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增添正能量共圆小康梦 扶贫攻坚老干部在行动

发布时间:2018-06-21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讯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在全省扶贫攻坚战打响之后,就有这么一群“宝”。

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他们毅然选择回到乡村。

在本该含饴弄孙的时刻,他们日夜奔忙扎根基层。

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热爱农民、情系农村、服务农业,助力扶贫攻坚事业。

他们与农民面对面、心贴心、手牵手,把自己的汗水、心血、学识和智慧倾情奉献。

他们是一群爱国爱家、奉献社会的老人,他们是一群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老兵,他们是一群退休不退志、退休不褪色、退休不忘本的老干部。

这些老干部、老党员、老专家、老先进,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们不忘宗旨、默默奉献,他们不忘本色、余热生辉,谱写了增添正能量、共圆小康梦的人生华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天,且让我们一起认真倾听他们助力精准扶贫的初心故事。

几十年如一日,退休老教授义务服务基层——

华农“五老”团队:农民身边的“贴心人”

江夏、随州、建始、秭归、远安……

30多个市县区,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在田间地头,面对病虫害,他们走出学校,进行科教扶贫和技术支持,帮农民走出困境。

他们是华中农业大学蔡礼鸿、罗信昌、侯明生、张丑合等一群退休老教授为代表的农业专家。

科技扶贫

他们第一时间为农民解困

“蔡教授,建始县出大事了!”

2013年4月18日中午,一个急促电话把正在午休的蔡礼鸿吵醒,电话那头,是华农新农村建设研究院的一位领导。

所说的大事,是建始县大面积的猕猴桃溃疡病。

建始县,地处武陵大山深处,优良的自然条件适宜猕猴桃生长。彼时,因为种植不当,建始暴发大面积猕猴桃溃疡病,猕猴桃树成片成片死亡,当地果农一筹莫展。

4月19日,64岁的蔡礼鸿风尘仆仆赶往建始。从县城到花坪镇一带,蔡礼鸿带领华农科技扶贫团队往返于弯弯曲曲的山路上。

通过下地取样,土壤分析,制定措施,猕猴桃溃疡病得到有效控制。

6月13日,在建始县长梁镇,成片的猕猴桃已经挂果,口感好、营养足、抗病害、价值高的新品种正待注册上市。

这,只是华农退休教授服务“三农”、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2014年5月28日,在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街群建村,村里的20亩水稻出现生长停滞、根茎溃烂现象。村党支部书记潘方金一个电话找到华农退休教授侯明生。通过下地调查,侯教授发现,这是因为上游水库把残留除草剂的水放到下游,造成水稻病害。之后,水电站对村民损失进行了赔偿。

在随州市三里岗镇,树立着一位老人的铜像。

这位老人名叫杨新美,是已故华农老教授、食用菌种植专家。

40年前,67岁的他来到“四面环山”的三里岗镇,推广香菇种植,逐步推广发展成为随州市龙头产业。如今,随州市的香菇产业年产值已超过百亿元。

5月15日,在随州草店镇,81岁的罗信昌在耀兴大海(随州)食品有限公司,与该公司负责人秦大海一起,研究羊肚菌的种植推广。

罗信昌是杨新美的学生,虽然已耄耋之年,但老师的“枪”,他依旧扛在肩上。

像这样的坚守,在华农还有很多。

他们,是“农的传人”、是华农“五老”的骄傲。所谓华农“五老”是指老年人协会、老教授协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年大学及离退休工作处五个单位。长期以来,“五老”相对独立,相互配合,形成了“五老”合一促扶贫的格局。

传帮带

让更多农民兄弟掌握农业技术

“柑橘种植,要让养分得到充分吸收,还要注意病虫害防治。”去年12月18日,在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街道群建村的科普活动室里,50多个座位被坐满,门口和窗边都挤满了农民。

台上,66岁的侯明生教授侃侃而谈。中午12点半,3节课讲完,农民还围着教授问个不停。在群建村,像这样的培训,一年有好几次。“跟着蔡教授学,比读大学还强些咧!”6月12日,在建始县红岩寺镇亲乡缘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一片猕猴桃种植基地里,63岁的秦文中笑着说。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她已是远近闻名的猕猴桃种植能手。

在建始,像秦文中这样的能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是蔡礼鸿教授手把手教出来的。

在随州草店镇,罗信昌教授也不停地通过培训,手把手教农户种植羊肚菌。“别人的讲座,要收几千块讲课费。罗教授的讲座,不仅不收钱,还免费发书哩。”农户老罗所说的书,是罗信昌和秦大海一起编写的羊肚菌栽培技术手册。

近7年以来,华农“五老”的老教授们共举办各种培训班100多个,培训各类农业科技人员、农民技术员和庄稼医生等一万多人。

如今,一个个华中农业大学科技服务站,在全省各地挂牌。“跟农民打交道,我感觉很充实,我要干到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刻。”罗信昌的这番话,道出了老教授们的心声。

退休十五载,扎根田间地头服务三农——

陈再明:从不关机的“农技120”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一辈子不会忘记他!”

