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新春走基层·夜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山腰有个小卖部

发布时间:2019-01-22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开栏语】

荆楚大地,千山万水,多少民生牵挂;寂寂山湾,迢迢山路,洒满脱贫热盼。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也是“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2018年底,我省32.31万户89.08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成。这些贫困群众迁出“穷窝”,安置到便于生产生活的新家。

搬迁群众能否“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春节将至,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夜访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近况,聆听他们的心声。

      图为:胡兴顺(右)给屈祖英拿货。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擒虎 通讯员 邹远景 陆海英

1月20日晚7点,兴山县昭君镇滩坪村易迁安置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胡兴顺的家。

这里是半山腰,海拔近千米。山坡上分布着4排安置房,黄房红瓦,高低错落,成为山间一道风景。

滩坪村易迁安置点2017年5月交钥匙,安置了101户181人,其中含该镇集中安置的66户77位“五保”老人。这里紧邻村委会和卫生室,有统一的食堂、澡堂、烤火房,聘请专人服务。

胡兴顺的家,两室一厅,面积约50平方米。客厅当小卖部,货架上堆满米、油、纸巾等日用品。另两间房是卧室和仓库。别看店小,它的服务半径可不小。滩坪村3组的刘传玉走了1小时山路,来到这里买日历和日用品。

胡兴顺71岁,头发花白,脸刮得干干净净,十分精神;听力不好,但思维敏捷、算账快。

橘黄色的温暖灯光里,胡老汉右臂的袖管空了半截,有些扎眼。他告诉记者,2000年,他意外触电,半截右臂断裂,腰部也留下半尺长的伤疤,成了贫困户。后来,他到县城拾荒、收废品。

2017年,政府盖好了新房,把他请进安置小区。老家在哪?他一指对面的高山——窑湾,“土坯房早塌了,我前些年在镇里租房住。”

如今,胡老汉有低保金、残疾人补贴、养老金、公益林补偿……多种政策叠加,哪用再拾荒?村里希望他晒晒太阳、享享清福。

但胡兴顺是个闲不住的人。扶贫干部出主意,让他开起“小摊摊”(即小卖部)。

晚上7点半,邻居屈祖英来到小卖部,和胡老汉打招呼:“吃了没?要不要来我家烤火?”胡老汉回答:“吃哒,我再守会摊子。”屈祖英买了一提卫生纸,问今天生意怎样。胡老汉笑答:“卖了十几块钱,盼着快过年,就卖得好了。” 

记者看胡老汉的“小本本”(低保存折),1月分两次取了2000元进货,还剩616元。再翻看他的账本,上周最好的一天卖了86.3元。“一袋米进价50元,只卖55元。一年能净赚2000多元。我还有低保、养老金、残疾人补贴等,不喝酒不打牌,够生活了。”

晚8点半,胡兴顺关了店门,来到贫困户王作容家。王作容腰椎疼痛,在胡老汉店里买了药膏。“药效怎样?”“贴了就不疼了。”听说胡老汉明天要进货,王作容请他带一包肥料。

记者问:“带一包肥料可以挣多少?”胡老汉一笑:“人要自己努力、不等不靠。我干了一辈子,现在停不下来,能挣一块钱我也干。”

上一篇:湖北省扶贫办主任胡超文:持续发力 突出重点 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下一篇:宜昌首届乡村社戏庙会开幕 “农旅融合”助力脱贫攻坚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