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五峰“文蜂子”的扶贫甜蜜经

发布时间:2018-11-20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年产3万斤蜂蜜,市值180万!”青年张青松算着经济账,眼角淌出笑意。2016年,他带着五峰仁和坪镇桥梁村村里460多户养起了中华小蜜蜂,其中200多户是贫困户。不到两年,蜂蜜就开始产生效益。尝到“甜头”的桥梁村人纷纷竖起大拇指,直夸“文蜂子”的主意妙。

众人口中的“文蜂子”,便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政协主席文牧。为了实现五峰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醉心中蜂养殖研究多年的他,早就成了这个行业公认的“专家”。嘴里念着地方产业化养蜂经,心里挂着贫困户脱贫致富经,文牧将这本扶贫甜蜜经念到了田间地头,念活了一条产业,念鼓了老百姓的荷包。

倚靠祖辈留下来的茶产业,五峰这个深山贫困县,早已因茶而美名在外。

“茶叶主要分布在中低山和东部。像张青松这样,处在相对偏远的中西部、中高山地区的深度贫困人口如何增收致富,这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是党委政府的困惑。”文牧明白,要增强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发展产业是一条绕不开的路。

北纬30度是蜜源植物的黄金生长带,是中华小蜜蜂生存繁育的天堂。五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给了文牧灵感:养蜂既不费劳力,投资门槛也可高可低,非常适合在深度贫困山区发展。

选好产业不容易,发展起来更不能“一天起头,两天散伙”,探讨中蜂产业发展成了县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的主题。文牧开始带队一边调研市场,了解蜂产品的供给结构和发展空间;一边沉下乡村,了解农民的期盼。

经过调研发现,市场上以低端蜂蜜居多,又因为时常有掺假现象,严重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靠山吃山”的农民虽有资源,却技术不足;心有期盼,却缺乏引导。

2015年,五峰政协根据调研结果,形成了《发展中蜂产业,助推精准扶贫》专题建议提交县委、县政府。

2016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以中蜂产业发展推进精准扶贫”的发展思路,把中蜂产业作为继茶叶之后的特色优势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和培育。并针对发展能力强的贫困户、在册贫困户、异地搬迁贫困户、极贫户、普通中蜂养殖户开发出5种扶贫模式。两年来全县累计向贫困户发放中蜂产业奖补资金近1000万元,基本实现了全县中蜂产业精准扶贫全覆盖。

听说家乡养蜂有盼头,常年在外打工的简继群毅然回到家乡仁和坪镇船山坪村,发展起一个示范养殖场。简继群也因此被吸纳成为县政协委员,继续带头发展中蜂产业。

作为中蜂产业领导小组组长,为了给蜂农最科学的指导,文牧坚持订阅蜂业杂志,学习蜂业技术,并将在各地考察所得的知识传授给蜂农。虽然是“半路出家”,但文牧成了懂“蜂言蜂语”的专家和农民的培训员,今年已为2000余人次授课。

有些蜂农直接给文牧打电话,咨询养蜂技术。家人知道后,打趣地说:“不要蜂子没养好,自己倒变成了疯子。”自此以后,大家也都“文蜂子、文蜂子”地传叫开来。

从2016年至今,经历了三年发展,全县中蜂饲养户达到5603户,饲养规模达到56000群,蜂蜜产量预计可达到25万公斤以上。全县已有2008个在册贫困户发展中蜂达17999群。中蜂产业在贫困户产业增收的规模和比例均超过其他传统养殖产业,今后两年预计还有2000多个贫困户可以通过发展中蜂产业实现脱贫。

蹄疾而步稳,勇毅而笃行。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虽然自己没有直接搞发展,但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采纳和落实,文牧心中有深深成就感,他说:“要组织发挥更多政协委员的力量,关注贫困山区产业培育和农民期盼,撸起袖子干起来,为老百姓谋幸福。”

“十年磨一剑,不求急。”眼看中蜂产业在五峰欣欣向荣,文牧更加坚定了把产业做精做透的决心。(记者 王莹 田小春)

上一篇:陈安丽在十堰调研时强调 坚决打好教育扶贫攻坚战
下一篇:宣恩贡水白柚成富民金果 年产值过2.5亿元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