让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铺镇兴庙村村民杜桂菊念叨的“他”,是76岁的荆门市农业局原副局长、高级农艺师陈再明。

退休15年里,他坚持奔走在田间地头,成为那个从不关机的“农技120”。

迎难而上,攻克水稻基腐病

“这个药,你在6月20日前必须要打。这是老毛病,这个时候不防,以后就会防不胜防。”

6月1日下午,在兴庙村村民艾学新的稻田旁,陈再明不停叮嘱。

他所说的老毛病,是水稻基腐病,这个病,曾经困扰兴庙村5年时间。

2009年3月27日,那是艾学新、杜桂菊夫妇第一次见到陈再明的日子。

当时,兴庙村的大片稻田里,水是黑色的,稻草是臭的,稻谷也是黑的。“之前一些农技人员来看过,一直都解决不了,当时我们都想放弃种地了。”

艾学新说,陈再明来了之后,不一样了。

通过观察,陈再明判断,是因为种子带菌导致水稻感染了细菌性基腐病。这种病破坏性大、传染性强。

经过几个月努力,他终于攻克了水稻基腐病。当年,艾学新家的几亩稻田,产量超过万斤,创新高。艾学新感慨地说,要不是陈局长帮忙,这下家里更困难了。

此后,该项技术在荆门市及省内推广。

心系农户,“农技120”从不关机

接到电话,骑上自行车或搭乘小巴,来到村里,脱下鞋子、卷起裤腿,下地查看,这是陈再明的常态。“我的电话24小时不关机,就是怕农民遇事找不到人。”陈再明说。

在陈再明的左脚和左腿上,有几处伤痕。“这条腿跟着我可受罪了。”他笑着说。

2010年7月至8月,持续高温。陈再明放心不下兴庙村的水稻,就沿着一条泉水灌区走村串户。结果他一脚踩在一根刺桩上,凉鞋都被刺穿,鲜血直流。陈再明把脚放进水沟里清了清,接着上路。

那一年,灌区5000多亩水稻,没有一亩因高温减产。

跟着陈再明受罪的,可不只是他的左腿。

2016年5月,陈再明在查看秧苗时不慎滑倒,摔折了两根肋骨,发高烧住进医院。病床上,他接到团林铺镇草坪村的村民电话,村里的400亩水稻秧苗得病死苗。他胸裹绷带,扛着39.8℃的高烧,坐公交车前去处理。秧苗救活了,他却耽误了治疗时间,拖成严重肺炎,三天不能说话。

时至今日,每到农忙时,他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

扎根农村,老专家有个小康梦

2003年退休后,陈再明在东宝区牌楼镇,租种两亩多地,这是他的试验田。

地里,种了4种土豆,4种红薯,4种豇豆,每种颜色都不同。“经过对比,紫色作物的价值最高,里面富含花青素,有抗衰老的功效。”陈再明说,每试种成功一个新品种,他才会向贫困农户推介,不能让农民承担风险。

掇刀区麻城镇麻城村三组彭永雄,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儿子因为尿毒症长期住院。

在陈再明的指导下,彭永雄改变种植方式,实行水稻、紫色土豆连作,亩增收4000多元。2017年,彭永雄年增收一万多元,同时带动周边7个贫困户,户均年增收近万元。

农民奔小康,仅靠种植农作物还不够。

陈再明通过走访,从京山县绿林镇引进养蜂能人,在那里推广蜜蜂养殖,从蜂蜜到蜂蛹,大批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实现脱贫。

他还通过实验,推广富硒种养殖和优质水果种植。富硒米、富硒鸡、优质杂柑“爱媛38”,出现在贫困村的田间山头。“新时代、新担当,帮助农民奔小康,振兴乡村圆梦想。农民获得了物质财富,我获得了精神财富,感觉很充实。”陈再明笑着说。

