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南务工,到回乡任村支书,秦志兵的个人收入少了,村里却由负债变成了盈利;秦志兵人变憔悴了,但社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正按计划扎实推进。“脱贫一人,我就少一份牵挂”,更是这个质朴汉子挂于心、担于肩的一份责任和一片初心。
从红土地回到南碾垸,只为一份深深的牵挂
今年47岁的秦志兵,以前在云南红河州从事高速公路绿化工作,收入颇为可观。 2014年,曾经当过多年村干部的秦志兵,被村民一致推选为新洲社区党支部书记,他的双脚从云南的红土地一步跨回南碾垸,面对上级的信任和乡亲们的期待,他立志要在这片热土地上干出一番事业,为家乡奉献出自己的满腔热忱。
制定社区发展规划、深入社区了解村情民意、发包闲置土地、盘活存量资产、争取国家各项政策支持。在秦志兵的带领和社区一帮人的努力下,不到三年的时间,社区就由负债变为盈利村,他用一名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和一心服务乡梓的初心,实现了社区面貌和经济的跨越发展。
“不将贫困户的困难用心解决,就是严重失职渎职”
在社区集体经济增长、社区居民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秦志兵更是把社区扶贫攻坚工作摆在首要位置,他不仅与社区干部一起开展精准帮扶,还视贫困对象为亲人,掏心掏肺地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建档立卡贫困户刘馨明,几年前,丈夫因患喉癌去世,高额的医疗费没有挽回丈夫的生命,却给这个本不殷实的家庭带来了债务和精神的双重打击。精准扶贫工作队进村后,秦志兵就和工作队沟通,将她列为第一个重点帮扶对象。可当秦书记和工作队上门走访时,她却闭门不理,这让秦志兵的心里非常不安。为了帮助她走出阴影,重拾生活信心,秦志兵发动与刘馨明相交甚好的朋友和亲人上门谈心,做抚慰工作,并多次和工作队一道入户宣传扶贫政策,鼓励刘馨明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自立自强。同时为她安排社区清洁工工作,还为她在酒店找到了一份打零工的机会,每个月有了近2000元的稳定收入。现在她的女儿在广州打工,儿子也在雨露计划的资助下即将完成大学学业,她也渐渐走出了过去的阴影,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易艳芳是秦志兵着手帮扶的另外一个极度贫困对象。今年30多岁的易艳芳在很小的时候就因患上小儿麻痹症不幸瘫痪,2016年丈夫患脑溢血不幸去世,留下一个待哺待育的女儿和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窝棚,易艳芳一家一时陷入绝境。秦志兵了解情况后,多次向上级政府和民政部门汇报,通过多方努力,易艳芳得以进入市福利院生活,她的女儿也在爱心人士和社区帮扶下完成了初中学业,并在雨露计划的资助下进入石首技校念书。同时,为解决易艳芳女儿住房问题,他积极为其申报危房改造政策,可因新洲社区是市政府规划的禁建区,在社区建房行不通。买新房,按照危改补助标准,上级专项补助资金只有4万元,资金缺口又太大。经反复商议,最后决定在附近社区购买一套50平米左右的二手房。50平米,五、六万元,谈何容易。为了找到合适的房源,秦志兵亲自出马,多次骑着摩托车深入周边居民小区寻访、摸排,委托邻村书记、朋友帮忙,最终找到了一处合适的房源。
新洲社区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刘馨明和易艳芳是最典型的两户特困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社区基层干部,如果不将她们的困难用心解决,不把她们的冷暖挂在心上,就是失职、渎职”“脱贫一人,我就少了一份牵挂”,秦志兵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