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日报讯(记者田城通讯员叶箫)
金秋十月,绚烂多姿。
阳新县枫林镇坳上村崇山群壑,腊米绿遍,在风中摇曳生彩。
坳上村曾是一个典型山多地少的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差,农户家庭收入单一,村庄环境脏乱差,群众日常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
但短短几年,在村“两委”班子带领下,坳上村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村民“穷思想”得到了极大解放,拔除了穷根,山村经济越发活跃。
基层堡垒强精神
2014年12月,正值村“两委”换届。
村里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当时坳上村是全县贫困村,也是基层组织建设的软弱涣散村,选一个称职的支部带头人尤为关键。
枫林镇党委想到了村里考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刘训志,他既是党员,还是创业能手,懂市场,会销售,路子广,这样的人选正是阳新农村最需要的人才。
为了将刘训志“挖回来”,枫林镇党委没少费心思,也没少跑腿。最终,在听说“全村1958名村民就有447人属于贫困人口,村里负债180多万元,村干部在村内的小商店连一瓶矿泉水都赊不到”的情况后,刘训志的心被刺痛了——家乡都穷得抬不起头了,在外面赚再多钱又有什么用?
他决心回乡创业,以产业带动脱贫。选举大会上,他全票当选村支书、村主任。
在他的号召下,柯金昌、江霞等多名有能力、有闯劲的年轻人进入“两委”班子,柯昌林、翟光斗、柯美坤等一批在外能人返乡创业,柯友法、柯善贵等一大批党员在支部引领下充分发挥先锋带头作用,积极参与村级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自发为湾组群众传授产业发展经验,培养了一批懂种植、有技术的农民人才,消除了一批由来已久的矛盾纠纷,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难事大事。
党的基层堡垒在村里扎下了根,支部焕发出活力、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村“两委”向心力迅速提升,村里发展明显提速。
腊米产业壮筋骨
村子要发展,产业是发动机。
村里发动村民发展苗木,将古油茶树搬下山,嫁接精品茶花园10亩1300株。刘训志带头入股30万元并承诺入股分红归集体,村组干部和群众纷纷入股筹得股金90余万元。
目前,坳上村苗木花卉基地发展到千亩左右,有桂花、大叶女贞、茶梅、红豆杉、栾树和白玉兰等数十个品种。
近几年,腊米市场火爆,坳上村抢抓机遇,建起了8000亩腊米产业基地。2016年,坳上村苗木花卉产业收入约64万元,除去成本,净利润22万元。村委会拿出10万元分红给贫困户,还剩12万元,实现村集体收入达5万元的标准,坳上村成功脱贫。
这三年,腊米产业为坳上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村里无地可种了,只好到外村借地发展,种植总规模已经达到万亩规模,产值超过2000万元。
两个基地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确保每个贫困户拥有“一亩苗圃、五亩腊米”的经济收益。
贫困户通过在基地务工、发展家庭产业、入股合作社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增收,与村集体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产业发展了,贫困户可入股分红,可收土地租金,还可领劳务工资。
短短几年,在村“两委”班子带领下,坳上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穷思想”得到了极大解放,拔除了穷根,山村经济越发活跃。
夯牢基础攒后劲
产业发展了,村级经济活跃了,该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记者走访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坳上村新建2个居民饮用蓄水池,铺设自来水管道5公里,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通过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多种方式,实现全村零危房;新建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已全面投入使用,群众对就医环境颇有好评;电力改造已全部完成,彻底解决了空调带不动、家电不能用的历史;新修通组公路6公里,提档升级村级主干道13公里;新建坳上、上邹、翟湾文化广场三个,极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安装路灯120余盏,每组配备一名保洁员,栽种绿化树1万余棵,“洁绿亮美”实现全覆盖。
曾经,“钉子户”余函富对拦水堰年久未修导致100多亩水田无法引水灌溉意见很大,不肯流转土地。刘训志自掏腰包垫付30万元启动了拦水堰建设。余函富被打动了,带头并动员村民流转土地200亩。
2014年清明节,刘训志得知镇里正在筹建一个助学基金会,捐资120万元资助基金会。在他的感召下,“枫林镇励志教育基金会”成立了,首期基金达260万元,当年资助贫困学生110人。五年来,这个基金会已资助学生480多人。
在村“两委”引领下,坳上村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常规化开展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建起了标准化文化广场,组建了广场舞团队,经常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狠刹抹牌赌博、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等歪风邪气,使村风民风明显好转。
如今的坳上村,处处吹拂文明风,湾湾盛开文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