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曾经撂荒田,如今莲蓬丰收在望。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饶纯武 通讯员 黄建兵 金辉
武汉东郊新洲区徐古街一些乡村,年轻人“弃耕务工”,留守村民老龄化突出。传统种植业,劳动强度大,比较效益低,一些田地被撂荒。
6月中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徐古街走访了解到,近年来,乡村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田还是那块田,收入翻数倍,留守农民和经济组织的种地热情被点燃,曾经的撂荒地,正一片片被激活,成为抢手的香饽饽。
大和村:变废为宝,乡村振兴“魔法奇迹”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时下,武汉新洲区徐古街大和村,田间荷花正竞相绽放。
6月16日,端午小长假第一天,天气晴好,来自武汉三镇的游客赏荷花、采莲蓬,大和村村头热闹起来。
这一天,莲蓬种植户何玉荣坐在村头树阴下,轻松赚了300多元。
何玉荣种莲蓬的引路人是徐古街驻村干部何志祥,他告诉记者,2014年驻村时,见村里有些撂荒田,留守村民以老年人为主,种稻谷收入不高,而种莲蓬,不需要重体力劳动,管理简单,收入可观,于是他多次动员村民在撂荒田种莲蓬。
2015年初,何玉荣等3户农民开始试种。何玉荣在2亩多撂荒水田,栽种莲蓬,当年收入七八千元。这下何玉荣来了干劲,次年,他将自家的4亩水田,也改种莲蓬。“每亩莲蓬收入4000元,是种稻谷的4倍!”何玉荣老伴谢香斋说,她家种的莲蓬,游客自采占一半,每年7月至9月,会有批发商进村收购,“采摘莲蓬这活,我和老伴干得来。”她说。
在示范户带动下,2016年初,大和村撂荒的水田,被留守村民抢种一空。62岁村民谢进宏,一次捡了7亩撂荒水田,全部种上莲蓬。“我们后十甲湾本有100多人,年轻人都外出了,平时湾里只有20多人,我今年62岁,在全湾劳动力中是最年轻的!”谢进宏笑着说,自己以前也外出打工,现在看来,种莲蓬比打工强,人也轻松许多。
在引进莲蓬种植前,大和村600多亩水田中有130多亩撂荒,有的已荒了10多年。
村党支部书记程福喜说,全村40多户留守老人种莲蓬,有的年收入数万元。
扁担山村:虾稻共作,产业蹚出致富路
6月12日上午,烈日当头。
徐古街扁担山村55岁村民梅进文,在水田中起虾笼,一会儿就收获一大筐小龙虾。他说:“合作社一天捞虾2000斤左右,多数卖到武汉市场,小虾苗卖给周边村及麻城等地养殖户。”“2016年前,这块田还是杂草丛生!”村党支部书记陶文林介绍,扁担山村地势平坦,水源丰富,10多年前,一年种三季(双季稻和油菜),现在种地农民多在60岁以上,一年只种一季稻谷,亩产千元,纯利400元左右,不如在外打几天工,全村抛荒耕地100多亩。
2016年春节后,新洲区城管委挂职村第一书记肖雪与陶文林商量,如何盘活本村土地资源,增加留守村民收入。老家在公安县的肖雪,提出“虾稻共作”想法,并带着村支书陶文林和4名村民到公安县取经。陶文林发现,扁担山村非常适合发展虾稻共作,并与公安县种植养殖户对接。
2016年3月,公安县种植养殖户在扁担山村成立专业合作社,以每亩500元流转田地600亩,开展虾稻共作。扁担山村,成为徐古街虾稻共作第一村。
村民陶准军夫妇因病致贫,在合作社打工,一年可挣1万多元。2018年,陶准军一家5口脱贫。
陶文林介绍,小龙虾亩产值4000元,虾稻共作“一田两收”,与种一季稻谷相比,每亩增收3000元。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也开始尝试虾稻共作。
目前,虾稻共作已发展到徐古街曹兴寨村、周湾村等8个行政村,带动当地农民就业203人。
孙咀村:衢州取经,打赢脱贫攻坚战
6月12日,记者在徐古街孙咀村栗林湾看到,绿油油的红薯藤在坡地上缠绕。种植户梅顺林一锄头下去,挖出一大串小红薯,“这叫小香薯,皮薄如纸,主供宾馆酒店自助餐,比普通红薯贵几倍!”
梅顺林是新洲区旧街街九明村人,前些年赴浙江衢州看望朋友时,发现当地种植小香薯效益可观。
与九明村一河之隔的孙咀村有不少撂荒地,是否可以种植小香薯?
2017年元月,梅顺林再赴衢州了解,确认孙咀村的撂荒地,特别适合种植小香薯: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微碱性沙土,土质疏松透水透气。
于是,梅顺林在新洲区城管委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种了30多亩小香薯,一年收获两季,亩产4000斤,当年被抢购一空,亩收入达万元。
2018年1月,梅顺林又在孙咀村流转土地500亩,并成立了一家公司,建立小香薯生产基地。小香薯需要栽种、除草、收获和分拣,每亩人工费达800元。
村党支部书记陈金洲介绍,孙咀村留守村民中,60岁以下男性10多人,55岁以下女性40多人。村委会正征求留守村民意见,为有劳动力的农户,每户调剂5亩地种植小香薯,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徐古街有关负责人陶兴喜说,2015年,徐古街有精准扶贫对象551户,目前降至100余户,这与各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