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脱贫路上好帮手——建行湖北省分行驻村工作队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8-09-13    来源:    字体大小:A-   A+

    

资金是扶贫的关键,而信贷资金投入更是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的源泉。自2015年10月建行湖北省分行派驻工作队到公安县闸口镇中河村开展扶贫工作以来,通过建行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引导、培养一批虾稻连作、养羊、养鸡、养鹅等优势产业,培育建成一批脱贫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自我发展,实现贫困户经营性、财产性收入稳定增加。

资金+技术——摘掉贫困帽

现年57岁的肖文忠是闸口镇中河村4组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其妻身患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没有劳动能力,常年需要吃药治疗;其子肖才荣偶尔打下零工。2016年以前,一家三口仅靠自家六亩责任田维持生活,家庭年收入不到一万元,生活十分困难。

肖文忠没有自暴自弃。他发现近年来发展虾稻产业收入可观,并且同村也有成功的先例,他决定大胆试一试。无资金、无技术、无田亩的难题却一直困扰着他。他第一时间向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反映了情况,在中河村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肖文忠获得了省建行40000元的扶贫小额贷款作为启动资金。关键的资金的问题解决了,技术上怎么办呢?在工作队的带领下,肖文忠通过参加小龙虾养殖技术培训和实地学习,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终于掌握了一套完整的小龙虾养殖技术。

通过勤劳苦干,踏实劳作,日夜坚守在虾稻田间,仅2016年当年,虾稻产业就为肖文忠家带来了6万元纯收入,光荣脱贫。2017年肖文忠再次申请扶贫贷款,成功流转了40亩土地发展虾稻连作。今年,肖文忠的养殖效益可观,仅小龙虾养殖这块纯收入将达15万元。

现在肖文忠已完全达到了脱贫目标,走上致富之路,他的致富经验被很多贫困户学习、效仿。对于未来的生活,肖文忠信心满满,干劲十足。他说:“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帮助我们贫困户脱贫,我们不能光靠别人的帮助,自己更要努力,让日子越过越好。”

志+智+资——三扶显成效

中河村十组的吕泽军,多年血吸虫病患者,妻子体弱多病,独女外嫁,还有一位八十八岁的父亲需要赡养。无稳定收入来源,家庭支出大,发展无门道、致富缺渠道,导致其消极落后的心理。

扶贫先扶“志”和“智”,坚定信心,找准渠道。在工作队走访座谈和对产业奖补政策的耐心宣讲中,一遍遍与吕泽军分析养猪、养鸭、果树种植等等产业项目的可行性。

临近乡镇一块空置的养鸡场让吕泽军看到了希望。采取租借经营方式,成本低,收效快,还可以获得3000元的产业奖补资金。“只要管理的好,脱贫肯定没问题”吕泽军信心满满的说到。

方向明确了,信心坚定了,可启动资金问题成了吕泽军心中的坎。省建行驻村工作队主动找上门来,帮扶解决资金问题,全贴息的47000元扶贫小额贷款在半个月后便到了账。拿着启动资金,吕泽军独身一人扎进养鸡场,为减少生产成本,购苗、饲养、清理鸡舍都是他一人完成,吃住行都在这个养鸡场内。省建行工作队多次前去探望、了解养鸡场发展情况,鼓励其坚定信念,并给予帮助指导。在吕泽军的精心打理下,顶住了家禽市场低迷的压力,2017年实现纯利3万余元。

如今,在工作队的引导下,在建行扶贫小额贷款的支持下,肖文忠、吕泽军们依靠各方支持和自身努力走上致富路。截至目前,建行已为公安县闸口镇中河村发放到账扶贫小额贷款27户163万元;主导产业虾稻连作新增2000余亩,总面积达3500亩以上,村民种养殖收入增加600万元左右。

上一篇:保康85后“农业创客”严云———瓶中育“仙草”科技致富忙
下一篇:“光伏大棚”助产业扶贫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