扶贫路上献余热,科技助农30载——

王长庆:农民身边的“及时雨”

时值初夏,暑热已颇为难耐。

6月15日,顶着高高的日头,年近八旬的武汉市新洲区农委退休干部王长庆站在新洲区邾城街一片绿油油的黄金梨园里,不厌其烦地为小梨们一个一个套上牛皮纸袋。“套袋不仅可以避免梨子被杀虫剂污染,还能保证梨子成熟后颜色更加金黄,口感更加甘甜。”看着挂满枝头的青涩果实,王长庆开始憧憬起丰收的喜悦。

退休十几年来,王长庆始终劳作在科技助农一线,为新洲区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默默奉献。

发挥专业优势,精心服务“三农”

“我从1958年学农,到今年正好60年。”王长庆说,60年间,他至少30年蹲点住在农民家中。

出于深厚的恋农情结,2001年从新洲区农委退休后,他发起建立新洲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此后,以该协会为平台,王长庆发挥专业特长,为当地农业发展出谋献策、为农民增收排忧解难。

王长庆患有严重的颈椎、腰椎疾病,但他忍着病痛,坚持骑自行车、电动车走乡串户,每年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无数次。

2008年3月,在王长庆的提议下,新洲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组织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10多名老专家值守热线电话,在农、牧等5个基层农资门店建立5个科技咨询服务点。

2008年7月的一天,新洲区徐古镇农民胡德顺的两个蘑菇大棚出菇出现问题,他一个电话打到了“专家热线”。

那是武汉最热的时候,王长庆顶着烈日,和3位老专家赶了几十公里路,来到胡德顺的菇棚中。从那天起,前后一个多月,王长庆和几位专家来胡家五六次,为他们挽回了近2万元的经济损失。

目前,新洲区共有专家热线17条,值守热线专家55人;科技研发基地26个,挂牌专家32人;科技咨询点29个,跟踪服务专家64人。

坚持“传帮带”,“专咨委”成扶贫生力军

2008年5月,王长庆发起组建新洲老科协专家咨询委员会,简称专咨委。“专咨委有17名成员,全是新洲区各行各业的顶级专家。”被推选为专咨委主任后,王长庆提出“五个一”活动规程,即“每人必须常年科技培训一批人,科技服务联系一个点,科技理论写一篇文章,科普宣传编一本书,科技传帮带一个徒弟”,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为敦促专咨委成员践行“五个一”,王长庆带头履行规定。

8年来,他一共开办科技培训班9次,受训人数600多人次,科技服务两个点从未间断,科技理论文稿写了47篇,主编了《农业科普知识》《防汛科普知识》等10本科技书籍,发行数万册,科技传帮带5个徒弟。

邾城街陈先村、钱寨村原有黄金梨2000亩,由于不善管理,正准备改种。得知此事后,专咨委林业专家袁正一户户上门做工作,并相约王长庆多次前往开办果树技术培训班,教会果农嫁接、整枝和果实套袋,终于使2000亩梨园重获生机。

2017年,黄金梨亩产由原来500公斤提升到1500公斤,品质也大大提高,每公斤单价由原来2元上升到6元。“这样算来,农民每年每亩实现增收几千元,2000亩计算下来就是一千万元。”王长庆颇为骄傲地说。

返乡局长打造“荆楚家学第一村”——

丁汗平:美丽乡村的“智囊”

10年前,这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村民们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只余老人小孩孤苦留守。

10年后,这里山明水秀,风景如画,成为远近闻名的“荆楚家学第一村”。游客纷至沓来,村里有了人气,村民富了腰包。

这里是罗田县三里畈镇新铺村苍葭冲。

苍葭冲的嬗变,要从老党员、罗田县统计局原局长丁汗平的返乡故事开始说起。

退休不褪色,老局长矢志投身家乡建设

从61岁到71岁,丁汗平头发更白了,皱纹更多了,脸上的笑容却更加明媚了。“十年时间,村里的变化翻天覆地。”6月14日,站在村口碧绿的湖水边,丁汗平由衷感慨。

苍葭冲辖新铺村第八、第九村民小组,共有95户450多人,距三里畈镇约3公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村民迫于生计,大量外出打工,苍葭冲慢慢“空心化”,组内管理无序,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记忆中的美丽故乡凋零破败,满满一腔乡愁却已无处安放。

