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成熔兴 通讯员 宋亮 刘馨
11月6日,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邓咀村,突如其来的秋雨丝毫没有影响木兰故里红叶如火的美景。
中午时分,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东西湖区)派驻该村的扶贫干部梁少华匆匆从几十公里外的长冲村黑斑蛙养殖基地赶回来,一脸轻松,“幸好提前准备了充足的保暖薄膜,青蛙都没受冻。”
今年4月进驻该村后,梁少华就一门心思挂在青蛙身上,每周都去看一看,“青蛙长势喜人,今年底邓咀村分红有保障,我心里就踏实了。”
区外:输出经验用“先进”带“后进”
邓咀村是黄陂区重点贫困村之一,由梁少华所在的临空港经开区东山街道办事处对口帮扶。工作队驻村后,迅速摸清“家底”:全村268户、970人,有劳动力540人,几乎都在外打工,有的自然村湾仅剩七八个人,成了“空心村”。
梁少华初到邓咀村,觉得这里跟2002年的东山很像,“当时东山农场五四大队因为没有村集体收入来源,各种应付账款近200万元。”当时,梁少华充分利用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工业、建筑业项目入驻,仅用两三年时间就还清了欠账。
如今时代不同,但邓咀村同样要依靠项目来脱贫,且该村劳动力紧缺。为此,梁少华与周边3个贫困村的驻村工作队合作,引入长冲宏力生态农业合作社,在附近的长冲村打造黑斑蛙养殖基地。4个村整合各类帮扶资金后各自出资50万元入股该合作社,合作社每年向4个村分别分红10万元,成为村集体脱贫出列的“保障金”。
攻坚:12个帮扶贫困村年内全部销号
梁少华深知,养殖业周期长、风险大,受天气、环境等因素影响大,必须小心谨慎才能确保收成。他每天都记挂着黑斑蛙基地,每周都要去走走看看,了解经营情况。今年夏季,基地遇上干旱,梁少华得知后马上协调,当晚上游水库就放水“解渴”。如今黑斑蛙预计产量12万斤,每斤售价12元至18元不等,“年底分红肯定没问题。”
临空港经开区扶贫办负责人介绍,该区承担了黄陂区姚家集街和蔡家榨街12个贫困村、593户贫困户的对口帮扶任务。该区11个街道办事处和常青花园社区管理办公室共组建了12支驻村工作队,安排37名驻村工作队员和417名帮扶干部对口帮扶。进驻以来,各工作队因地制宜,为所在贫困村寻找适宜产业。像长青街副主任王燕常就在黄陂区蔡家榨街团山村引入红薯种植、苕粉加工、牡丹种植等产业,再加上光伏发电项目收入,成功帮助该村脱贫。
这12个贫困村到2017年底已有8个村脱贫,剩余4个村将于今年底脱贫销号。
区内:健康扶贫实现“四位一体”保障
除了区外对口帮扶这一战场,临空港在区内也有脱贫任务。该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实力雄厚,但仍有少数居民因病、因残致贫。因此该区在健康扶贫上下了狠功夫,通过政府采购每年投入130万元为全区精准扶贫对象购买补充医疗保险。
11月6日,家住东山街五七大队的精准扶贫对象彭女士在协和东西湖医院做完一个月透析,结账时发现原本五六千元的费用已按政策被全部抵扣,相当于这次看病没花一分钱,这让透析11年的她松了一大口气。
协和东西湖医院医保办主任陈英介绍,在该区财政支持下,到该院就医的精准扶贫帮扶对象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补充医疗“四位一体”的保障待遇,确保住院报销比例不低于90%,门诊慢性病不低于80%,年度内自费3500元以上不再自掏腰包,极大缓解了贫困人口就医压力。
区扶贫办负责人介绍,该区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52户、1648人,2017年底已全部脱贫销号;2017年新增贫困人口19户、54人,将于今年底全部脱贫。目前该区对所有脱贫销号的贫困人口“脱贫不脱政策”,确保扶贫政策不变、投入力度不减、对口单位不撤、帮扶干部不走,直至其持续发展,实现稳定脱贫,今年未出现新的贫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