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郧西“回归工程”引来315名能人:能人来当家 山村变化大

发布时间:2018-09-18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通讯员 陈迪祥 邹景

白露已过,寒意渐起。

9月12日,十堰市郧西县涧池乡谢家坪村的山头上,一垄垄梯田里长着一排排皂角树,叶子半凋,枝丫布满暗红色的棘刺,尖锐锋利。

一大早,55岁的李胜国就扛着锄头上山,锄草、修枝。“原先都是荒山,2015年种上皂角树,明年就能摘刺去卖,到时候咱就坐在家里拿钱咯。”他是贫困户,家里的4亩6分地流转给村里的皂角刺专业合作社,明年合作社盈利后,能按比例分红,平时在这片基地做管护,一个月也有一千多块钱收入。

农民成了股东,荒山成了宝山。带领村民改变家乡面貌的是返乡的“能人”村支书徐尤建。

煤老板建起“绿色银行”

徐尤建今年50岁,谢家坪村人,十几岁出外打拼,在陕西经营一个煤矿,手下有700多名工人,身家数千万元。

2015年,郧西县实施“回归工程”,徐尤建欣然应邀返乡。“人在外地,心里总惦记着老家。”除了情怀,他也有现实的考虑:矿总有开完的一天,老家的大山深沟撂荒地,却是一座挖不完的“金矿”。

但这座“金矿”怎么开,有讲究。

“郧西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工业和养殖业发展受限,生态农业、林业是首选。”徐尤建确定中药材种植为发展方向,在安徽亳州中药材大市场,他偶遇“皂角刺”。“学名叫天丁,一公斤140元,还供不应求。我一看,不就是老家的皂角刺嘛。”

考察归来,徐尤建牵头成立合作社,投入400多万元,流转荒山、坡地780亩,建立皂角树种植基地。2016年,在邻村的邀请下,又开辟两块基地,总面积达到2140亩。“皂角刺可入药,能疏通血管、清热解毒。皂角树耐活,不怕旱不怕涝,能保持水土、修复生态。”他指着远近苍翠的山坡,自豪地说,这就是谢家坪村的“绿色银行”。

如今,合作社已带动周边3个村750余个农户、2600余人增收,吸纳730名贫困户以务工或土地入股等形式入社。“皂角树4年进入丰产期,保守计算,每株产刺1斤,每斤30元,每亩地300株,就是9000元。而且,越往后产量越高。”徐尤建说,皂角刺加工基地已选址完毕,即将动工,“我找相关部门批了好大一块地,以后还要建深加工车间。”

谢家坪村的变化,不止于此。5个村民小组,10公里的通组路在2016年全部修通;自来水管牵进每家每户,老人们再不用下河里去挑水吃;村党群服务中心也在2017年完成了翻修。资金来源,一部分是上级拨款,还有相当部分,是徐尤建自掏腰包。

“去年村党群服务中心翻修,水泥地坪这么厚,我估摸着有20公分!”村民黄成文用拇指和食指比划着,“徐书记干事,信得过!”

回想当初,妻子不同意徐尤建回来。他说:“我属鸡,一辈子劳碌命。为了家乡父老,心甘情愿。”

雁归来激活沉寂山村

在郧西,像徐尤建这样的“能人支书”还有不少。

景阳乡解家坪村“第一书记”王运富,捐资200余万元建设村党群服务中心、修通15公里村级公路、支持小学建设;投资40余万,成立苗圃专业合作社,带动120余户发展苗木650亩。

曾是建筑老板的魏显林,担任河夹镇莲花池村支书后,牵头成立乡亲扶贫协会,筹资120余万元,发展450亩山野葡萄种植。

夹河镇孙家沟村支书胡立良任职以来,带领村民发展白茶1000多亩,修建通村公路6.5公里,解决107户359人饮水难题。

昔日雁南飞,如今雁归来。

郧西是外出务工大县,51万人口中,每年约14万人出外打工,产生了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有资源的老板、能人。据不完全统计,其中资产百万元以上的3000余人,千万元以上的300余人。如何让这批能人回村、治村、富村?

郧西县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建立能人信息库,在北京、广州、深圳等26个城市成立3个流动党总支、15个党支部、9个商会和同乡会,加强对能人的引导、组织工作,并提供多种任职方式。对不能常年住在村里的,郧西聘他们为“村级发展顾问”“乡亲扶贫会长”等,引资引智,借力发展;对能够常年在村工作的,该县鼓励他们直接参选村干部。

据介绍,通过打亲情牌、服务牌、政策牌,郧西先后吸引315名能人回村任职,其中62人为村主职干部,村两委班子结构明显改善,服务能力、工作活力大幅提升。“吸引能人担任村干部,是破解贫困山区引才留才难的有效途径。”县委书记张涛说。

上一篇:南漳“楚油”10亿元产业起航 263户贫困户成为订单户
下一篇:高山反季节蔬菜鼓起农民“钱袋子”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