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图文:能人请回乡 村庄活起来——团风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2018-05-18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讯 图为:团风美丽新农村——周庄

图为:返乡能人方建兵投资2000多万元创办的金秋黄牛养殖场(梅涛 摄)

图为:牛车河水库

团风县淋山河镇贾家田村山丘上,新栽的一片红枫迎风摇曳。“如何保障树的成活率?还有多少荒地?”5月14日,50岁的孙来福沿着山丘爬坡而上,向一群务工种树的贫困户询问栽种情况。

孙来福,本是武汉中浩建筑公司董事长,企业年产值近百亿元。一年前,他回到家乡流转7个村2万亩坡地荒山,投资15亿元打造“星空原野”项目,这是集度假休闲、购物娱乐、生态观光、田园体验、禅修康养于一体的多产业融合集聚区。

去年4月以来,在团风县,像孙来福一样返乡创业的超过400人。能人回来了,资金下乡了,企业进村了,昔日沉寂的村庄正在被唤醒。“打造精准扶贫新引擎,培育乡村振兴新动力。”团风县委书记李玲这样定位正在实施的“能人返乡”计划。

引回来——用工程措施落实一把手工程

“田园将芜,胡不归?”孙来福常用这句诗向朋友解释他为何返乡创业。

每当回到家乡贾家田村,眼前的一切总让他彻夜难眠——山黄、草枯、破旧的房屋,处处透着萧条景象。“家乡落后太多,我希望发展产业带动乡亲致富。”孙来福的目标是,把“星空原野”项目打造成武汉的后花园,让村民与市场连接起来:土地流转得租金、资产资源入股得股金、到企业打工得薪金。目前,已投入1.3亿元植树6万株,每天前来务工植树的贫困户有100多人。“一天100元工钱,一月一结账。”去年起,贾家田村55岁的贫困户张自荣,在这里帮忙挖坑种树。

生于斯报于斯,乡村振兴呼唤能人回乡。根据初步摸排,团风县个人资产500万元以上的在外能人有207人。如何精准吸引有雄厚经济实力、有“三农”情怀的能人回乡创业兴业?“用工程措施和招商引资办法来落实。”团风县农办主任王善全说,工程措施是指把能人回乡创业作为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实现在6月底前全县新增100名以上能人的目标,每个乡镇至少10名。招商引资办法是指回乡创业项目享受招商引资项目同等优惠,“对能人回乡发展现代农业的,流转土地面积1000亩以上、时间5年以上并保持正常经营的,一次性给予每亩100元奖励。”从用地、金融、用工用水用电、基础设施配套、政策性资金争取等多方面,对回乡创业项目优先安排、重点倾斜。

今年4月以来,团风共召开能人回乡座谈会122场次,招商小分队走访在外能人500人次,量身推出了81个顺应乡村振兴要求、符合能人回乡投资意愿的涉农产业项目,乡镇均建立“微信群”,及时推介镇域发展形势、产业规划,邀请农业、发改等部门人员进群,为能人们提供政策咨询和项目申报等服务。

截至5月11日,团风签约能人回乡项目40个,协议投资总额151.25亿元。横跨总路咀镇、贾庙乡、杜皮乡三个乡镇的团风乡村振兴(互联网+特色小镇)项目,协议投资额达120亿元,是黄冈协议投资额最大的项目之一。

扶起来——让能人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

5月12日,是个周末。团风县贾庙乡党委书记吴静,今年第5次来到大别山传奇庄园,帮助协调解决庄园建设“最后一公里”通路、通水、通电等难题。“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都已建好,镇里帮忙争取了不少政策性资金。”政府贴心的服务,让漆继华更加坚定了庄园“十一”开业的信心。

70岁的漆继华,此前一直在云南经商,在乡情召唤下,去年回乡投资3.5亿元建设大别山传奇庄园,依托周边山水资源,准备在3年内逐步建成集旅游、休闲、避暑、采茶、特色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开发项目。

目前,漆继华已流转长冲、李家边、漆柱山等6个村1100亩山林,改建500亩高标准茶园,对口帮扶8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事庄园采茶、基地做工等工作。“土地流转每年有1800元的收入,闲暇时在庄园做工每天110元,加起来一年有两万元的收入。”贫困户汪绪珍去年顺利脱贫。

筑起好巢,才能引来凤凰。今年3月以来,贾庙乡签约能人回乡项目3个,协议投资19.58亿元,是全县协议投资额最多的乡镇。“这里山水资源保护得好,路网修得四通八达。”今年4月,看好家乡的硬环境,熊月勤投入1.2亿元回乡开发“龙潭河漂流”项目。让熊月勤更满意的是软环境,在签订协议前,镇政府帮他深度梳理贾庙所具备的资源条件,建议不搞农庄避免旅游产品同质化;签订协议后,镇政府积极帮助他规划设计、流转土地、协调矛盾、办理手续、申报项目。

能人回乡,是推动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乡工程”的现实需要和具体实践,如何让“返乡能人”扎根故土,释放能量,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团风县坚持“两手抓”,一手优化创业环境,在“简、快、便、优”上下功夫,用市场化的机制、产业化的思维留人心;一手在配套环境上补短板,今年整合6亿元改造乡镇的水利、交通等农村基础设施,让回乡能人与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唤醒农村土地、劳力等要素,把农村资源变为创富资本。

活起来——群凤还巢正在唤醒沉寂山村

走进团风县泡树岗村“扶贫车间”,只见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飞转的机器声中不时传来笑声。今年3月起,48岁的贫困户袁仙梅开始在这里做工,负责防静电服的缝制,每月可拿到3000元。说到收入,她难掩心中的喜悦:“伸手要和自己挣钱感觉完全不一样,在家门口工作心里很踏实,既顾家又赚钱。”

