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一个省重点深度贫困村的华丽转身——湖北通城:美丽天门幸福来

发布时间:2019-09-24    来源:    字体大小:A-   A+

    

通讯员  刘建平 葛七甫

天门村已经成为集高山有机茶、民宿风情、户外采摘休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三十六弯,弯弯藏风景,弯弯有故事。

初秋,笔者驱车来到湖北省通城县麦市镇天门山脚下,沿着硬化了的盘山公路,弯过三十六道拐,攀升到海拔五百多米高山上,眼前一亮,仿佛进入世外桃园。

村内柏油路畅通整洁,道路两旁花木茂盛,一栋栋黛瓦白墙错落有致,村民忙碌在金色的田园……天门村已经成为高山美丽乡村。

这一巨变,来自通城县“迁村腾地,整村推进”决策,来自县委、县政府一班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担当,来自他们带领党员群众,艰辛探索、砥砺前行,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天门村村民生活在海拔550多米的高山上。

精心谋划  深山崛起美丽乡村

“羊肠路,荒山头,一库碧水断往来;上学难,出行难,有女莫嫁天门山”。这是当地传诵的一首民谣。

天门村海拔550多米,偏居幕阜山一隅,是一个三省交界村落,全村共12个村民小组,374户1300人,贫困人口占95户290人,属湖北省重点深度贫困村。

“一山三十六弯,弯弯有人家,多则三五户,少则一两家,餐餐红苕饭,户户小学生”。这些传唱几十年的歌谣,道尽了全村1300多人居自然条件之严酷、生存条件之恶劣。

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迫使70%的村民被迫搬迁下山。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通城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要之举,在天门村首次打响“迁村腾地,整村推进”战役。

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明灯多次上天门村调研,现场指导,议定方案,扎实推进。县国土部门、发改等部门以及金融部门多次到天门村走访调查,现场解难,提出很多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迁村腾地,整村推进,将安置小区列入增减挂钩项目”。该县深挖国土资源政策红利,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推行宅基地复垦券制度,将旧房危房腾退,由全县统一进行拆除复垦,节余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在省内公开交易。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分布在天门村委会后面,地势平缓,生活便利。麦市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全员上阵,每人带一个工作专班,在一个星期内完成329户的拆迁协议,一个月内完成拆迁和复绿工作,新增农用地191亩。

通城县在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时守住搬迁对象精准的“界线”,建房面积的“标线”,搬迁不举债的“底线”。充分尊重搬迁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本着合理规划选址,民居布局科学,方便村民生活的原则,66户拆迁安置户以家庭人口数量,分别按照2层砖混结构三个标准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搬迁。同时,在选址上做到“三避开”(避开地质灾害区、避开洪水威胁区、避开基本农田)。

“一步跨到小康社会!没有国家的好政策,我一辈子也很难挪出穷窝”。村贫困户罗时富的话说出了天门村66户扶贫搬迁贫困户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说起易地扶贫搬迁,他一脸的高兴和满足:“以前,我家5口人居住在20年代土筑的破房子,天一到下雨,家里24个天井,到处漏雨,提心吊胆怕倒塌,拆掉老房子,将宅基地复垦,不仅能分到钱,还能住上新楼房。”

通城县人民政府县长刘明灯(右一)与天门村干部一道商讨治村之策。

产业帮扶  山种摇钱树户有聚宝盆

对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脱贫短板,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关键之举。

为防止搬迁户出现“住着新房子,过着苦日子”,如何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能致富”的目标,天门村通过自己的实践,给出了答案。

昨日一大早,贫困户葛先荣夫妻俩早早来到地里,挖地、施肥、下种、覆膜……雄丰专业合作社专业种植高山蔬菜,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方式流转土地100亩,带动20户贫困户就业,葛先荣夫妻俩每天都有100元的务工收入。

蓝天白云下,翠绿群山间,传来牛羊叫唤声,贫困户葛招龙眯着双眼悠闲的哼着小曲。该村利用天门村山林草地资源丰富优势,鼓励引导村民发展种养业。目前,全村已发展牛、羊和生猪等养殖户96户,吸纳农户入社,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葛招龙养殖的30多条牛,收入5万元以上,年过40岁的他,今年脱贫,又脱单。

为给贫困户提供更多的脱贫致富机会,天门村发展黄桃基地100亩,解决12人就业。新建60千伏光伏发电站,10户贫困户年分红3000元以上。中药材基地200亩,主要种植葛根、香菇等,安置15人就业,年收入2万元。

该村还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发油茶基地1000多亩,贫困户以地入股,基地流转到黄袍山油茶公司。建成收益后,农户和公司按4:6分成。见效益之前,每亩每年发放150元的看管劳务费。

目前,这个村正洽谈引进高山有机茶、民宿风情、户外采摘休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带动更多贫困户就近务工,实现离土不离乡,就业增收。到目前为止,天门村已经发展了中药材,高山蔬菜,光伏发电,黄桃,牛羊养殖等8个扶贫产业,不仅能帮助贫困户入股分红增收,还保证了贫困户就近就业。

有了好产业,搬迁的贫困群众留了下来,一些外迁的村民又搬了回来。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通过抓产业发展,抓就业创业,使得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不仅住上了好房子,还过上了好日子,保证了贫困群众高质量脱贫”。正在现场调研的县委书记熊亚平说。

天门村村民生活在幸福花园中。

美化环境  群众生活在幸福花园中

“山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这届政府的奋斗的目标。”县长刘明灯驻点天门村后,一直用自己的行动兑现自己的承诺。

走进天门村:公路两旁金桂飘香,拆迁户宅基地处处泛绿、村河道护砌正酣。

该村大力实施美化工程,采取“四让四变”措施,让天门古老村落焕然一新,华丽转身。

——让屋场变菜园。大力开展复绿工作,调集菜籽460斤,对拆迁的239户宅基地全部进行复垦,昔日的老屋宅基处处泛绿。

——让村落变花园。对公路沿线,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栽种桂花、金丝楠木、枫香、樱花、紫薇等绿化苗木2万多棵,沿途花香鸟语,清新宜人。

——让河道变公园。投资760万元护砌3.9公里河道,实现生态自净、水清岸绿,依势修建亭台桥榭,打造景观长廊,人在山里走,如在画中游。

——让山路变平坦。筹资460万元,将盘山公路6.4公里重新铺设并拓宽至4.5米,两旁加设护栏,让村组道路畅通,村民出行方便安全。

——该村占地面积2亩投资60多万元的污水处理池即将投入使用,污水注入净化池,再通过植物净化。

——全县第一家农村生态停车场,绿树环绕。投资170万元新建村级文化广场已峻工。

华灯初上,村文化广场,村民们载歌载舞,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新生活的热爱。

——听他们又唱出了新生活:“沥青路,绿山头,一库碧水游客来;东弯有产业、西弯就业忙;黄桃香,牛羊壮,扶贫帮到心坎上,感恩共产党,天门生活大变样”。

这些新歌久久盘旋在天门村上空,越唱越红,越听越甜。

通城县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天门现场办公解决村民难题。

 

上一篇:金谷山村油茶扶贫基地来了教授
下一篇:在省级贫困村里“盘”资产 ——鄂州市华容区芦花村高述兵返乡任职记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