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背靠宝山 特色脱贫

发布时间:2019-02-27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图为:张强展示他加工的绿松石饰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柯皓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汉泽 通讯员 范珉 张华魁

“今天运气不行。”2月22日晚,十堰市竹山县秦古镇小河村村民陈越平略感失落,早上7点多进入绿松石矿山,整天没捡到几块像样的“石头”。

但这影响不了陈越平的积极性。“运气总有好坏,月均收入3000元左右。”依靠捡矿渣,陈越平已于去年脱贫。“发挥特色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竹山县委书记龚举海介绍,目前,全县绿松石产业年均产值约20亿元,各类经营商户达到2000家以上,直接带动5万余人就业,其中近一半是贫困对象。绿松石已成为该县脱贫增收的重要支撑。

矿渣里“淘宝”

陈越平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4口,两个孩子均未满10岁,妻子要照顾孩子,家庭收入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以往陈越平只能在外打零工,生活艰难。在小河村,像陈越平这样“勤快的贫困户”不在少数。

秦古镇是竹山县绿松石矿产大镇,储量占全县绿松石储量的70%,矿脉分布面积达20平方公里,小河村和大堰村、大河村、秦家坪村都是绿松石核心矿区。

绿松石矿开采后的矿渣里,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小绿松石夹杂其中。以往,各采矿公司有专人负责筛检矿渣,2015年,秦古镇政府与各绿松石开采企业达成协议,允许18岁至60岁的周边村民分批次有序进入矿山捡渣。贫困户捡到的绿松石由公司回购,公司根据绿松石的大小、纯度给贫困户发钱。

村里为陈越平办理了捡矿许可证,按排班顺序,他每月可进山捡矿渣四五次,运气好时能捡到拇指大小的绿松石原矿。不捡矿渣的时间,他就在村里的合作社里打工,“现在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公司还帮村民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宝源绿松石矿业公司工会主席解复清说,靠山吃山,秦古人背靠的是一座宝山,只要不懒不笨,脱贫并非难事。

解复清是宝源矿业的股东,同时也承担着小河村贫困户钟方玉一家人的脱贫任务。钟方玉有年逾古稀的双亲,还有一个10岁的儿子。几年前,他的妻子因嫌家穷远走他乡了。

解复清帮钟方玉在矿上谋了一份差事,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元。除此之外,钟方玉每年向矿上供应粮食、蔬菜、猪肉,也能挣几千元。去年,钟方玉一家也顺利脱贫。

秦古镇党委组织委员张志强说,秦古镇绿松石矿共有开采洞口300多个,从业人员8000多人,矿区周边的小河村、大河村、秦家坪村和大堰村等几个村去年已实现整村出列。

残疾小伙借“石”脱贫

“手串两个、吊坠两个、耳钉三对……”2月23日一大早,快递员上门,张强按订单发货。

30岁的张强是麻家渡镇罗家坡村居民,患有严重风湿骨病的他左腿已有些变形、萎缩,走路一瘸一拐,不能干活。“曾以为今生就靠吃政府救济了。”张强说。

2017年,县里的电商培训班在镇上开课,张强闲来无事报名参加。培训结束后,他就在淘宝网开起了绿松石饰品网店,不料,第一个月就卖了20多单,赚了大几百元。

张强有了信心,从代销到加工,他薄利多销、生意越做越好。去年,他开的网店赚了3万多元,“终于能靠自己的双手脱贫了。”

麻家渡镇是十堰市知名的绿松石集散地,该镇把绿松石产业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投资300万元兴建绿松石一条街,对贫困户从事绿松石加工、销售给予政策扶持。目前,该镇绿松石产业已形成产、供、销完整产业链,全镇绿松石加工商家600多家,带动3500多人就业,其中贫困对象1200多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对口扶贫点在秦古镇,2017年,该校珠宝学院与县职业教育集团展开合作,开设珠宝专业,设立人才培养和科研实训基地,在竹山设立玉雕大师工作室,努力为该县绿松石行业输送专业人才。

上一篇:小山村里人人当股东
下一篇:孝昌7000余干部扶贫大走访 帮贫困户解决问题300多个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