泡树岗村“扶贫车间”,是37岁的孙国进返乡创业后,在团风县设立的第5家产品加工点。他创办的嘉恒静电鞋服有限公司,是湖北第一家生产防静电鞋服的企业,帮助团风5个贫困村64户贫困户和283名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能人返乡,激活了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热情,也为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了活力。数据显示,团风县美丽乡村试点村中,80%有返乡能人参与建设,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地处马曹庙镇官塘角村的周庄,便是其中一例。整个村落全是青砖黛瓦的联排仿古民居,依山傍水好比“世外桃源”,地面看不到一根电线杆。此前,这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改变这一切的,是该村走出去的深圳昆仑集团公司董事长周达。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明介绍,去年,周达兄弟三人拿出3000多万元,将村民原来老旧房屋统一拆除,建成徽式民居,免费送给全塆38户村民居住。周达的下一个目标是,将周庄打造成休闲养生、传承文化的旅游度假乡村,并以此带动本地及周边村民走上致富道路。目前,周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已流转295亩田地,用来打造观赏型经济林和中草药综合开发。“凡是能人返乡创业工作抓得好的地方,乡村振兴就推进得快。”在团风县长何永红看来,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能人回来创业了,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发展集体经济等工作,就有了持续后劲和造血功能。

团风回乡能人谱

王金华:养好虾种好稻 幸福跟着跑

“这片土地养育了我。”团风县回龙山镇大湾铺村在外能人王金华对家乡有着深深的感情。

几年前,年近半百的王金华看着家乡的落后现状,一直想回来做点什么,“但苦于当时没有好的项目”。

2017年初,转机出现,王金华决定搞虾稻连作。

当年9月开始,王金华、村两委成员和驻村工作队分头进村入户,不到两个月时间,400多户村民签订了第一批土地流转合同。10月底,机械进场平整土地,修建小龙虾、水稻混养池。

今年春节刚过,第一期1800亩水田整备完毕,关水水位已经达到放养小龙虾标准,虾苗4月前入田。

“6月底,小龙虾出水上市”,王金华介绍说,留下部分小龙虾做种,种植稻谷,虾稻连作。

今年5月13日,为提升知名度,王金华举行了团风回龙山首届龙虾文化美食节,吸引更多人来钓龙虾、吃龙虾、赏乡村美景。

“搞虾稻连作要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王金华特意注册凯鑫虾稻养殖合作社,目前已经吸纳12户贫困户、40余名贫困户在公司打工。“周边4000亩田全部进行虾稻养殖,将让4个村村民获得稳定的脱贫增收途径”,该镇扶贫办主任王鹏说。

漆建平:千金散尽还“富”来

说起“团风县富缘家庭农场”,因为自动化程度高、环保设施齐全,在当地蛋鸡养殖户中出了名。

富缘家庭农场由上巴河镇张家老村在外能人漆建平、邱凤娇夫妇回乡创业创建。

夫妻俩表示,从村里走出去,一步步在亲朋好友、左邻右里的帮衬下才有今天,心存感激。在外发家致富后,他们经常给贫困乡亲提供帮助,乡亲们家里有点事,找他们借钱,从不需要借款人打借条。

金钱上一时的帮助不能持续,带领乡亲们走出一条脱贫致富路才是正途,夫妻二人懂得这个道理。

2013年,他们投资300万元在张家老村成立泽平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苗圃,给村民创造致富机会。苗圃里种植了精品桂花、红叶石楠、紫薇、茶花等名贵树木。苗木刚刚长成时跌价严重,完全不挣钱,夫妻二人没有就此甩手不干,还是每年雇佣几个贫困户照看,每年发放近7万元的工钱。

2015年回乡后,他们又投资1470万元成立富缘家庭农场,搞蛋鸡养殖。从建设厂房到运行,各种活计全部让周边村民及贫困户来干,帮他们增收100余万元。“富缘家庭农场中的“富缘”,是“付园”的谐音,意思是付出努力带领花园岗村走向富裕。”

农场投产后优先安排11名贫困户务工,人均月增收2500元;积极参与市场主体帮扶,落实精准扶贫政策,通过土地流转、安排就业、技术扶持等,带动附近三个村20余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袁浩彬:休闲农业唱响天勤歌

袁浩彬,团风县天勤葡萄庄园庄主,也是天勤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创始人。

5年前,袁浩彬回到家乡团风县团风镇蓼叶咀村,从种植葡萄起步,经过两年的发展,小有成就。“小打小闹不是目标”。2016年,袁浩彬请专家对葡萄庄园作了详细的发展规划。经过两年打造,庄园大变样,赏花观光游、蔬果采摘游、田园美食游、户外休闲游、生态购物游等休闲项目种类繁多,再不是当初单一发展葡萄种植的小园区。草莓、葡萄、西瓜、甜瓜、金花葵、猕猴桃、黑番茄等瓜果,以及各种有机蔬菜,鲜嫩可口。

蓼叶咀村村委会副主任王银元称赞说:“浩彬是个敢想敢干、勤奋务实的人,回乡创业不仅为贫困户找到了就业路子,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

2015年8月以来,为响应党和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号召,天勤葡萄庄园与蓼叶咀村签订产业扶贫委托书,同时,与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协议。

为贫困户提供务工岗位,因人而异安排基地修剪、施肥、人工除草、采摘、分拣、餐厅服务等工作。目前已有50名贫困户在葡萄园内务工。2017年,庄园为务工人员发放工资32万元。

上一篇:恩施国宾茶“冷后浑”背后故事
下一篇:襄州通报5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案件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