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芹到田间查看蔬菜苗子。
与工人一起研究喷灌的密度。
向有经验的大棚种植户学习取经。
下班了,坐老公的三轮车回高坝洲老家。
她是一名坐轮椅的重度肢体残疾人,也是一名精准扶贫户;但她不等不靠,建起一个占地60亩的蔬菜基地,为附近20位农友解决了就业问题。2017年,刘中芹全家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迈入脱贫致富的行列。
9月8日,在位于宜都枝城镇洋津畈村的刘中芹蔬菜种植基地,记者看到,刘中芹正在招呼几位农友平整土地,铺设灌溉系统。因为季节的原因,目前她的大棚栽种的都是反季的茄子、黄瓜、草莓等蔬菜水果。
刘中芹今年51岁,小时候因患上小儿麻痹后遗症,高位截瘫无法站立和行走。
上世纪90年代,20岁的刘中芹拜师学艺,学会了毛线编织,凑钱买了一台编织机,在陆城街上做起了编织毛衣生意。
这期间,她与来宜都谋生的夷陵区人刘红兵成立了小家庭。过了一年,小家喜得千金。一家人相依为命,风雨同舟。
后来,人们买成衣多了,毛衣编织生意冷清,刘中芹带着积攒的一点钱,回到村里养鸡。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禽流感席卷而来,她家养的鸡鸭全死光了,20万元血本无归,一家人失去了生活来源,还背负了10多万的外债。“倔强”的刘中芹没有被灾难击倒,决定转行做蔬菜生意。每天凌晨2点,夫妻俩要到附近的批发市场去批发菜,再拖到农贸市场上去卖。
在卖菜时,刘中芹发现,城里人喜欢吃干菜,干茄子皮、干辣椒、泡酸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夫妻俩决定从卖时令蔬菜转向销售干菜。做干菜需要烘干设备和大棚,“几万元的启动资金哪里来?谁愿把钱借给残疾贫困户?”刘中芹想。
正在为难时,宜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洋率水利局党组班子成员进村入户精准扶贫,设立了10万元创业基金,专门支持有创业脱贫想法的村民。刘中芹争取来6万元创业基金,与丈夫起早贪黑,修大棚、砌水池,买来烘箱和清洗设备,收购村民自留地里的绿色蔬菜,晾成干豆角、干辣椒、干茄子皮、干萝卜条……
扶贫工作队派一名干部保姆式全程帮扶,刘中芹的干菜生意一点点打开,市场一天天大起来。工作队还帮她的店铺添置了电脑,教会其女儿通过电商平台、微信朋友圈销售干货和其他土特产。
现在的刘中芹,花两千块钱淘来一辆二手电动轮椅,每天坐着轮椅车奔波在田边地头、干菜作坊和菜市场。她家的干菜不仅在宜都销售,还外销到三峡物流园等本地和外地批发市场。
为了更好的发展种植产业,今年,刘中芹又承包了枝城杨津畈村四组的60余亩流转土地,进行无公害蔬菜种植,一方面为自己的土特产提供货源,另一方面进行蔬菜批发销售。
对刘中芹来说,她积攒了半辈子的心血在田间,梦想也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