2008年,退休不久的丁汗平独自背着行囊,回到空置十余年的祖屋,决心扎根下来,重振故土。

他首先召集村里的7名老党员经选举成立理事小组,建立并完善10余项工作制度和“村规民约”,从环境卫生、绿化养护、财务管理等方面对塆容塆貌和塆里事务进行管理。“每个家族房头都有代表,这样议事就能充分考虑各房要求,做到一碗水端平。小组通过有关事项后,每个代表负责做本家族的工作,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所有群众的积极性”。

共富路上,心齐劲更足

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苍葭冲的村容村貌大改观,群众投身环境整治的热情迸发。

2015年2月3日,苍葭冲首届“欢乐民俗过大年”活动搅热山乡,并引起省村镇建设协会的注意。

2016年3月27日,在省村镇建设协会、专业设计公司的精心规划下,苍葭冲突出“荆楚家学第一村”的总体定位,确立“群众为本、产业为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的“四位一体”理念,以“群众入股+合作社入股+社会资金入股+政府支持”的形式,成立了苍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这一天,全冲62户村民入股,现场公示,现场发证,村民变股民。

村民以劳动力、房屋等为股本吸纳入社,共享收益。“我做梦都没想到,一把年纪了还成了合作社股东,年年都能分红!”54岁的贫困户熊铁飞领到分红款后高兴地说。

一些村民放弃外出打工,留乡发展,按照合作社提出的“一户一业、一户一味、一户一品”,当起进士油面小院、武举人酒坊、古井茶苑、乡吧客栈等特色产业经营者。如今,村里已发展18个特色产业,数十家农家乐,吸引了30多名年轻人返乡创业。

女干部退而不休,让贫困村旧貌换新颜——

沈燕:贫困村的“领头雁”

年过六旬,她走村进户,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退休8年,她用自己的热情和执着,让贫困村旧貌换新颜。

她叫沈燕,今年63岁,是随县吴山镇联建村的前任驻村第一书记。

凌晨盼来的一个电话

“呀!电话接通了,村里的手机终于有信号了!”

2016年2月5日,农历腊月二十七。凌晨2时许,联建村驻村第一书记沈燕,在电话那头有些兴奋。

为了这个电话,她忙活了好几个星期。

2008年,在随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的沈燕,接到了一个任务——到淮河镇高庄村驻点。

从淮河镇高庄村到殷店镇的胜利村,她从53岁干到了58岁。

虽然已超过55岁退休年龄,但沈燕一直在基层一线工作。“局里领导看我干得还不错,就让我‘再干两年’。”

两年又两年,她退休后一干就是8年。

2015年12月,她被派驻到吴山镇联建村,成为驻村第一书记。

彼时,村里19个自然湾,没有一条像样的路,连固定电话都没有信号,更别提手机了。

驻村一个星期,沈燕跑遍了村里的自然湾、走访了60多个农户,了解到出行难、吃水难、打电话难,是老百姓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电话没有信号,与世隔绝,怎么搞发展?

她带领工作组到市里、县里跑项目、筹资金。2016年1月4日,村里的移动通信铁塔开工兴建。2月5日凌晨2时,基站正式开通,当她接到施工人员打来的电话时,兴奋得一夜未眠。

除了电话,吃水也是联建村的老大难。

联建村从前是打井吃水、垒石头蓄水,打起一桶水,经常有半桶泥浆,村民叫苦不迭。

村里要搞发展,村民吃水问题不解决可不行。

经过多方奔走,沈燕筹集40多万元的资金,在村里修建自来水厂。

2017年7月,自来水厂投产,60多岁的村民彭胜国激动地说:“能吃到这样的水,我这辈子都知足了!”

带领群众致富的“铁娘子”

了解沈燕的人都知道,她是个外柔内刚的人。

联建村是典型的山区村,山多地少。临近的几个村都是靠石材发展,联建村也不是没有自己的“宝”。“你看那些山,都是钾长石(制造玻璃、瓷砖的原材料)矿山,一车钾长石能卖五六千元。”沈燕说,出于环保考虑,采矿早已被叫停。

不能采矿,那就养牛。

去年8月,在沈燕的张罗下,村里成立养牛合作社。贫困户可以到合作社里打工,有工钱;还可以把自家的牛放到合作社里寄养,能分红。

如今,在村里的山坡上,有数千头黄牛在悠闲吃草。“老潘,在忙啥呢?”5月16日下午,走进村里的一户人家,沈燕向一位黑瘦的男子打着招呼。

堂屋里,两个小男孩正在看动画片。

老潘名为潘德祥,今年61岁,两年多前家境贫寒。

2015年底,老潘骑摩托车摔倒,导致右腿骨折,“当时就想把家里的4头牛卖了换医药费。”

