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汉泽 通讯员 王斌 杨洪霞
“在外几十年,割舍不断是乡愁。”3年前,郧西籍企业家兰祥军返乡投资8000万元建厂,并以商招商,引来24.5亿元投资。“给留守儿童一个家,让成长的路上不孤单。”两年前,企业家陈玉林投资50多万元,在郧阳区柳陂镇建起留守儿童关爱家园,为孩子们搭建起温馨的家。“谁都不愿付出,乡村如何振兴?”一年前,90后曾鹏放弃浙江高薪工作,回房县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700多人决战脱贫攻坚。
在秦巴山深处的十堰,已有4000多名能人返乡,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添砖加瓦。“头雁展翅群雁飞。乡村振兴,带头人是关键。”十堰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荣山介绍,该市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支持、亲情感召等方式,引导能人下乡,盘活了农村的资源,“唤醒”了沉寂的土地。
能人兴业“唤醒”资源
9月12日,郧西县观音镇“祥军木业”车间,彩色藤条在工人手里飞舞,不一会儿,一个个编有菱形、圆形等花式图案的靠椅渐渐成形。“今年已拿到1000多万美元的订单,产品全部出口美国。”董事长兰祥军说。
47岁的兰祥军是观音镇人,早年外出打工,后在河北文安县创办木材加工企业,公司年产值过亿元。2015年底,观音镇领导上门邀请兰祥军回乡兴业。“早有回乡的打算。”来自家乡的召唤,让兰祥军坐不住了,投资8000多万元在观音镇成立公司,生产建筑模板、装饰板材等。今年,公司又开拓出藤编业务,在周边8个乡镇建起扶贫车间。
工厂下乡,村民得实惠。“一天能挣上百元。”55岁的农民陈远芝说,在家门口的车间里干活,挣钱顾家两不误。目前,该公司吸纳100个贫困户入股分红,安置村民就业500余人。
家乡的投资发展环境,让兰祥军振奋。去年,国家实施雄安新区发展战略,文安县众多木材加工企业需要搬迁。兰祥军牵线搭桥,带领郧西县领导到文安县招商引资,先后与65家木业加工企业签订24.5亿元投资计划。
郧西县出台鼓励木材产业发展办法,在河夹镇建起2000多亩扶贫产业园。今年底,产业园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1.5万余个,实现年产值100多亿元。
十堰调查摸底农村闲置房产、可开发林地、未开发景观等资源,把这些情况通过各地商会、乡亲协会等告知在外发展的能人。该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实施“三乡”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全市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实施办法》等政策,从平台、资金、政策、税收等方面真金白银的支持,带动一大批能人返乡兴业。竹溪县能人杨克松回乡在蒋家堰镇、天宝镇开办两个鞋业工厂,吸引300余人就业;郧阳区能人周伟投资15.6亿元,返乡建设子胥湖生态新区,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年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
让能人与产业结合,用市场化的机制、产业化的思维,“唤醒”农村土地、空闲农房等要素,把农村资源变为创富资本,农业农村展现出勃勃生机。
能人“当家”激活村庄
“刘叔,公路修到家门口,再不用肩挑背扛了吧。”9月10日,房县化龙堰镇作峪村党支部书记曾鹏到农户刘运平家走访。“小鹏,就看你这大半年干的几件事,再有人不服你,我就不答应。”刘运平连忙泡茶。刘运平等五六户人家住村委会后面的山上,多年来公路“上不了山”,几户人家种地卖粮全靠人工运输。
作峪村是高山村,种粮、务工曾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59%。去年10月,在浙江某央企担任中层管理人员的90后曾鹏被选拔为作峪村党支部书记。
一开始,许多村民对这个“小娃娃”投来怀疑的目光。曾鹏走马上任后,成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小组,明确“一个网格一名干部”,及时解决各类矛盾纠纷100多起。
根据村里山场大的特点,曾鹏寻找林木类种植产业项目,并牵头创办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年来,该村建起养猪场、光伏发电厂,5个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多亩,荒山800多亩,带动村民增收300多万元。困扰村民多年的安全饮水、入户水泥公路等问题全部解决。
作峪村的故事,在十堰许许多多村庄上演。房县野人谷镇七里村打破传统,将邻村能人胡国祥调来任党支部书记。为化解“一年信访件占全镇三分之一”这一突出问题,胡国祥逐户走访、召开院场会,变“村民上访”为“书记下访”。他引来项目、办起扶贫车间,发展绞股蓝、艾叶、榛子等产业,实现组组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做。如今,村民们都忙着挣钱,上访的少了,谋发展的多了。胡国祥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能人治村,把新思想、新理念植入乡村。房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海波感叹:“凡是能人当家的村,村集体经济和治理成效都比其他村要好。”近年来,十堰市500多名能人在农村担任村干部。
能人“服务”夯实基础
“祝你生日快乐……”9月13日晚,郧阳区柳陂镇崇德留守儿童关爱家园欢声笑语,30多名小朋友聚在一起,为林浩泽过生日。“今天真开心,比爷爷奶奶给我过生日热闹多了!”9岁的林浩泽,家住附近的垭子村,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一直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去年,父母把小浩泽送到崇德留守儿童关爱家园,作业有人辅导,课外有阿姨带领一起做游戏。小浩泽的成绩迅速提高,性格也开朗很多。
崇德留守儿童关爱家园由十堰市青年创业协会副会长陈玉林投资兴建。“给留守儿童一个家,让他们成长的路上不孤单。”陈玉林介绍,留守儿童关爱家园是个非盈利性机构,为孩子们提供食宿、校外监护、亲情互动、心理抚慰、学习辅导等服务。目前,关爱家园已辐射柳陂镇五角岭村、垭子村等周边村庄,共有100多名孩子。
十堰全面启动所有教学点建设,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培训项目,引导青年教师到农村去,仅今年就招聘农村教师近800人,并全部给予事业单位编制;实施领军人才计划,引导50名领军人才建起农村示范基地,培养出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实施“大学生村医计划”,计划用5年时间,通过引入和培训,实现每个村都有一名大学生村医。
能人下乡,为各类人才在农村聚集提供了契机。张湾区柏林镇村医潘东因为小时候受到乡邻的帮助,3年来为村民减免医药费4万多元;郧阳区五峰乡乡村教师蒋雪琴,得知辖区画屏教学点缺英语教师开不了课,主动请缨义务走教;茅箭区茅塔乡王家村农民王臣斐大学毕业后,潜心研究娃娃鱼养殖技术,攻克了娃娃鱼幼体防疫技术难关,义务为周边近百户养殖娃娃鱼的村民服务。
如今,十堰乡村正成为农村能人施展才干的舞台,大学生教师、大学生村医、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等公共服务型人才生根发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