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鄂州沙窝乡胡桥村:豆丝“炒”出致富路

发布时间:2019-02-21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图为:1月18日,沙窝乡胡桥村村民趁晴好天气晾晒豆丝。沙窝乡农民改进传统加工方法,制作的豆丝俏销市场。(视界网 叶雁翅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劲松 通讯员 郑博

“没想到,备了1000公斤豆丝很快被网购一空!”鄂州惠生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贵生说。

鄂州市鄂城区连续两年举办“豆丝文化节”,沙窝乡豆丝一时间“喷香”遐迩,到了春节前后更是供不应求。

抱团发展,名气渐长

春节前一个多月,沙窝乡胡桥村村民何利和爱人尽管做足了准备,还是累得不轻:每天做100碗炒豆丝,外加500斤干豆丝,全部销完。

“我们现在做豆丝越做越有味。”同村的村民汪自明说,他家因大儿子残疾一度陷入贫困,没想到自己的手艺竟为一家人改变了命运。

去年上半年,汪自明申请扶贫贷款扩大生产规模,下半年即还清贷款。

“胡桥的豆丝不愁销。”汪自明的底气源自全村持续打造豆丝产业的谋划。胡桥村是市级贫困村,产销豆丝是其扶贫产业之一。自2015年起,村里创办“胡桥人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将近40家作坊统一管理,农户按统一配方生产,再由公司负责统一回收销售。

公司法人龚玉荣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胡桥村豆丝产业一年总产量可达100多万斤,总产值500万元以上。如今,全村豆丝作坊大户一年收入十几万元,小户也有三四万元。

抱团发展不仅把小户生产能力化零为整,对大户也有利。“豆丝需晒干,天气对产量影响大。我们投资40万元,买了烘干设备,不仅自家用,还对小户开放,大幅降低了使用成本。”米达食品厂负责人何远银说。

注重品质,打造品牌

沙窝乡沙窝村的好口味豆丝加工厂,由村民周水源创办。他从1989年开始办厂,对如何提高豆丝品质有自己的思路。

当其他人还在铁锅烫、手工切、蛇皮袋包装的时候,周水源已着手制定生产规范,并率先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2015年,周水源的豆丝入选鄂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拿到“非遗”证书后,他将其印在产品包装上,并将商标更换为“沙窝灶王”,凸显品牌特色,并推广至专卖店销售。

在周水源的厂里,碎了的豆丝、烫糊的饼子都必须报废,曾在一年内处理近三千斤废料。好品质自然有了品牌影响,引来各地商贩争相代销,王贵生就是其中之一。

每到旺季俏销,豆丝厂就感到人力不足,即便请湾里人帮忙,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让周水源陷入新的思索,“靠一家企业力量接不了大订单,成不了大气候,也很难形成地域品牌。”

去年底,他和王贵生联手成立合作社,像“胡桥人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一样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包销。“有了规模,才能扩大品牌影响力,进而占领市场。”他说。

借力电商,拓展市场

6年前,王贵生创办鄂州市第一家冠名“电子商务”的企业,将包括沙窝豆丝在内的各种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现在,公司线上线下销售额从每年1000多万元提高到5000多万元。

在与豆丝生产商打交道的过程中,王贵生发现:小、散、无标、质量不稳是制约沙窝豆丝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促进豆丝质优价优,王贵生将目光转向电商平台。

“上电商平台的产品必须有品牌、有销量、有口碑、有资质。通过这个渠道,可倒逼豆丝产业升级。”王贵生说。

和王贵生合作不到3个月,周水源的“沙窝灶王”豆丝线上销售额占比已达70%左右,并已远销到到澳大利亚、日本等地。

“借力电商,沙窝豆丝销售半径快速放大,我们每天接订单从原先几十件上升到几百件。但沙窝豆丝纯手工制作出品慢,且全乡有资质的供货商屈指可数,面对大订单仍心有余而力不足。”王贵生说,打造特色农产品地域品牌还需加大力度。

上一篇:国务院扶贫办:全国832个贫困县将在明年全部脱贫
下一篇:王艳玲:强化扶志扶智 巩固脱贫成果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