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沙洋大学生何睿回乡养蛙记

发布时间:2018-10-12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张静 通讯员 杨义杰 杨国良

9月25日中午,沙洋县沈集镇乐山村6组,湖北乐翔农业有限公司的稻蛙养殖基地里,负责人何睿正身披雨衣带着技术人员喂食黑斑蛙。“每公斤黑斑蛙销售价为30元,主要销往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供不应求。”何睿笑着说,现在基地养殖面积扩大至203亩,养有黑斑蛙1000多万只,去年产值近500万元。

今年34岁的何睿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他选择回乡务农。经过调查市场,他发现黑斑蛙效益好,但技术门槛也高。“有难度不要紧,只要我肯学。”面对难度,何睿信心满满。2016年,何睿在沙洋县沈集镇乐山村流转100亩土地,成立了湖北乐翔农业有限公司,建起稻蛙养殖专业合作社,红红火火地干了起来。

稻养蛙,蛙护稻。减少常规农药,天然的生态环境养出高品质的农产品。创业之初,何睿认为养蛙就这么简单,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黑斑蛙从小蝌蚪到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然后尾巴脱落变成幼蛙,最艰难的时候就来了。”何睿告诉记者,养蛙最难就是养幼蛙,“除了防病,我最担心的就是它们的天敌。”

养蛙后,何睿才知道鸟、老鼠、蛇、鸡、龙虾、鳝鱼、蚂蟥都是蛙类的天敌。为了保护幼蛙,何睿想了很多办法,用人赶、用高音喇叭吓,但是作用都不大。最后何睿只有采取最原始的办法,用白色纱网罩住一块块稻田。

除了外忧,还有内患,蝌蚪生长阶段,对水质的要求也很高。何睿在稻田下埋设封闭式管道,从上游水库取水。他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专门负责化验水质、土壤,为蝌蚪提供一个纯天然水体环境。在饲料中,何睿也费了不少脑筋,“为了不加抗生素,我们坚持用中药材为蛙防病。”他介绍。

“喂食也不简单。蛙类是看不到静止物的,如果将饲料简单地放下,它们是无法进食的。”为此,他专门设计了一个可以弹起来的投食台,投放饲料时,投食台会自动将饲料弹向田间,引诱蛙捕食。

经过两年的摸索,如今基地蝌蚪到成蛙的成功率高达99%,自然淘汰率降到最低。今年基地亩产蛙约2500公斤,批发价30元/公斤,收入约7.5万元,一季有机稻,亩产500公斤左右,每公斤10元,收入约5000元,扣掉每亩3.5万元的成本,亩净利润4万元左右。

何睿的成功让乡亲们大开眼界,不少人慕名前来学习,要求加入公司。如今,何睿开始计划建设冷库,并逐步开展深加工,制造蛙油、速食产品、保健品等,把产业链逐步拉长。

上一篇:郧西返乡能人陈群将扶贫作坊开到家门口—— 三百乡亲发上鱼钩财
下一篇:小蜜蜂待“酿”大效益——全国中蜂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侧记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