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肖敏 通讯员 张朝锋 谢洪 张强
初秋的大柏河水库,碧水如玉,汩汩清流缓缓流淌,滋润着山间的农田沃野。走进丹江口市习家店镇杏花村,一串串毛茸茸、拳头般大小的猕猴桃簇拥在一起,密密匝匝,让人垂涎欲滴。“这是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基地,今年首次挂果,产量虽然不高,但我们信心十足。”村支书袁从江说,猕猴桃产量呈几何级增长,盛果期每亩最高超过8000斤,亩产值可达5万元。
2015年,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在杏花村流转1000亩土地,培育种植优质猕猴桃,袁从江看到了这个绝佳机遇,但因为前期投入大,多数村民不敢“冒险”。“中科院提供种苗、技术,还包销售,有这个大靠山,我们为什么不种?”今年初,袁从江带头流转80亩地,建设高标准猕猴桃种植园。“书记是我们的主心骨,有他带头,大伙儿跟着干。”看袁从江出手了,20多户村民纷纷行动,少则1亩多则5亩,就连在外创业的老板崔立新也回来了,种上350亩猕猴桃。
袁从江告诉记者,猕猴桃只是主打产业之一,杏花村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是杏子。全村680户就有460户种杏树,总面积超过7000亩,每年纯收益1400万元。
而这一切,也离不开袁从江的示范引领。上世纪末,他远赴河北、山西等地考察,找专家测土、选种,第一个栽上杏树。
一亩地60棵树,光卖鲜食杏就有五六千元。后来,村民们争相学技术、垦荒山、种杏树,袁从江还引进了10多个仁用杏品种,开设杏仁加工厂,把杏仁卖到陕西、河北等地。
每到3月,漫山遍野皆杏花,游人纷至沓来,村里20多家农家乐宾客满门。袁从江把眼光放得更为长远,除了卖产品,他还要卖风景。在他的努力下,村里的田园路已全部硬化,沿河、沿山路连成环状,家家户户统一粉刷,庭院种满花草。“现在,杏花村处处都有‘摇钱树’,待猕猴桃进入丰果期后,我们还要发展采摘游,打造‘赏杏花、摘猕猴桃、游大柏河水库、品农家菜肴’的生态观光农业。”担任村干部18年,袁从江一直在探索,想方设法带着大家奔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