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吴华 通讯员孟可欣 刘秋娥
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
9月13日一大早,双垱村一组贫困户何友明拿上锄头,直奔自家旁边的梨园,他要赶在气温下降前完成果树除草、防病虫害的任务。“秋季果树休眠期,如果不做好田间管理,会影响来年挂果质量。”
此前,何友明从未奢望过这样的“好日子”。思想保守的他守着近11亩水稻田,每年收入仅万余元。2017年,何友明将自己11亩土地全部流转并在悦果子滨湖农场内务工,流转加务工为他带来了25000余元收入。
“传统种植业模式农民增收很难,群众不能脱贫致富。”这是市统计局扶贫工作队驻村之初的印象。双垱村现有69户贫困户,贫困原因各不相同,但最主要的还是缺乏产业扶贫举措。
在入户走访中,村干部、市扶贫工作队越来越认识到,扶贫要靠产业,只有最大限度地发展因地制宜的好产业,引导村民参与,村民富起来,才能真正下定决心“拔穷根”。
村委会编制起双垱整村规划,实行村庄环境大整治、加大基础设施、实体产业建设;市统计局、荆州教育学院结对帮扶单位拿出“真金白银”35万元,完善水利、电力、道路等生产配套设施,引进市场主体为贫困户量身订制兴产业;马山镇、村委会争取农业部门扶持,发展蔬菜主导产业、悦果子滨湖农场休闲观光产业、再生稻产业……市、镇、村扶贫工作队“握紧拳头”整合资源,合力攻坚。
“种植传统水稻没奔头,增收还要靠特色产业!”去年,双垱村2组贫困户梁本俊凭着在大棚蔬菜合作社务工,每年实现务工收入7000元,加上承包大棚种植蔬菜收入,顺利脱贫。
截至2017年,双垱村流转土地3636.82亩,土地流转率62%,全村有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2017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8.83万元,实现整村出列,全村69户贫困户除去新增1户外全部实现脱贫。
“扶贫管一时,脱贫管一世,脱贫攻坚不能简单地给钱给物,关键要构建产业‘造血’功能,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的‘基因’,我们村走产业扶贫这条路走对了。”双垱村党支部书记汤庚说。
志勇则气盛,气盛则业兴。贫困户卓良才今年2亩多大棚蔬菜,不足半年就收益上万元;村民左芝权仅3亩大棚西红柿,收入就达2万元;贫困户蔡则新种植12亩再生稻,收入就有18000元……丰收的喜悦让更多村民和贫困户点燃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双垱的产业扶贫呈现倍增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