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找准脱贫“金钥匙”——产业扶贫思辨录之一

发布时间:2018-11-14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琼瑶 通讯员 曾德云 何翔

编者按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实现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发展产业是根本途径。

一篮菜、一片茶、一根艾草,都足以成为摆脱贫困的“良方”。近年来,我省培育了具有湖北特色的名优茶、特色果、高山菜、中药材等农业产业,惠及265.9万贫困人口,产业扶贫扛起全省扶贫“大梁”。

脱贫攻坚进入关键阶段,产业扶贫仍是重中之重。如何选准主导产业?怎样建立利益联接机制?产品如何走出大山?怎样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本报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产业扶贫思辨录》,敬请关注。

选好、选准一个产业,是下好脱贫攻坚这盘棋的“先手棋”。选准了,群众脱贫有奔头;选不好,资金投入就会打水漂。

各地资源秉赋不尽相同,产业选择也千差万别。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何选准撬开锁的那把钥匙,考量扶贫干部的能力和眼界,也考评扶贫质量和成效。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深入我省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四大连片特困地区走访调查,探寻答案。

贫困村的困惑

千挑万选,选准产业好难

郑家坳村,罗田最北的村庄,与安徽一山之隔,贫穷是这里的代名词。

发展产业,摆脱贫困,是每一届村两委班子最忧心的事。

依托自然条件,几年前,村里买了十几头肉牛发展养殖业,精心打造下,规模越做越大。

可规模一大,问题就来了——养殖污染无法处理。上设备吧,村里实力不够;任由发展,环境又不允许。两难之下,一个刚刚兴起的产业黯然衰退。

去年,村支部书记郑新革听说“邻居”安徽金寨的灯笼椒产业做得风生水起,便带领村干部和村民去学习。

一番考察后,郑新革决定在村里试种20亩,看看成效再推广。3个月后,灯笼椒的丰收季来临,郑新革却傻了眼:原本应该拳头大小的灯笼椒,一个个像缩了水,只有番茄大小。请来专家鉴定,原来是土壤问题。后来几经改良,效果仍不尽如人意,灯笼椒产业因此又“夭折”。

记者调查中发现,产业选择难是不少贫困村的困惑。在脱贫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贫困村都零零散散发展了一些产业,但都因为种种原因难以发展壮大。“产业扶贫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要么门槛高,要么风险大。”在实际扶贫工作中,不少驻村扶贫干部坦言。

贫困村大多处在偏远山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据调查,全省37个贫困县人均耕地面积0.84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山区主要种植作物以水稻、玉米、油菜、小麦为主,辅以蔬菜、林果、茶叶、药材、烟草等经济作物。总体看,产业普遍散、小、弱,深加工欠缺,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

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构建一村一品、多乡一业、一县几个骨干品种的支柱产业梯级结构,所有贫困村、贫困户至少发展一项产业或者参与发展一项产业。

如何选准适宜的好产业?这是所有贫困村面对的共同难题。

尊重市场辩证法

不求“高大上”,但求“特绿优”

提起土城村,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但说到“房县黄酒”,省内几乎无人不晓。

家家酿黄酒,人人有手艺,房县土城村的黄酒酿造历史悠久。早些年,村民自家酿、自家食用,有些村民把多余的黄酒摆到路边,卖给南来北往的人,由于味道特别,竟引得许多回头客专程驾车前来购买。

一些有头脑的年轻人从中嗅到商机,在网上注册了店铺,将家乡的酒卖往全国各地。从自酿自饮升级为商品销售,房县把黄酒产业作为重要扶贫产业加以扶持,如今,房县“百亿黄酒产业”,正带动当地百姓脱贫奔小康。

房县黄酒产业给人的启示是,产业发展最终要面向市场,产品要想卖得出、卖得好,必须尊重市场规律。

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贫困地区的优势是绿色生态,顺应市场规律,在产业选择上,不能一味追求“高精尖”,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另一方面,更要张扬特色,升级老产业,将劣势变成优势,“小而精”的地域产品同样可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赢得市场,有特色是前提,品质好是保证。记者采访中发现,适应市场需求、起点较高的扶贫产业往往发展得更好。

打好“特色牌”,还需统筹规划,防止出现单一化、雷同化倾向。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县为单位,将产业规划做到村一级,专家考察后统一布局,这样能避免一个区域特色产品扎堆,出现一哄而上的“卖难”现象。

如今,我省37个贫困县都拥有自己的主导产业,涵盖水果、茶叶、中药材、木本油料、特色养殖等方面,优质粮油和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基地达4865.86万亩。一个个特色农业产业正茁壮成长。

久久为功看定力

既要“短平快”,又要可持续

农业产业培育周期长,而市场瞬息万变,如何让产业发挥应有的效应?“选准了产业,还须保持足够的定力,久久为功。”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认为。

8月8日,武陵山脉深处,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一年一度的黄金梨采摘节如期而至,这是村民们庆丰收的日子。

15年前,这里种下第一棵黄金梨树,当时农业专家来到黄坪村,根据当地气候、土质和种植习惯,选择黄金梨作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起步之初也很艰难,卖相差、口感涩,市场不认可。十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扶贫工作队接力,不灰心,不丧气,在品质和市场上下功夫。

终于守得云开见日,黄坪村的黄金梨成功在法国拿到ECOCERT认证,连续多年来出口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为全省水果产业发展树立了标杆。

黄金梨的故事告诉我们,产业扶贫任务艰巨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干到底。

困难群众既要实现长久脱贫,也需解决眼前增收难题。采访过程中发现,不少贫困村多元发展,既有短平快的养殖业,又有管长远的林木产业规划;还有的贫困村一边发展经济作物,一边建生态观光园,发展乡村游。

通城县四庄乡华家村,培植油茶、水果、花卉苗木种植等产业,在此期间,贫困户适量发展小龙虾、生猪等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小型产业作为过渡,摘“贫帽”的同时,实现长期“不返贫”。

上一篇:让娃娃鱼“坐上”发展快车——竹溪养殖大户生意经
下一篇:有态度也要有温度——健康扶贫的潜江故事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