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破扶贫难点 予群众所需 碧桂园助力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2019-01-10    来源:    字体大小:A-   A+

    

碧桂园集团总部

1992年,广东省顺德市碧江之畔、桂山之侧,在改革春风的照拂之下,一颗叫“碧桂园”的种子深埋土壤,悄然发芽。

27年来,受惠于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碧桂园从偏居南粤一隅,到进入千城,远拓海外,业务链条延伸至建筑、物业、教育、酒店开发及管理等板块,并积极布局农业、机器人、新零售等领域,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身体力行的推动者。

从青青幼苗破土,到参天巨木长成,碧桂园在汲取社会发展能量的同时,也在积极反思,不断探索——如何让社会因为碧桂园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而今,除了居住在碧桂园项目的300万业主,更多人心中有了更多答案——

多年间,无数寒门学子受助于仲明大学生助学金,成长与毕业于国华纪念中学、国良职业培训学校、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他们亲切称呼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为“杨叔叔”,感恩碧桂园给予的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遇;

多年间,从汶川桑坪中学异地复课项目的落地,到2008年重大雪灾超400万元捐资捐物,再到各大灾情现场的千里驰援……在民众危难之际,碧桂园以迅速与切实的赈灾之举,表达一个中国企业的拳拳之心;

近年,依托“4+X”体系,碧桂园通过“党建扶贫扶志”“产业扶贫扶富”“教育扶贫扶智”“就业扶贫扶技”,在实践中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并入选中科院《企业扶贫蓝皮书(2018)》。

作为企业公民,碧桂园秉承民生之念、常怀感恩之心,公益与扶贫航程从南粤到巴蜀,再到华中,迎风展帆,行稳致远。就如杨国强所言“平常事,平常心,尽公民责任。”

致力“阳光企业”

确立“地产+扶贫”双主业定位

“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这17个字,朴实真挚,充满力量,成为碧桂园的不改初心与孜孜目标。

立志之外,更有实际行动与强大魄力——2018年5月,碧桂园宣布“将扶贫上升到主业高度”,确立地产是扶贫基石、扶贫优于地产的“双主业”发展模式,全面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行动。

实际上,碧桂园在慈善公益事业上的探索与努力已非一朝一夕——1997年,广州《羊城晚报》接到一位民营企业家的电话,企业家表示,希望通过匿名捐助的模式,每年拿出100万元,设立一个大学生助学金。

直至10年之后,累计资助了4000余名学子的“仲明大学生助学金”背后神秘人物才被世人知晓,他就是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面对这一被当时媒体称为“严密封锁了10年的令人感动的慈善秘密”,他谦逊表示:“国家强大需要一大批有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家。”

正是秉承这一信念,碧桂园27年的企业发展史,也几乎是一部同等长度的社会责任史——从1997年第一笔大额捐款开始,22年间碧桂园将公益慈善和经济效益摆在同等重要位置,在教育、扶贫、医疗、救灾等公益领域留下深深足印,迄今为社会累计捐款逾42亿元。

以“做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阳光企业”为企业核心价值观,碧桂园改变了无数寒门学子的命运,改变了无数贫困农户的生活,改变了无数落后村落的面貌,为社会公益与扶贫事业贡献了“碧桂园力量”。

消费扶贫启动仪式

实行“精准施策”

与全国9省14县展开结对帮扶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求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在这场举国上下的民生战役之中,碧桂园也确立了企业的扶贫战略“路线图”。

2018年5月,碧桂园启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行动,宣布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等9省14县达成结对帮扶协议,主动承担3747村、3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

与此同时,碧桂园还结合多年扶贫经验,组建“四库”,即产业资源库、就业岗位库、专家智库、贫困户动态数据库,形成一条上下衔接、动态跟进、有据可依的现代扶贫链条。

在碧桂园的理解之中,精准扶贫贵在“精”,重在“准”。对此,碧桂园结合企业“所能”,给予社会“所需”,积极导入自身产业链优势资源,将扶贫的痛点、难点各个击破。

其中,碧桂园在驻点的广东省英德市连樟村出资建设80亩高标准农田,并设立了5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支持麻笋竹山、玉米种植等项目“造血”,帮助壮大集体经济;同时,开展电工、母婴护理技能培训班,对村民进行现代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其上岗就业,凭借一双巧手脱贫致富。

从污水横流、砖房破危的村落,到通路通网、小楼林立的新农村;从低产低收的原始农耕,到如火如荼的现代农业……这样的扶贫故事,正在无数个碧桂园的帮扶村落上演。

此外,碧桂园还充分结合各县各村资源禀赋,统筹推进绿色苗木扶贫、现代农业扶贫、消费扶贫、绿色建筑产业扶贫等特色扶贫,落实“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理念,为9省14县注入发展新动能。

