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旅游扶贫撬动“美丽经济”——宣恩以产业融合激发旅游扶贫动能

发布时间:2019-03-01    来源:    字体大小:A-   A+

    

记者 刘亚丽 通讯员 朱柳

宣恩是标准的山区农业县,“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对宣恩地貌的形象写照,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占70%以上,特殊的地形地貌一直是制约宣恩发展的桎梏。

穷则思变。宣恩的优势是山水,希望也在山水,尤其在脱贫攻坚冲刺阶段,宣恩以产业融合为基础,通过旅游带动扶贫,将村村寨寨打造成为旅游景点,实现了从贫困向富裕、从落后到美丽、从穷山恶水到金山银山的华丽转身。

从旅游看客到民宿老板的转变

小桥流水、碧波绕村、道宽路净……春到清水塘,看到的是碧波风光,体会到的是诗意嬗变。

位于宣恩县高罗镇的清水塘村因其秀美的山水之景近年来成为乡村旅游的“宠儿”,全然不似几年前无人识得的落后村落。

“春夏是游客高峰期,现在路好了,农家乐每天都可以营业接客。”去年在村里开办农家乐的村民郑永胜对清水塘旅游前景十分看好。2018年7月,湖北省旅游委发布首批100个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观测点村名单,其中有56个贫困村,清水塘村成功入选。在政策引导下,村里道路新修拓宽,整村绿化美化,新建旅游厕所,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清水塘在变,不再“养在深闺”,村里的农家乐办得越来越多。村民都明白,来玩的人多了,商机也随之多了。尤其打通了道路出行瓶颈之后,依托清水塘村良好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

在晓关侗族乡蚂蚁洞村,一所村民自建的民宿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度假。老板张东原退伍后瞅准了旅游发展前景,将自己的老房子整修一新打造成民宿。农庄依地形结构而建,处山水之间,通过土地流转、租赁、入股方式发展1000余亩休闲观光农业,游客可在庄园休闲观光、体验农耕、舒心住宿,同时带动周边老百姓脱贫致富,已建成的11栋木屋20个房间供不应求。

从“旅游看客”变成“民宿老板”,在珠山镇车洞坪村、高罗镇板寮村、椒园镇水田坝村,不少农户正通过旅游完成着身份的转变。据统计,宣恩现有民宿30余家,共计床位600张左右,以农户为单位的农家乐多达400家,其中三星级以上农家乐就有5家。

从贫困山村到A级景区的蝶变

进入春季,万寨乡伍家台村农家乐老板杨雪芬非常忙碌。她既要管护好自家4亩茶园,还要接待一批批前来茶园观光的游客。“过年的时候最多可以接待6桌客人,菜都是自己种的,价格也实惠。”开办农家乐3年以来,杨雪芬每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

在伍家台村,像杨雪芬一样靠茶吃饭的不在少数。作为宣恩首个4A级景区,该村依托伍家台乡村休闲度假区品牌,以万亩茶园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体验为核心内容,围绕茶产业做文章,通过实行“景区+茶家乐+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融入旅游产业链,发展乡村旅游和“茶家乐”,实现脱贫致富。

“我现在只需要在基地做工,老板发工资,生活没有负担,日子也轻松。”今年63岁的周裕楚过去因劳动力不足、因病导致贫困,近年来他通过将8亩茶园流转给当地茶业公司,同时利用农忙务工增加收入,年收入达12000元左右。

好土产好叶、好叶制好茶、好茶卖好价。伍家台村采用“1+X”模式,龙头企业与茶农建立连带机制,把公司和茶农的利益紧紧地捆在一起。由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自建基地,并聘请茶农在基地务工,同时还与农户签订生产收购合同,企业按高于市场价格的保护价收购,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目前,伍家台茶叶合作社和企业共提供茶叶加工、服务员、清洁工等就业岗位700余个。

去年,伍家台村建起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搬迁到这里的农民纷纷加入“微工厂”制作手工茶皂,不仅实现了就业增收,还推动了当地特色旅游产业。经由他们制作出来的茶皂成为旅游特色产品,十分走俏。

如今,茶已成为伍家台村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产业融合的重要依托,全域旅游品牌的重要元素。2015年,伍家台村率先脱贫摘帽,成为全州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

从单个景点到全域旅游的裂变

椿木营是高寒山区,平均海拔1680米,被称为“宣恩之巅”。一到冬天,便是冰天雪地。为把“高颜值”转换成“高产值”,椿木营乡穷则思变,变“劣势”为“优势”。

凭借得天独厚冰雪旅游资源,椿木营乡采取产业联动、营销促动等一系列手段,借助滑雪度假、休闲养生的号召力作为着力点,椿木营冰雪经济强势崛起。据统计,仅2018年,该乡5条旅游循环道路沿线的6个村,就新增农家乐、民宿等30余家,从业人员200多人,带动近8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椒园镇黄坪村利用黄金梨产业举办节庆活动,带动老百姓稳定发展产业。2017年,宣恩立足黄坪村休闲农业资源和区位交通条件,创新策划“阿尼阿兹”品牌休闲旅游区。在政策主导下,该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档升级,惠及全村。

近年来,宣恩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实施旅游帮扶项目10余个,基础设施建设、土坯房改造、村庄整治、土地整理、产业发展、旧址维修等一大批项目快速推进,使得一些原来脏乱差的贫困村变成了风景优美的旅游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村村寨寨是景点。宣恩从“景点旅游”发展到“全域旅游”,实现着“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嬗变。2017年起,宣恩以科学规划引领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建设,聘请专业规划团队编制了11个旅游扶贫试点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编制了兴隆村、酉水源、野椒园、黄坪村等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开展多样化的旅游扶贫模式,有针对性地创新扶贫载体,争取旅游扶贫效果最大化。

旅游产业已经开始担起宣恩县脱贫攻坚的“大梁”。据统计,2018年全年共接待游客24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68%、37.47%。

厚植山水,旅游扶贫。旅游富民图景正照进现实。

上一篇:春耕正当时,“尖刀班”携手村民播种“希望”
下一篇:贫困户3.3万元养老钱失而复得 退赃现场令人动容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