沈燕得知后,急忙来到老潘家里,劝他不要卖牛,“牛是发展的本钱,不能卖。你有困难,我来想办法。”

随后,沈燕想办法筹集资金,解决了老潘的医药费。

如今,老潘家里养了20头牛,加上种的几亩艾草,他年收入4万多元。

今年5月,沈燕卸任驻村第一书记,“虽然已经卸任,但只要村子里有需要,我还是会继续在这里发挥余热。”沈燕笑着说。

退休女干部回到“第二故乡”反哺——

李军:留守儿童的“爱心奶奶”

50多年前,她随家人从陕西来到湖北。之后,她走出大山成为一名街道干部。

50多年后,她选择回到养育她的小村庄。帮助乡亲们脱贫,伴随留守的孩子们成长。

她叫李军,今年62岁。

“经典一百悦读社”惠及留守儿童

“人之初,性本善……”在竹溪县蒋家堰镇黑龙洞村一处村舍里,李军在房里来回走动,一群孩子们跟着她读。

这里是李军的家,也是黑龙洞村留守儿童之家“经典一百悦读社”。

李军祖籍陕西岚皋,9岁时随母亲来到竹溪县蒋家堰镇黑龙洞村。

李军很好学,大学毕业后,她成为十堰市张湾区车城路街办的一名干部。

退休后,为了照顾年近七旬的大哥,她搬回黑龙洞村。

黑龙洞村是个贫困村,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和孩子。

为了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她把自家的住房腾出两间,掏钱购买几千册儿童读物和70多套桌椅。2017年3月16日,黑龙洞村留守儿童之家“经典一百悦读社”开张了。

悦读社开张第一天,屋子里挤满了大人和小孩。第一天就有30多人报名,到第五天学生就增加到66人,还有她20余年前教过的学生们主动前来担当辅导员志愿者。“当时,看到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我感觉这件事干对了。”李军笑着说。

如今,村里的50多个孩子都习惯了放学后先到悦读社读书写作业,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李军为“李奶奶”。

乡亲们的扶贫“老板娘”

退休后回到黑龙洞村,李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领”村里的贫困户。

村民孟召君不能说话,还有智力障碍,妻子常年有病,唯一的儿子在河南上大学,家里就剩下老两口,日子过得相当困难。

李军与孟召君结识不到十天,孟召君的妻子就突发脑血管疾病,先后到竹溪县中医院和十堰市太和医院住院治疗,花费近8万元。这笔费用除去报销部分,其他都是靠李军捐款和村民筹钱解决的。

从那之后,李军每年资助孟召君儿子5000元学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李军想到通过投资解决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在黑龙洞水库旁,有一家“黑龙人家”。

6月9日,许多游客来到这里垂钓就餐。

黑龙洞水库景色优美,李军用自己的积蓄办了村里有史以来的第一家“农家乐”——“黑龙人家”。和其他“农家乐”不同的是,这里的厨师、服务员,清一色都是村里的贫困户。“黑龙洞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有我的乡亲。我虽然没挣多少钱,也没有当多大官,但我会尽我所能,为乡亲们脱贫找出路。”李军动情地说。

老干部叶落归根,为乡亲致富出谋划策——

王勋尧:村委会里的“编外顾问”

退休后,他放弃城里的舒适生活,回到家乡。

不求名、不为利,他在村委会里起草文明公约、编写旅游手册、编纂村志。

他叫王勋尧,一位有着52年党龄的退休干部。

从旅游入手,改变乡村面貌

5月24日,从五峰县城渔洋关出发,驾车翻山越岭近3个小时,才到达栗子坪村。

村子里的水泥路上干干净净,一座座木屋、吊脚楼,让这个土家村落显得古色古香。“旅游旺季,这里人挤人。”村支部书记唐平说。

王勋尧的家,坐落在一处山窝里。青瓦、木屋,门前的王勋尧笑呵呵的,健步如飞,完全看不出已经75岁。

王勋尧是村里的名人。

从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勋尧在许多岗位上工作过。

2005年,退休后的王勋尧回到村里,协助村委会的工作。

彼时,村里620多亩烟叶生产,正面临“国家计划削减”等不利因素。

烟叶不能种了,接下来该做些啥?

