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周寿江 通讯员余猛 刘心成
“去年综合纯收近30万元。”
南漳县城关镇杨林村,“85后”刘鹏程和杨燕夫妻俩,返乡流转土地,多元发展,成为乡村致富带头人。
返乡“捡”地耕种
1月22日,南漳县城关镇杨林村,冬日阳光暖洋洋。
正是农闲时节,机具已入库。在刘鹏程夫妻俩开办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敞开式机库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停着30多台各式各样的农机具。“添置这些农机具,只用了三四年时间。”小两口说,他们以前在东莞的沙发厂打工,中途回来种过一年田。2014年,村干部打电话,告诉他们村里有田荒了,问他们要不要回来捡(流转)地种。
2014年5月,小两口告别打工生涯,回家流转土地,成立种植合作社,开启创业之旅。
流转的土地有上百亩,需要借助农机来提高生产效率,于是耕田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农机具一件件“请”进了门。
流转的土地逐年增加,到现在已有800多亩,添置的农机具数量和品种也越来越多。
从2015年起,小两口不仅耕、种、收自己流转的土地,还开始给周边的农户提供耕、种、收等服务。2017年,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引回多台打捆机,建起秸秆收储场地,2018年共打捆1000多亩秸秆。2018年,又新增了机械育秧、插秧业务。“育秧、插秧收益最可靠,风险小,不受天气变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影响。”小两口向记者讲述他们的“种田经”。
多元发展带动一方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元发展,延伸产业链,才能降低风险,稳定增收。
刘鹏程告诉记者,在他们的发展计划里,不仅要搞生态种养、循环农业,还要搞体验农业、观光农业,要发展采摘经济等。
记者看到,与农机库一路之隔,是小两口开的传统油料作坊,作坊内,饼肥堆了一地;同时,两人还喂几十头猪,养殖60多箱蜜蜂。“以后,我们还打算养牛养羊。”杨燕说,秸秆综合利用,合作社收储的秸秆,很大一部分销到了当地养牛场,做秸秆饲料。2019年,合作社计划拿出10亩地,用饼肥和猪粪种菜,先把蔬菜采摘园搞起来。
杨林村党支部书记杨德明说,这对年轻夫妻视野开阔,踏实肯干,已是当地致富带头人,且示范带动作用明显:通过流转土地,以前一些荒芜的土地不再荒芜,耕地得到合理利用,当事农户还有一笔流转收入;为村民提供农机服务;更重要的是,在助农打工增收方面,发挥了作用,其中,春耕和秋收农忙季,合作社一天要请工二三十人。
52岁的村民刘在国,是合作社的一名农机手。他说,以前在深圳的船厂洗船、刷油漆,收入虽高但顾不了家;现在家门口上班开农机,年薪4万元也不算低,顺带还把自家的6亩地给种了。
来自肖堰镇的34岁青年杨雪峰,也在合作社拿年薪,只是略少一些,他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照看蜜蜂和经营油料作坊。
杨德明介绍,2018年10月,杨林村流转了7亩地,建了10个大棚,发展大球盖菇,而制菌筒所需的主要原料稻草秸秆,就是这对小夫妻的合作社打捆收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