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乐克 雷巍巍 通讯员 周华山 向红梅
图为:通车后的秭归长江大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曙松摄﹚
10月16日,秭归长江大桥,车辆来回穿梭。
从空中俯瞰,长江、香溪河交汇的悬崖峭壁间,秭归长江大桥串起的“五桥一隧”项目群,犹如一条镶嵌于高峡平湖的“黄金玉带”,通向群山之外的远方。
9月27日通车的秭归长江大桥给当地人生活带来哪些改变与憧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近普通群众,倾听他们的心声。
老水手的渡口情
“乘风破浪,挺胸昂首,渡口人走在改革的排头;扎根香溪渡口,服务秭归人民,渡口人勇搏峡江的激流……”10月15日,香溪汽渡船长马尚明,坐在船舱驾驶台前,前进、停泊、摆右舵,整套动作一气呵成,汽渡船稳稳停在渡口,看着一辆辆汽车下船,马尚明拉响最后一声汽笛,再次哼唱起这曲《渡口之歌》。
随着秭归长江大桥通车,香溪汽车渡口停运也进入倒计时,仅在香溪河上保留少量应急运力。从1978年开始运行的香溪汽渡,连续41年承载秭归人过江需求的这一段历史,即将结束。
1988年,刚满18岁的马尚明,兴高采烈成为一名光荣的渡船人,从水手长、再到轮机长,凭着勤奋好学,当上了船长。“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都留在渡船上。”马尚明回忆。
从2014年开始,渡船免费服务,为“打造平安路、开好放心船”,马尚明常常一个星期都不下船,吃住都在船上,从早上7点一直到下午6点,只要有车上船,就开行,30分钟一个来回,到晚上开始检修船只,维修清洗,常常忙到凌晨。春节、国庆等出行高峰,更是忙得连饭都吃不上。“几十年了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春节。”“当年三峡库区移民,从老县城举家搬迁到长江南岸,都是渡船一船船送出去的,看着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内心既高兴也坦然。”马尚明笑容满面。
果农盘算好收成
“大桥通车了,运柑橘的卡车想来就来,想走就走。”10月15日,秭归县归州镇彭家坡村,69岁的老书记彭洪国说,村里发展迎来新机遇。
在这个距离秭归老县城最近的脐橙亿元村,彭洪国在村里工作了40多年,发生在秭归的件件大事都牵动着老人的心。“我们村经历了七大机遇、七大转变。”伴着一杯清茶,彭洪国打开话匣子。
从上世纪60年代兴修水利,到改革开放分田到户;从三峡大坝动建,到荒山荒坡改田;从三峡大移民,到秭归老县城搬迁;从种水稻、柑橘,到产业结构调整;从村村通水泥路,到交通大动脉贯通……一幕幕如同放电影一般,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行走在彭家坡村,满坡柑橘黄遍山野。还有一个多月,村里的脐橙将迎来上市高峰。过去,来自广东、重庆、东北等地的采购商,只能通过汽渡过江,必须赶在下午5点前离开,否则错过末班汽渡,只能在车里住上一晚。“现在不担心运输,进村的果商也多了。”64岁的村民胡新忠盘算着今年的收成,他家17亩山地全部种伦晚、夏橙等畅销品种,预计总产量5.5万公斤;按照去年伦晚每公斤10元、夏橙每公斤8元计算,今年收入将超过45万元。更让他高兴的是,儿子在县城搞电商,不再担心物流问题,将带动更多村民网上卖橙,“光电商毛收入20万元。”
文化传承新窗口
置身屈原故里景区的刘志伟砚雕工作室前,巍巍三峡大坝尽收眼底。
步入室内,龙马金花砚、大沱石砚等归州砚令人眼前一亮;砚身,山水、花鸟、走兽等图案栩栩如生,令人叫绝。
工作室主人刘志伟是位80后,秭归县清滩镇人,归州龙马金花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说,清滩镇原址已淹没滚滚江水下,上面建成了秭归长江大桥。工作室是原建筑一砖一瓦编号运至景区,复建而成。跟着他一起带来的,还有峡江文化那份割舍不掉的情缘。
刘志伟自幼跟爷爷学习砚雕,对归州砚情有独钟。2005年,他做的第一块砚雕被一位江苏游客以800元价格买走。受此激励,刘志伟把爱好当作事业干,坚定地走上砚雕这条路。
在刘志伟工作室里,陈列着诸多珍贵的砚雕作品,大多只展示不销售。刘志伟介绍,归州砚使用的大沱石采于峡江深水,得之不易,成砚数量极少。有时,为了不浪费一块难得的峡江石,他会盯着石头看上一个多月,不轻易落下第一刀。“要传承、保护,不能当败家子。”刘志伟说,石材资源越来越稀有,归州砚卖一件就少一件,传承峡江文化就少了一样载体。在他看来,屈原就是峡江文化代表。“屈原给人们的印象总是悲愤不已、报国无门,其实他也有意气风发、人生得意的一面。”作品中,刘志伟力求还原屈原积极正面的形象。“秭归长江大桥通车后,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等黄金旅游区,为传承峡江文化打开一扇窗。”刘志伟表示,他将在政府的指导开发系列文创产品,让世界知道归州砚,让更多人爱上峡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