发布时间:2018-05-09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讯 文/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戴文辉 通讯员张晓 郭安富

“换个角度,把那片山拍进去,多好的背景啊!”5月6日,位于十堰市茅箭区马家河村的秦巴植物王国,大片油菜花、郁金香、角堇铺成一幅五彩画卷,绚烂而壮观,游客林先生仍不满意,一定要把远处郁郁葱葱的青山拍进画面。“很多景区都有花海,但青山环绕的花海,恐怕就不多。”马家河村支部书记陈宗国指着面前依山就势、颇有层次的梯田花海自豪地说,“这多亏了当初招商时,我们对企业作出的种种限制。”

企业开发先缴环保保证金

耕地面积695亩,山林面积4.6万亩。这是马家河村的“家底”。“土地资源匮乏,传统农业发展艰难。”陈宗国回忆,村民只能在坡耕地里“刨食”,由于收入很低,纷纷外出打工,“山林是我们的指望,村里离城区近,有这样的地理优势,荒山一定能变成金山。”2012年,村里从村民手中流转3万亩山林,对外招租。

消息传出,10多家企业蜂拥而至。

马家河村却异常冷静,仔细甄别企业资质后,留下9家公司,并提出在当时堪称“苛刻”的条件:企业来投资须先缴纳保证金,没有林业许可手续,山上的一草一木都不准动,企业只能对低产林和杂灌林进行改造,否则,扣减保证金。

态度为何如此坚决?

2012年夏天,十堰遭暴雨袭击,马家河村4组、5组和8组20余幢房屋倒塌、大片土地被淹。“之所以遭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山林植被遭到破坏。这是活生生的教训,村里发展确实需要资金,但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陈宗国说。

9家企业一共缴纳200万元保证金。资本,被戴上了一个叫做环保的“紧箍”。

自然才是最大的卖点

“带着镣铐跳舞?不不,我们不这样认为。”谈起保证金,十堰红叶园林公司总经理张豪奎态度恳切,“交了保证金,心里就坦然了,就怕缴不上保证金不让我们进行生态开发。”

红叶园林从马家河村流转近2万亩林地,开始建设秦巴植物王国。整个建设过程,始终处于马家河村的监管之下。比如修路,开挖前,村干部要到现场,留下原始照片,路修好后,红叶园林重新绿化。在张豪奎的指引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园区内道路两旁都做了护栏,种上景观树,“这都经过村委会验收考核。”

手续繁琐,成本增加,但红叶园林并无怨言。“这里最大的卖点就是自然生态。保护好环境,对村里有利,对我们同样有利。”

3月31日,秦巴植物王国开园,两天内迎来游客5万余人次。“我们的花海有500多亩,完全保留了原有的山体结构和植被,看花、赏景、爬山融于一体,让游客彻底回归自然。”张豪奎说,他们计划再向大山深处走,开发高山木屋和康养民宿,这些项目的落脚点仍是自然生态。

当生态成为生产力,呵护生态就成为一种自觉。时至今日,当初签约的9家企业,没有一家因环保问题被扣减保证金。

村级招聘会提供200个岗位

“我们家,原来在那儿。”站在山梁上,马家河村1组村民刘晓娟指着山脚说。

如果把秦巴植物王国的花海看作一只巨大的“碗”,她家原先在“碗底”,“进出全是泥巴路,去一趟城区要翻半小时山。”现在,“碗底”变成一片花田,刘晓娟家搬到山梁外面,住上三层小洋楼。

这是拆迁的安置小区,30多栋楼房,门前是蜿蜒的小河,河上横跨一道多孔石桥,两岸建有公共绿地20亩,人工湿地2块。“村里还有村民活动室、农家书屋。谁说农民只能埋头种地?我们现在也享受生活。”今年1月,马家河村举行“村企共建”精准扶贫招聘会,这是十堰市首例村级招聘会。10余家企业提供200多个岗位,300多名村民应聘。刘晓娟当上保洁员,一个月工资2000多元。

马家河村已建成秦巴植物王国和紫薇岛两个生态景区,还有6个林业、种植业合作社。2017年,村集体收入94.17万元,拿出77万元给村民分红。

尝到甜头的马家河村雄心勃勃地推出新一轮生态发展计划:对1300亩低效林实施改造,恢复生态功能,打造农林产业。梨花坡片区计划改造450亩,记者在现场看到,沿着山坡曲曲折折的游步道已露出雏形,低矮的灌木、杂藤被清除,栽上梨树。“都是山东买回来的树苗,明年就能挂果。”陈宗国说,山顶计划修一个观景塔,山脚小河上架一座铁索桥,“到时候,又是一片世外桃源。”

上一篇:图说 | 透过五大关键词,聚焦脱贫攻坚战
下一篇:利川产业扶贫到村到户全覆盖 浇开脱贫致富花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