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胡琼瑶、通讯员谭小勇)普通农民走进“象牙塔”不再是梦想。近日,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厅等部门共同印发《湖北省“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实施方案》,面向全省农村选拔培养1万名优秀青年农民,接受全日制普通专科学历教育。
根据方案,从2018年起连续5年时间,以我省秦巴山、武陵山、大别山、幕阜山四大贫困片区37个贫困县(市、区)贫困村为重点,选拔培养1万名政治素质好,身体健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青年农民,接受全日制普通专科学历教育,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的,颁发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书。
学习形式采取送教上门和在校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理论学习2年,实习、实训1年,学员在实习、实训期间,可参加农业部门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符合条件的颁发相应证书,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今年,拟在十堰、孝感、咸宁等地先期启动工作。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等为承办院校。“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旨在为乡村振兴培育人才,因此,被推选参加学习的农民,需与所在乡镇、村签订毕业回乡服务合同,毕业后回乡村服务期限不少于5年,违约行为将纳入个人诚信档案记录,并赔偿3年国家培养经费。
省农业厅科教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全省到2022年实现“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
从田野走进“象牙塔”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琼瑶
戏好要靠唱戏人,兴村先兴人。
我省启动“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力争通过5年努力,为乡村培养更多懂技术、留得住、用得上、能致富的人才。
走进“象牙塔”的这批新农人,须具备什么条件?如何进行选拔?学习经费从哪里支出?10月25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了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
“农民大学生”学习生产两不误
“农民大学生”,一方面要耕耘田野,一方面要学习提升,在时间上会不会冲突?“尽量做到学习、生产两不误。”省农业厅科教处二级调研员柯枫英表示,采取全日制脱产学习形式进行培养,课程安排上,学习时间相对灵活,尽量与农时季节相衔接。
在课程设置上,承办院校根据农村所需,开设种植、养殖、加工类、社会管理、村医等专业课程,还有思想政治素质、社会治理、农村经济管理、农村政策法规等课程。
“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主要招收我省四大贫困片区贫困村中具有高中(含职高、中专、技校等同等学历)文化程度,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农民或有志于服务贫困村建设的青年农民。重点推荐村“两委”班子成员、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村级产业发展带头人等符合条件人选,优先推荐贫困地区符合条件人选。
申请流程公开透明,先由个人申请,再部门推荐。非医学类专业,按照我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政策实施招生录取;医学类专业,考生需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按高考成绩和志愿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分类投档录取。所有考生须参加湖北省普通高考统一报名。
学费由谁来承担?省农业厅科教处表示,主要由国家承担。学员的生活费、住宿费、交通费原则上由个人承担。学费执行全省现行统招高职生标准,每生每年5000元,每生3年共计15000元,分年度拨付。其余部分由市、州、县(市、区)财政共同负担、协商解决,原则上市县两级按5:5分担。
毕业后回乡服务至少5年
广袤农村需要新型实用人才,这是来自田野的呼唤。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的目的,正是为了满足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
按照规定,被选拔参加学习的学员,需与所在乡镇、村签订毕业回乡服务合同,毕业后回乡村服务期限不少于5年,违约行为将纳入个人诚信档案记录,并赔偿3年国家培养经费。
柯枫英说,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需要这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他们将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据了解,“一村多名大学生”毕业后,相关部门将跟踪发展,支持他们兴办实业、创办实体、推广技术、发展经济、服务农村。鼓励各地将符合条件的学员优先选拔并充实到乡镇、村级干部队伍中,充实到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乡村医生中,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骨干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