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是全域贫困地区,肩负着全省l/5贫困人口的脱贫攻坚重任。就业扶贫,既能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又能有效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
近两年,恩施州出台近10个就业扶贫的政策性文件,每年筹集上亿元的就业补助资金,打出一套以精准扶贫技能培训、就业援助、跨区域劳务协作的“组合拳”。截至目前,全州有11.8万贫困劳动力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就业或创业。
技能培训从“卖苦力”到技能就业
利川市谋道镇四合村村民周永红,过去在建筑工地做零工,靠“卖苦力”挣钱,常常感到压力山大。前不久,镇里举办电工免费培训班,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参加电工培训取得资格证后,工作稳定且收入高!”。
业内人士称,无论是在外打工或是在家门口就业,特殊作业必须持证上岗,有证与无证待遇差距大。目前,普通员工在当地务工月收入约3000元,如果“凭技能”有证还会翻一番甚至更高。“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按照“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思路,恩施每年免费为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特别是让贫困劳动力做到“应训尽训”。
咸丰县清坪镇杨家庄村,村民发展白茶因缺少技术动力不足。经驻村的恩施高中帮扶队牵线搭桥,州就业部门及时将一场大规模的免费培训送进了村,从理论课到田间地头答疑释惑,参训村民还可享受每人每天100元的培训补贴。家门口学技增添发展底气,村民田艳荣特意起草感谢信,村民们自发摁上33个红手印,送到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致谢。
去年起,恩施州围绕产业、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与定向培训,开展“技能培训进乡村”活动,将技能实训平台送到乡、开到村,培训就业实现无缝对接。截至目前,全州就业创业培训总人数达到18.08万人次,其中精准扶贫培训16.96万人次,拨付到贫困村民的补贴资金超过3000万元。
据了解,在2017年州域经济目标考核中,恩施州就业综合指数考核指标,因培训工作表现突出而位居全省前列。
就业援助让贫困劳动力托底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山区信息相对闭塞,恩施每年开展“春风行动”“双创行动”“护航行动”“暖冬行动”四个系列主题招聘会,每月定期开展招聘活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等特定对象从过去“大杂烩”到“量身定制”,精准实施送岗位、送政策活动,拓宽就业渠道。
据统计,恩施今年已举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专场招聘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洽谈会”“精准扶贫就业专场招聘会”“万企进万村”等专项活动51场次,提供岗位14万余个,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3万余人次。
创业带就业,就业促脱贫。恩施每年预算5000多万元创业扶持专项资金,对贫困家庭青年、大学生、妇女、残疾人和返乡农民工创办的市场主体能带动贫困人员脱贫的,每个项目给予5万元左右的资金扶持。仅去年,州直对口帮扶单位申报近100个州级扶贫项目,发放扶持资金400多万元,推进建始县红岩寺镇“就业扶贫车间”一条街、恩施市崔坝镇“扶贫合作社”建设,带动周边贫困劳动力就业3500余人。
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恩施将其纳入公益性岗位安置范围,每个乡镇至少开发5个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目前,全州有公益性岗位人员2894名,其中安置贫困人员721名。
另外,打造一批具有州域特色就业扶贫载体。目前,建起以女儿城梦想小镇、创途孵化器等6个载体,其中省级创业基地1家、州级创业示范基地5家,入驻的市场主体1100余户,直接帮助1.2万余名贫困劳动力就业。
劳务协作让劳动力定向转移就业
31岁杨宏春,是建始县长梁镇天生村一名贫困家庭的普通妇女。去年12月,她与十几位恩施姐妹经过为期两个月的月嫂培训后,被派到杭州滨江区找到了“金饭碗”,现在每月能挣到1.2万元。
2017年,恩施州与杭州市开展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杭州目前已定向推送岗位信息10万余个,恩施已有13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杭州就业。如今,“恩施月嫂”“恩施厨娘”等劳务输出品牌在杭州叫响。
在省内,恩施继续巩固与黄石、仙桃、荆州、荆门、鄂州和潜江等地精准扶贫劳务合作关系,实现全州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10万人以上。
与此同时,恩施启动“三乡”工程,扶持农业经济实体返乡发展;实施“草根创业计划”,在每个贫困村发展2个以上的“就业扶贫合作社”、每个乡镇建设2个以上“就业扶贫车间”、全州培育10000名以上致富带头人,由此带动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谭明亮朱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