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金融活水“滴灌”到户——宣恩县探索“金融扶贫互助社+”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8-11-12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黎海滨 通讯员杨盈 彭昱

产业是脱贫之基、致富之源。然而,贫困户手里没钱,想贷款又没有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资产,如何发展产业呢?

地处鄂西武陵山区的“国贫县”宣恩县,辖5镇4乡、279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7552户87411人。自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大胆创新金融扶贫路径,以“金融扶贫互助社+”方式,引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户,破解贫困户产业贷款难题,扶贫成效显著。

试点先行,探索“金融扶贫互助社+”新模式

“多亏了金融扶贫政策的支持,不然我这养猪场早关门了,哪来现在的好日子哟!”10月25日,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11组村民黄再志一边给猪喂食,一边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

48岁的黄再志一家四口,妻子有病,两个小孩读书,收入少、开支大,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黄再志办起养猪场,希望通过发展生猪养殖摘掉贫困“帽子”。然而,受“猪周期”影响,生猪收购价格涨跌幅度大。2015年生猪价格大跌,他不仅没赚到钱,连本钱也悉数搭进,养殖场面临倒闭。就在他走投无路之际,村委会利用新成立的村级“金融扶贫互助社”提供担保,为其申请办理了5万元贴息贷款。利用这笔钱,黄再志熬过了生猪价格低迷期,然后趁年底猪价飙升扭亏为盈,赚钱后按期归还贷款,顺利脱贫。

如今,黄再志的养猪场已扩展到300平方米,生猪存栏100余头,今年收益可达到15万元。他和妻子还养了400只鸡,可增收1.5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作为宣恩县第一批金融扶贫贴息贷款的受益者,黄再志用自己火红的日子印证了“金融扶贫互助社+”新模式的可行性。

2014年初,人民银行宣恩县支行联合县扶贫办,制订《扶贫互助信用担保试点方案》,黄坪村作为第一个试点村,由县扶贫办为该村注入扶贫风险补偿基金15万元,成立村级金融扶贫互助社,指定县农商行椒园支行为合作银行,并按照1:10的比例放大贷款规模。对劳动能力较强、诚实守信的贫困户,通过“金融扶贫互助社增信+户贷户还”扶贫小额信贷模式,支持他们发展生产经营。对劳动能力不足、依靠自身脱贫困难的贫困户,通过“金融扶贫互助社增信+带动脱贫市场主体贷款+贫困户”模式帮助脱贫,推动市场主体与他们建立帮扶脱贫的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带动支持,并将帮扶协议纳入贷款准入前置条件,将帮扶效果作为享受贴息的主要依据。

当年,黄再志等29户农户通过村级扶贫互助社提供担保,共计获得扶贫贷款141万元。最终,所有贷款全部按期归还,试点效果明显。

全面铺开,金融扶贫实现“应贷尽贷”

黄坪村党支部书记姚元翔告诉记者,4年来,该村“金融扶贫互助社”累计开出贷款担保函161笔,金额1150万元,承贷银行实际投放157笔,金额1135.3万元。这些扶贫贷款,主要用于发展黄金梨种植、“农家乐”建设、生猪养殖等产业项目。去年全村实现总收入2500万元,人均1.19万元。其中,依靠扶贫贷款而实现的产业收入为2000万元,占比80%。得益于金融扶贫,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小康村。

黄坪村金融扶贫试点成功后,宣恩县再接再厉,又选择4个村扩大试点范围,并于2015年6月在全县范围内全面铺开。

很快,全县建起276个村级金融扶贫互助社。这些村级互助社组建贫困户信用评级小组,免费吸纳贫困户入社,为2.74万户贫困户开展了评级授信,授信总额1.5亿元,评级授信面达100%。互助社社员相互熟悉,能充分掌握贫困户诚信度等“软信息”,扶贫贷款风险得到良好控制,全县互助社增信贷款的不良率仅为0.06%。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起县、乡(镇)、村三位一体的扶贫互助增信体系。其中,县级金融扶贫互助社1家、乡级金融扶贫互助社1家,乡(镇)级金融互助分社8家、村级扶贫互助社266家。开展业务的互助社已达208家,并通过跨村经营等措施,覆盖了100%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合作银行由最初的1家扩大到5家。”县扶贫办主任李新说。

为帮助贫困群体更加便捷获取信贷支持,宣恩县还将信贷服务流程前置,使贫困户在入社时同步完成贷前工作,将贷款申报、初审等信贷服务前置到村。各级银行依托金融扶贫互助社,开展评级授信和贷款发放进程大大加快,贫困户从申请到获贷,最短仅需2天,最长也仅5天。

据统计,今年1月至9月,全县累计办理扶贫增信贷款2384笔,金额3.74亿元,余额1.72亿元。全县有信贷需求的贫困户,通过乡(镇)、村级扶贫互助社,增信贷款10113万元,贷款余额9628万元,实现“应贷尽贷”。此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信贷余额达7600万元,涉及主体1206家(次),惠及全县贫困群众近2万人。

建章立制,让金融扶贫“活水长流”

金融扶贫,发展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探索长效运行机制,宣恩县先后制定出台16个具体实施细则,对金融扶贫贷款具体操作流程、贴息、风险补偿、评级授信、激励约束进行规范,建章立制,为县、乡(镇)、村三级扶贫互助社的可持续运作创造基础条件。

与此同时,县政府注入财政扶贫风险补偿基金5000万元,由县金融扶贫互助社统管,县扶贫互助社对乡(镇)、村扶贫互助社实行授信管理。村级金融扶贫互助社初始增信基金为15万元,乡(镇)级互助社初始增信基金为15万元至100万元,合作银行按最高1:10的比例放大贷款。运行效果良好的,村扶贫互助社最高可增至100万元。

为确保政策落地落实,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组织开展面向全县9个乡镇279个村支两委、驻村尖刀队长的金融扶贫培训,引导村支两委、驻村尖刀班掌握金融扶贫政策、运用好金融扶贫政策,为贫困农户发展产业提供金融支撑。

金融活水“滴灌”到户,消除了全县产业建设空白村与空白户。全县“烟、茶、畜、果、药、菜”六大主导农业产业发展迅猛,279个村实现“五个一”目标:一村有一个规模化种植或养殖基地、一个龙头企业、一个专业合作社、一个村集体经营公司、一户一个脱贫增收项目;扎实推进产业发展,建成贡茶、贡柚、贡梨、贡米等成万亩产业经济带和122个特色产业专业村,特色产业基地达到83.8万亩,覆盖贫困户24150户77746人,贫困户人均特色产业基地有1.67亩。

宣恩县“金融扶贫互助社+”新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省扶贫办和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授予该县“金融扶贫示范县”称号,人民银行总行将“宣恩模式”在全国推广。

上一篇:南漳观音岩村脱贫记
下一篇:共吃“连心饭”亲如一家人 ——潜江市税务局倾情帮扶陈垸村侧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