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宜昌五峰:空中产业造就甜蜜事业

发布时间:2018-09-28    来源:    字体大小:A-   A+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稻菽丰稔。9月23日,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深山五峰,也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经砥砺探索,养蜂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村容村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脱贫攻坚战中结下累累硕果,焕发出新的色彩。循着丰收节的鼓点,深山农民共庆丰年、分享喜悦。

近年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蜂产业,提出了“以中蜂产业发展推进精准扶贫”发展思路,把中蜂产业作为继茶叶之后的特色优势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和培育。历经三年发展,全县中蜂饲养户达到5603户,饲养规模达到56000群,蜂蜜产量预计可达到25万公斤以上。全县已有2008个在册贫困户发展中蜂达17999群。今后两年预计还有2000多个贫困户可以通过发展中蜂产业实现脱贫。

“中蜂”助力

五种模式推进精准扶贫

近年来,五峰在中蜂产业扶贫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五种中蜂产业扶贫模式:

一是中蜂产业1211模式(即帮助一个贫困户发展2亩高标准蜜源植物基地,饲养10群以上中蜂,年增收1万元以上)。产业发展初期,首先选择部分积极性高、发展能力强的贫困户作为突破口,开展试点示范,点对点帮扶,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快点燃了更多贫困户发展中蜂产业的希望和激情。第二年全县就有1700多个贫困户纷纷跟进发展中蜂产业。

二是在册贫困户中蜂产业扶贫模式。在试点示范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制定了全县在册贫困户中蜂产业普惠政策,对在册贫困户全面实行以奖代补,从5群起补,每群奖补200元,最高奖补10群共计2000元。第一次享受奖补政策后,次年依然按其增量进行奖补。每年全县有1000多个贫困户享受奖补资金达180多万元,极大调动了全县贫困户发展中蜂产业的积极性。

三是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中蜂产业扶贫模式。针对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点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困难瓶颈,选择中蜂这一“空中产业”,充分依托中蜂专业合作社,结合贫困户的养殖能力、资源状况等实际,分别采取“合作社托管分成”、“合作社+互助组+搬迁贫困户”和“合作社+搬迁贫困户分段式养殖”等三种不同帮扶模式,分类施策,按不同比例进行收益分成。实现了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中蜂产业全覆盖,有效破解了贫困山区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产业发展难题。

四是极贫重扶模式。对于既无人力又无资金的极贫户,政府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按每户10群、每群600元的标准给予蜂种扶持,一次投到中蜂专业合作社,由当地村委会监督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委托代管或合作分成协议,明确中蜂产权属贫困户,经营管理风险由合作社承担,实行保底并按比例分成,确保极贫户每年有稳定的产业收入。

五是普通中蜂养殖户产业扶贫模式。在往年中蜂产业扶贫的基础上,今年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扩大中蜂产业扶贫战果,由在册贫困户扩大到全县所有的中蜂养殖户,对过去未享受过中蜂产业扶贫政策的普通农户,只要养殖中蜂一律实行以奖代补,5群起补,每群奖补100元,最多奖补15群1500元。两年来,政府累计向贫困户发放中蜂产业奖补资金近1000万元,通过以上五种模式基本实现了全县中蜂产业精准扶贫全覆盖。

产业为媒

好政策让贫困户吃“定心丸”

“县里为我们带来中蜂养殖的好政策,合作社还给我们吃下一颗定心丸, 这日子越过越有劲头了。”后扶产业的跟进,让安置点住户邹承玲心中的顾虑迎刃而解。也让安置点的住户们有了发展产业致富的冲劲。

据了解,自2018年开始,五峰各集中安置点大力探索实施中蜂产业脱贫,以合作社托管代养的的合作模式,选择安置点附近或县内发展基础较好的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每个搬迁户认购8至10群中蜂,集中交合作社统一管理,饲养户参与养殖分成。如何破解贫困户资金不足的难题?如何化解他们对产业前景的疑虑?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委副书记柯志强说:“我们专门研究出台了政策,既要免除贫困户的后顾之忧,又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根据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原始蜂群由托管合作社提供,每群定价800元,搬迁户出资200元,合作社出资100元,县里政策扶持500元。蜂产品收益按照比例分成,搬迁户占60%,合作社40%,合作社保证搬迁户保底收益不少于300元/群/年。代管合作模式不少于3年,合作期间,基数蜂群所有权为搬迁户。2020年后,搬迁户可自行分散养殖,也可和合作社协商继续执行代管分成模式。

按照产业发展整体规划,五峰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018年将新增中蜂养殖6000群,2019年新增4000群,确保两年新增10000群。“让易地搬迁贫困户依托中蜂养殖,走上甜蜜脱贫路。”柯志强说。

