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定西农村妇女手工缝出的刺绣,成了游客争相抢购的“网红”文创产品;陕北汉子每天打起腰鼓,用演出费撑起了整个家庭……在我国许多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贫困农村,贫困群众正用自己的双手,一针一线、一“鼓”作气,实现摆脱贫困的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机制,增强致富内生动力,防止返贫。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大力推进“非遗+扶贫”,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让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为脱贫致富带来新生机。许多贫困村寨如今正依托祖祖辈辈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擦亮文化“金名片”,闯出了以特色文化造血的脱贫之路。
助脱贫,文化名片“钱”途可期
香包,是江苏省徐州农村地区广为流传的民俗工艺。
马庄是徐州有名的民俗文化村,马庄香包名声在外。以前,香包只是村民互赠的小礼物,可随着香包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潘安湖旅游业的兴起,马庄香包近年来也成了游客争相抢购的“网红”纪念品。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庄村,走进村里的香包制作室。拿起村民王秀英制作的中药香包,总书记自己花钱买下一个,笑着说“我也要捧捧场”。
马庄村党委副书记王侠介绍,马庄香包的年销售额目前已达600多万元,缝制香包的村民平均每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加工费。2018年,马庄村香包文化大院投入使用,这座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大院集研发、制作、销售等功能于一体。
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打腰鼓是流传了2000多年的民俗,丰收、节庆或嫁娶时,当地人都会打起腰鼓。贫困户李东东没有想到,年少时痴迷的腰鼓竟帮他“打跑”了贫困,撑起了濒临崩塌的家。
几年前,李东东父母接连患病,妻子罹患癌症,大儿子也患有脑瘫。绝望时刻,当地政府组织了免费的安塞腰鼓培训班,邀请李东东参加。凭借出色的“童子功”,李东东很快就从培训班毕业,加入了当地的腰鼓演出队。“去年光演出就赚了一万多元。”李东东说。
促就业,带娃养家两不耽误
45岁的牟淑平家住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云田镇三十铺村。陇西是国家级贫困县,外出打工是当地贫困户增收的主要渠道。牟淑平家也不例外,家里有六口人,丈夫在外打工,她一人在家种地照顾老人小孩,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一次培训,让牟淑平找到了不用外出打工,也能帮助丈夫减轻家庭负担的办法。
去年秋天,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陇西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祁辉在三十铺村成立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非遗扶贫是两全其美的事情。”祁辉说,一方面,文化遗产需要更多人来传承;另一方面,贫困妇女可以掌握一门技艺,用自己的手工创意实现脱贫。
目前,祁辉的工坊有40多名兼职零工,其中20多名为贫困妇女。祁辉将设计好的图案和原材料发放给她们,她们可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做工,做好的刺绣由工坊定期回收结算。
近年来,许多像三十铺村这样的非遗扶贫项目正在全国陆续开花结果。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连续出台文件,提出大力推进文化扶贫,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并选取确定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等“三区三州”10个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兴传承,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云南省芒市三台山是我国德昂族的主要聚居区,也因此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采风考察。35岁的德昂族青年赵腊退说,酸茶、水鼓舞等德昂族传统文化,成了专家学者们眼中的“宝贝”。
德昂族酸茶历史十分悠久,但因工序繁杂,这种口感清爽的酸茶一度濒临失传。许多村民都说,外面的人喝不惯酸茶,就算做出来也没销路。可赵腊退偏不信,他找到会做酸茶的老人,用一年多时间学会了酸茶制作技艺。
在他的大力推广下,酸茶现已成为三台山的“明星特产”,许多游客都会买上几饼酸茶带回家。现在,赵腊退一年光卖酸茶就有十多万元收入,还在村里带出了几个徒弟。
放眼全国,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带动百姓就近就业、居家就业方面的独特优势,成为很多贫困地区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各地的生动实践证明,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正有力推动实现扶贫就业、非遗保护、文化振兴的多赢。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推进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扩大覆盖面,持续开展针对性传统工艺技能培训,持续引入研发、销售、投资等各方资源,进一步推动当地非遗项目与旅游等相关资源的融合力度,推动形成文化和旅游精准扶贫新路径。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