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鄂州“领头蜂”带着乡亲追花逐蜜

发布时间:2018-08-08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图为:胡圣雄在检查蜂箱。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寿江 通讯员 熊远中

哪里鲜花盛开,哪里有蜜源,蜂箱就转移到哪——养蜂人就这样从南走到北,从春走到秋,追花逐蜜!

蜜蜂结群而居,养蜂人也爱抱团发展。鄂州市鄂城区长港镇50岁农民胡圣雄,这位有着32年“养蜂史”的资深养蜂人,带着乡亲们走南闯北,追花夺蜜,成为蜂农的致富带头人。8月3日,在长港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了这名“蜂农带头哥”。

烈日当空,在长港镇高沟村六组一条小水渠边,有一片杨树林,林中空地上,200来个蜂箱整齐摆放,蜂进蜂出,嗡嗡作响。水渠边是成片成片的芝麻地,“芝麻开花节节高”,小蜜蜂穿梭花间辛勤采蜜。

“我从18岁起就随父养蜂。父亲跑不动了,我接过接力棒。”胡圣雄小心翼翼地检查蜂箱,谈及自己的“养蜂史”,他一脸自豪。他说,他们一般是从南到北追赶花期,4月中下旬到河南赶杨槐花期,接着到河北赶荆条花期,然后到内蒙古赶油菜花期。“一般9月回到湖北。往南则到过江西、广东、云南等地”。“养蜂人,靠天吃饭。”胡圣雄回忆,有一年,雨水特别多,走河南、过河北,一路起风下雨,“没打到蜜”,眼看一年辛苦就要白费了,结果在最后一站辽西雨过天晴,赶上槐花期,获得大丰收。“养蜂是个细致活,要每天检查蜂箱,查看蜜蜂状况,防止生螨虫。一只蜜蜂生了螨虫,如不及时治,会快速传染,甚至波及整个蜂场,造成蜜蜂大量死亡。”

养蜂作为一项“甜蜜事业”,却很辛苦。长年在外奔波,胡圣雄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养蜂经验,也掌握了大量的市场信息。他决定将这些经验和信息,与家乡的养蜂人一起分享,和乡亲们共同致富。2013年,胡圣雄成立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附近数十户养蜂散户相继加入,到如今,合作社已形成“全程技术指导、会员统筹管理、统一订单销售”的养蜂产业链,产品不仅俏销黄石、武汉等地药厂和食品厂,部分产品还走出了国门。“现在国家政策好,蜜蜂转场走高速,都不收费。”胡圣雄说,变化不限于此。他们出门在外“放蜂”,早年“挨宰”比较多。比如有人被蜜蜂蜇了,又或者声称占了他的地,各种扯皮索赔,不依不饶。每每这个时候,养蜂人就得赔小心,给对方一些蜂蜜,化解矛盾。“现在社会风气好多了,类似遭遇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一是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二是人的素质提升了。”

养蜂的“外部环境”明显好转,抱团而行的传统依然还在。“一般都是五六辆车结伴而行,万一有个什么事,也好相互照应。”

今年50岁的胡呈龙,家住梧桐湖,是合作社成员。他告诉记者,他一共养了100多箱蜂,年成好,赚个五六万元不成问题,“在胡圣雄带领下养蜂,不愁销路。”

同样50岁的当地人尹海森,有十五六年“养蜂史”,也是合作社成员。他说,养蜂人“抱团取暖”的好处,还在于可以降低成本,比如,蜂产品由合作社统一大批量送第三方检测认证,比一家一户零星送检,费用少多了。“他长期在外跑市场,很多信息都在他这里汇集。我们在外赶花期,很多场地都是他介绍的。”尹海森说,胡圣雄精通养蜂技术,人也很热心,大家跟着他干有盼头。

上一篇:云梦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制渐臻成熟——点亮农村留守娃“七彩之夏”
下一篇:传递大爱的移民劳模彭先进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