市场落地

产业扶贫拧紧“产销对接”关键环

中蜂产业扶贫的落脚点在贫困户,但中蜂产业扶贫的着力点在市场主体。只有把中蜂产业的各类市场主体扶优壮强了,中蜂产业扶贫才有抓手和龙头。年初出政策定标准,年底检查验收,公开奖励兑现,奖励资金达180万元。这一政策的实施强力推进了中蜂产业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为全县中蜂产业扶贫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中锋产业发展上,五峰主要推进了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完善了组织架构,成立了全县中蜂产业规划领导小组和中蜂产业领导小组,下设了中蜂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了全县中蜂产业协会,制定了中蜂产业协会章程,建立健全了全县中蜂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二是制定出台了中蜂产业发展和中蜂产业扶贫的配套政策。整合发改、财政、扶贫、科技、农业、畜牧、林业等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中蜂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优质种群保种、选育、繁育、疫病防治和优质蜜源基地建设。加大金融信贷扶持力度。三是主办了全省首届蜂业高峰论坛和蜂产品博览会。每年召开一次全县中蜂产业发展大会,邀请专家授课培训。组织协会会员和部分农民养蜂技术员到部分乡镇、村和养蜂场开展现场培训,加大现代养蜂技术培训,着力培训职业蜂农。四是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全县先后培育了11家重点中蜂种群繁育场,20家100群以上的标准化中蜂养殖示范场,近200家30至50群的家庭养殖示范场,培育建成一家蜂具企业和蜂业电商企业,引进重庆德惠达智能蜂业公司落户五峰。四是加大对上争取和对外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向省市和国家主管部门以及科研院所汇报争取,先后受邀参加了国务院扶贫办组织召开的全国养蜂扶贫试点示范工作座谈会和中国蜂产品协会召开的全国蜂业大会及全国养蜂产业扶贫经验交流会,并作大会交流发言。五峰实施的1211中蜂产业扶贫模式和经验,赢得了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和业界好评,为五峰中蜂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五是制定出台《县中蜂产业综合发展规划》。与华中农业大学张新军教授和湖北中绿有机农业研究院合作,完成了综合发展规划并通过国家专家评审。中国农科院蜜蜂所蜂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全国养蜂学会理事长吴杰教授、全国养蜂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黎红老师等专家参加规划评审并实地调研指导,为五峰中蜂产业发展提供顶层设计。吴杰教授、张新军教授还亲临五峰“土家讲堂”为全县党政干部和业界代表进行专题讲座。今年五峰作为第二届中国“世界蜜蜂日”活动分会场,开展了“5·20世界蜜蜂日”公益宣传活动,邀请中科院武汉科学家报告团专家、华中农业大学张新军教授亲临我县讲授中蜂历史文化和科普知识,为全县中蜂产业发展营造了浓厚社会氛围。

规划先行

顶层设计助力产业后续发展

一个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顶层设计。五峰中蜂产业发展的思路是: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思路,即围绕一个战略定位: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中蜂产业示范县。突出两大重点:一是野生中蜂保护;二是优质特色成熟蜂蜜生产。着力推动三项融合:一是中蜂产业与现代农业融合;二是中蜂产业与生态旅游业融合;三是中蜂产业与互联网及电商产业融合。着力推进四大创建活动:一是创建中国蜜蜂之乡;二是创建全国优质蜂产品基地;三是创建全国中蜂成熟蜜生产基地示范区;四是争创全国中蜂产业扶贫示范县。实施五大工程:一是野生中蜂资源保护工程,争取申报建立武陵山(后河、百溪河)中蜂核心保护区。二是中蜂科技创新工程,成立县中蜂科研所,加强中蜂科技和中蜂产业研究;三是中蜂成熟蜂蜜生产示范区建设工程;四是中蜂产业化龙头企业成长培育工程;五是中蜂文化和品牌创建工程。着力采取六项重点举措:一是推进中蜂优质种群繁育中心建设;二是着力推进优质蜜源基地建设;三是现代中蜂标准化饲养技术推广和职业蜂农培训;四是推进中蜂产业扶贫;五是推进现代中蜂产业体系建设;六是推进智慧蜂业建设。

创新模式、做好规划、对接市场……一系列的行动将规范引导五峰中蜂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按照产业发展整体规划,五峰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018年将新增中蜂养殖6000群,2019年新增4000群,确保两年新增10000群。“让易地搬迁贫困户依托中蜂养殖,走上甜蜜脱贫路。”柯志强说。

本报记者 皮亚捷

图片由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委宣传部提供

上一篇:襄阳国资委倾力帮扶助脱贫
下一篇:松滋贫困户胡成宜脱贫记:“庭院经济”促增收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