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十堰:9万贫困群众家门口上班

发布时间:2019-03-15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张静 通讯员 余成玲

3月11日一大早,68岁的曹纯科照例来到位于十堰市郧阳区的湖北棉伙棉伴袜业扶贫产业园上班,“原以为我这个年纪只能在家受穷了,没想到还能找到工作。”老曹的工作是将织好的袜子翻转过来,简单培训就能上岗,月收入2000多元。

老曹原住郧阳区梅铺镇曹西沟村二组,现在搬迁到了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扶贫安置点。搬迁前,老曹和老伴种着两亩玉米,一年到头也赚不到几个钱,搬迁后虽然住了新房,但因种不了地心里却更没着落了。

年初,老曹接到村干部的通知,可以去厂里干活了,他大喜过望。“虽然年纪大了,还是希望能自己动手赚钱,心里更踏实。”老曹说。

青龙泉社区是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配套建设5万平方米的袜业扶贫产业园,目前已安置2000多人就业,让搬迁户既“挪穷窝”,又“换富业”。

与青龙泉社区集中安置就业不同,柳陂镇龙韵新村安置点采取的主要是分散安置就业模式。

在该新村一户宽敞明亮的四居室里,明刚正在一台袜子缝头机上忙碌着,72岁的母亲在一旁打下手。“我们娘俩一天可以做3000多只袜子,一个月挣2000多元呢。”明刚说。

明刚今年43岁,过去一直在外打工,母亲年迈,身体又不太好,“村里搞了扶贫产业,为我们购置了缝头机,还帮忙培训,今年就留在家乡工作了”。在村里,像明刚这样在家上班的贫困户有110多户。

2017年以来,郧阳区从浙江诸暨引进19家袜业企业,在19个乡镇建设袜业扶贫车间。为帮助贫困户尽快掌握技能,龙韵新村成立了袜业扶贫实训中心,购置了培训设备。“我们从浙江请来技术人员培训村民,根据村民的实际情况,让他们能在家庭或者作坊就业。”龙韵新村负责人肖勇说,“我们的目标是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做、户户能脱贫。”

十堰扶贫任务艰巨,有27万多户、82.67万人要脱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全市人社系统抢抓“扶贫车间”建设的契机,将扶贫工厂、家庭作坊、产业基地建到乡镇村组、安置小区,延伸到贫困户家里,帮助一大批农村留守妇女、残疾人及高龄贫困人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家里就业。目前,全市共建扶贫车间6020个,带动9万余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上一篇:通城产业基地惠及2万贫困户
下一篇:光伏脱贫的大悟故事:满山坡的光伏板,每年“生金”逾亿元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