碧桂园湖北爱心助农活动

打造“长效机制”

以教育、产业切断贫穷代际传递

无论是社会公益,还是精准扶贫,碧桂园将家国情怀付诸行动,更倾注企业智慧。

27年来,在党建、产业、就业、教育等领域,碧桂园均有涉及,通过激活红色基因,进行公益捐助,设立教育基金,成立免费学校,织就了一张越来越绵密的多维网格,将扶贫工作扶到精准,扶到根本,扶到彻底,切断贫穷代际传递。

其中,在教育扶贫方面,作为由碧桂园创办的一所纯慈善、全免费私立中学,国华纪念中学的校门之外,镌刻下杨国强一段恳切的话语——“我不忍看天地之间仍有可塑之才因贫穷而隐失于草莽,为胸有珠玑者不因贫穷而失学,不因贫穷而失志,方有办学事教之念。”

以仲明大学生助学金、国华纪念中学、国良职业培训学校、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中大惠妍人才基金、国华杰出学者奖、惠妍教育助学基金等一系列行动,多年间10余万寒门学子在碧桂园的帮助之下,以知识、智慧与贫困展开抗争,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在产业扶贫方面,碧桂园因地制宜,结合民情,创造了诸多有的放矢的帮扶模式。2018年6月29日,碧桂园集团旗下社区生活服务品牌——凤凰优选6省12城近百家门店同时开业,并举行全国500店同庆盛典。从2016年创立至今,凤凰优选已经在全国30多个城市布局500家门店,将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导入城市,为碧桂园业主和周边居民带来更健康美好的生活。

同时,在县市乡村,围绕现代农业和上下游产业展开精准扶贫之外,碧桂园在更高层级、更多领域展开探索与布局。依托国家战略部署,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节点——惠州潼湖科技小镇,碧桂园开启产城融合的探索实践。2018年9月,潼湖科技小镇产业地块(第一期)正式投入运营,碧桂园“产业扶贫”又添新生与重要力量。

广州碧桂园国华纪念中学

于鄂“凤凰展翅”

在湖北启动“百城公益行”活动

起于南粤,深耕荆楚。

自2007年进入湖北以来,12年间碧桂园在鄂打造了百余个品质社区,服务超10万家庭,成为在省内进驻城市最多、布局最广的房企之一。

与此同时,以对中国城镇化建设路径的紧密追随,以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度践行,湖北也成为碧桂园公益与扶贫事业的主要阵地之一。

在集团带领下,碧桂园湖北坚守“质量”本质,积极反哺社会。无数个日夜晨昏,近2万“凤厂人”入深山、探孤寡、进学校,启程与行进在摸底走访、志愿服务、捐资捐物的路上。

据统计,从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碧桂园湖北已走进40多个市州乡镇自然村,分别开展了精准扶贫活动16场次、“梦想碧桂园·百城公益行”公益扶贫类活动22场次、智力公益扶贫等活动6场次,共计帮扶人数达3000余人,投入达到500余万元。

其中,“梦想碧桂园·百城公益行”活动相继走进恩施、潜江、京山、荆州、云梦、咸宁等多地,关爱贫困学子、留守儿童、特教儿童与孤寡老人。

此外,碧桂园湖北还在黄冈中学创立“国华班”、在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创办2个“碧桂园班”,为更多孩子点亮求学圆梦之路;为全省7896个行政村订购与赠阅1.5万册《半月谈》杂志,扶贫更扶智;在武汉设立18家“凤凰优选”超市,打破城乡市场壁垒,整合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进行展销;采取“1+3模式”,即1个党支部+1个媒体+1个社区+1个贫困村的模式,媒企联动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

在碧桂园湖北的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之中,一面面鲜红党旗、一张张纯真笑脸、一个个掷地有声的帮扶举措、一组组不断增加的捐赠数据,记录了这个责任企业的根植泥土,不忘初心。

碧桂园志愿者公益捐赠

结 语

除了“世界500强”“国内房企龙头”这些标签,碧桂园让那个腾飞的凤凰LOGO,在更多人心中变成一个更具象、更立体、更温暖的形象。

以一系列捐资捐物、有心有质的社会公益与精准扶贫行动,碧桂园成为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中坚力量之一,也成为优秀企业与时代同生、同行与同成长的最好见证。

上一篇:第二批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公布
下一篇:9家鄂企捐赠善款2.4亿元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