通过调研,王勋尧与时任村支书的何克廷一起,通过调研考察,决定利用村里丰富的森林及183栋明清古建筑资源,开发旅游产业。

搞旅游,首先得改变乡村面貌。

改厕所、改牲口栏、改不良生活习惯。

村民的生活习惯在变化,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挖掘文化资源,助力旅游发展

在王勋尧家中,桌上有厚厚几摞资料和笔记本,从村支部换届选举资料、精准扶贫统计表,到景点分布图、村志修改稿,四五十万字的文字,是他十几年来的工作积累。“没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

为了深入挖掘村旅游资源,王勋尧翻山入户,全村的34处景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景点没有传说典故,吸引游人的效果会打折扣。“那时,这方面的资料收集很难,档案馆里查不到,只能找村里的老人口述。”2007年开始,王勋尧寻访村里的老人,搜集了一大批民间传说和山歌。

白天跑、晚上写,34个景点有了名字、有了图片、有了简介、有了故事。

如今,这里已成为“春来赏花夏避暑,秋观红叶冬踏雪”的知名旅游目的地。

2016年,村里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2017年,村人均年收入超万元。

除了收集资料,王勋尧还主动承担村里精准扶贫的贫困户建档立户工作。

全村119个贫困户,他全部跑到。

尽其所能、问心无愧、力所能及、扎实办事、回报党恩。这20个字,是王勋尧的信条。“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今天。为村民服务,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做下去。”

心系老区发展,为贫困村牵线搭桥找财路——

甘炎海:不辞劳苦的“热心人”

在大悟,甘炎海是个能人。

贫困村建设发展缺资金,找到他,他总是尽力奔走。

甘炎海也是个热心人。

农产品加工企业有困难,他也能通过多方协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为了革命老区的脱贫攻坚,72岁的甘炎海,不辞劳苦。

荒山变茶园,贫困村大变样

退休前,甘炎海是大悟县政协副主席。

退休后,甘炎海任大悟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

老促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就以促进革命老区建设和发展为主要职能。

位于大悟县西北部鄂豫两省交界处的柏园村,山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山场面积达到1.76万亩。

2000年前,由于交通不便,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是县里有名的贫困村。

41岁的村支书魏紫仙,祖籍四川成都,“当年我嫁过来的时候,可是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魏紫仙笑着说。

茶叶是村里的传统产业,由于交通不便,村里种茶的人越来越少,一万多亩山场,大多成了荒山。

2000年开始,柏园村成为老促会的扶贫点。

修路、通水、通电、通网络,十几年时间,柏园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如今,柏园村村委会办公室,明窗净几,电脑等办公用品一应俱全。站在山顶的观景台上,万亩茶场层层叠叠,尽收眼底,场面壮观。“甘会长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他每个月都会来几次,帮我们联系上级部门调研,现场组织协调会,协调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给我们帮了很多忙。”魏紫仙说,在甘炎海的帮助下,到去年底,村里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拥有茶叶企业34家,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1万元。

化解企业危机,合作社“起死回生”

“如果没有甘会长,我们这个企业很可能早不存在了。”5月17日,大悟县金畈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必亲说。

55岁的周必亲,是大悟县的能人返乡创业代表。

年轻时远赴西北做贸易,2009年,发家后的他选择回到新城镇金畈村,带领乡亲成立合作社,依托当地资源从事农产品种植和深加工销售。

通过甘炎海的牵线搭桥,几年时间,合作社从小做到大,拥有两个工厂,以及几大片种植基地。

2015年,正当周必亲准备扩大规模时,意外出现了。“当时我们收了30多万元的花生,由于没保存好,出现霉变,产品全砸手里了。”

客户不要货了,生产线停下来了,银行也不贷款了,“我当时快崩溃了,准备放弃了。”

危难时刻,甘炎海伸出援手。他四处奔走,到省里和孝感市的扶贫办,组织回18万元的帮扶资金,解了合作社的燃眉之急。

如今,合作社年产值达千万元,带动几万贫困户脱贫。

11年来,甘炎海已经记不清,自己为扶贫跑了多少路。“能为老区脱贫做点事,我很有成就感,也感觉越干越有劲。”甘炎海笑着说。

上一篇:补足农村发展短板,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能人回乡谱写乡村振兴“黄冈样本”
下一篇:万顷碧波万亩果园 荆门漳河新区迎接村打造“绿色银行”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