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国网十堰供电公司助力精准扶贫 为脱贫增收提供新动能

发布时间:2018-10-31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通讯员 杨波 毛富涛

“3年了,终于请来第一家工厂,咱村脱贫有了新支点。”10月28日,丹江口市牛家河村泽鑫服饰扶贫车间里,锁边走线的“哒哒”声此起彼伏,驻村第一书记刘锐开心地说,多亏了农村电网改造,村里用电不愁了。

近年来,国网十堰供电公司先后投入电网改造资金70.75亿元,全市最大供电负荷由95万千瓦提升至134万千瓦,农村户均配变容量由1.12千伏安提升至1.97千伏安,6.8万农户低电压问题全部得到解决,179个机井和抽水泵站用电“应通尽通”,为农民增收脱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让贫困村“用好电”

牛家河村位于牛河森林公园内,风景如画,却也偏僻闭塞,用电一直是大难题。“就一台30千伏安的变压器,电压低,还时不时出故障。”村支书谭运斌介绍,由于电压不稳、经常停电,家家户户备着蜡烛,村民们也不敢购买电脑、冰箱等家电,生怕被“烧”。

刘锐从2015年开始驻村扶贫,花了不少力气找企业来村里投资,“村里自然条件好,有企业本来挺有兴趣,可进村看到这用电条件,摇摇头走了。”

“脱贫攻坚,决不让电拖后腿!”2018年1月,国网十堰供电公司启动牛家河村农网改造,该公司投入200多万元,更新线路,新增3台变压器。“变压器从1台增加到4台,容量350千伏安,用电负荷增加10倍以上。”牛河供电站站长田金安说。

6月,工程完工,牛家河村的电线杆变高了,导线变粗了,电压稳定了。9月5日,泽鑫服饰扶贫车间厂房建成。第二天一早供电部门工作人员就来施工。前后不到两天,电力输送到位,扶贫车间顺利投产,2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前几年就准备发展生态旅游、兴建农旅服务中心,现在电力有保障,咱们可以甩开膀子干了。”谭运斌说。

“在偏远山区,正在发生从‘有电用’到‘用好电’的转变。”国网十堰供电公司总经理杨天功介绍,全市所有县市区已实现220千伏变电站全覆盖、所有贫困村都用上了动力电,“未来3年,我们将投入25亿元,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建成清洁、高效的农村绿色能源供应体系,保障农业农村新业态、智能家电等新型用电需求。”

助贫困户增收

行走在十堰各县市区,可以看到原先光秃秃的山头上,成片成片的“光伏板”闪耀着浅蓝色光芒。这是国网十堰供电公司建设的光伏扶贫电站。

房县尹吉甫镇榔峪河村支书周东发说,电站刚建时,有村民心存疑虑,“就凭这些小板子,真能赚到钱?”运行一年后,一块荒坡地给村集体带来5万元分红,大家心服口服,还编了句顺口溜:“不吃粮不吃草,每年都能分钞票。”

截至2018年9月,国网十堰供电公司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1003座、集中式光伏电站7座。同时,该公司投入7000余万元用于光伏发电配套上网工程,实施“三免一全”政策,即免收服务费、免费提供发电量计量表、免费提供保护设备、全额收购上网电量,确保建成一个、投产一个、并网一个。目前,十堰光伏扶贫电站实现收入8700余万元,平均每个贫困村收益20万元以上。

在郧阳区杨溪铺镇,全省最大的易地搬迁扶贫项目香菇小镇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区供电公司网格员周建清忙得不可开交。“菌棒保育、香菇烘干,哪样都离不开电。”他在小镇里分发了1000多张名片,菇农用电随叫随到,“区公司开辟扶贫产业项目绿色通道,做到服务一条龙,全面缩短报装、检查、维修的时间,保证香菇生产的正常进行。”

十堰是全省异地搬迁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近两年,国网十堰供电公司投入易迁配套电网建设资金5.31亿元,确保贫困群众搬到哪里、电力就供到哪里,为7.8万易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提供了先决条件。

“我们将继续利用行业优势,提升贫困户‘造血’能力,将电能转化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动能。”国网十堰供电公司党委书记余晓峰说。

上一篇:沙市强化资金统筹监管 全力助推精准脱贫
下一篇:脱贫不靠“歪心思”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